分享

再好的IP也禁不起这么折腾!聊聊《一人之下》手游评分沦陷的背后

 方糖文库 2020-07-09

5月27日,《一人之下》手游版全平台上线。

不得不说,这款作品的宣传做的太到位了,除了QQ,APP里,甚至朋友圈里都出现了这款手游的推广信息,真是避之不及。

这也就不得不提《一人之下》背后的老大腾讯,不管是《一人之下》的漫画作品,还是后来由日本动画公司Pandanium做的动画版本,都被整的火爆异常。

笔者也曾经看过一点,可以,但没宣传的那么厉害。当然这只是笔者自己的感受,并不代表《一人之下》本身有什么问题。

将自己旗下的好IP打造成更能吸金的手游,对腾讯来说,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儿,毕竟游戏业务本身也是腾讯整体布局的重要一环。

在强烈的宣传攻势过后,《一人之下》的预约人数确实上了台面,也匹配上了大IP的名号。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样一部借着IP势头想要大火的格斗类手游,却在开服没多久,评分暴跌,在TapTap上目前只剩下了4.6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人之下》的玩家们如此恼火呢?

那还是先从腾讯的宣传引流说起,当《一人之下》的宣传,不停的出现在你的手机APP里,粉丝自然不必多说,很多摇摆状态的玩家,或多或少都会听过《一人之下》这个IP,他们也有不少人,选择尝试一下。

但遗憾是,游戏质量上的不过硬,腾讯反而没纠结,他们只是单纯希望把宣传,硬生生的转化为下载量,至于用户是否留存,那是另一个话题。

这也会让很多玩家们,在短短的体验过后,直接删除了游戏,笔者也算其中之一。

实话实说,游戏的制作质量,或许还可能说出几条有点,硬聊也还算过得去。但如果玩家玩的游戏多一些,就会知道,《一人之下》里充满了《火影忍者》、《DNF》等作品里的元素,就像一个换皮缝合怪。

但里面五花八门的氪金,却是赤裸裸的散发着光芒。

难道,建模粗糙,设定上也有不合理之处,玩法只是拿来主意,就能赚到钱了吗?

或许还真能,否则为何那么多中国的手游制作厂商,总是用这招,还屡试不爽呢。在多年前,笔者在研究手游,把排行榜上前面的游戏,全都下来玩,大部分的游戏,根本无法坚持。

纳闷的是,人家的流水,盈利这些,竟然都是天文数字。不得不说,也许我国的人均生活水平,确实高,也远远超过了笔者的想象吧。

如果,游戏制作厂商以换皮就能赚钱,来作为制作游戏的规则,那么确实难有质量可言。

可能有人会觉得,笔者玩一会儿,就删除了游戏,不足以评论。你硬要说,后期玩法才丰富,笔者也真没话,但这样的作品,真心不太好坚持。

总之,个人的感受,就是缺乏诚意的一款作品。

不知从什么时候,对于氪金手游,最近还流行起了一种言论,就是充几百块钱也一样能玩。好像大几百块钱几步,是标准的开局。那些哭着喊着,救命钱被孩子充了游戏的家庭,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接着,这种言论还会导向到:充值大几万的大佬,其实也不见得都是欧皇,普通玩家,几百块钱,也能获得大佬般的体验。而且,现在这直接划账的充值方式,也真是感觉不到钱的价值和分量。

只能说,不认真做游戏,肯定不会得到游戏玩家的认可,但或者依然会有玩家充值,比如原著IP的忠实粉丝。可要让笔者说,手游如果仍旧围绕着氪金来玩,那也确实别提什么春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