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这首诗,世人只看到杀气腾腾,却难读懂满满的窝囊气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相信说起唐诗,大家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李白!“诗仙”李太白,一生可谓正是应了那句歌词“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才气在千百年间也会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当然,和他的才气相媲美的就是他的疏狂了,想当年春风得意之际,那可是让“贵妃倒酒,历史脱靴”的主儿,大家可以想想当时的景象,皇帝高坐龙椅,一殿群臣侧立两旁,这老哥往那一躺,嘴里念叨着“让李玉环来给我倒酒,高力士给我把鞋脱了,我才能写诗”,想一想都觉得是个疯子。

不过也就是这样的疏狂才能让我们透过历史的长河看到这样一位“谪仙人”不是么?今天笔者要为大家介绍的诗正是李白所有诗篇中杀气最为冲天的一首!

《侠客行》-(唐-李白)【节选】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相信李白的这首《侠客行》大家都不陌生,当然,很多人最早听闻《侠客行》是可能因为金庸老先生的同名小说,其实有传闻金庸先生著《侠客行》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李白的此诗。而这首诗也常常出现在很多小说里面,来形容主人公的洒脱和果断,可谓是对后世影响颇深。

初读此诗很多人都会感觉到很震撼和热血,毕竟全诗所表达出来那种侠客行侠仗义的痛快之感,始终是每个人藏在心底的梦,年少时谁不愿“仗剑走天涯,去看一看世界的繁华”。不过结合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和背景,我们再来读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冲天的杀气,字里行间满满着窝囊气!

当时李白作这首诗的时候已经43岁了,正是皇上梳理他,他闲着没事到各地去求仙问道的时候。其实我们想想李白作为一位读书人,早年间也是满心的建功立业出阁入相,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才是他所追求的,但是经历过官场浮沉,他疏狂过,自然他也会有低谷,他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性格,他得志时众人当然不介意花花轿子众人抬,但是落魄了呢?当然也少不了落井下石之举。

在封建社会,皇帝就是天,你惹得天不高兴了,天不杀你已经是额外开恩,还想飞黄腾达,那只能是做梦,既然做人不讨喜,人过中年后的李白落魄也是在情理之中。他的追求本是“居庙堂之高”,就像他的诗作一样,大多充满仙气,高高在上。但是现实中却只能是修修仙,问问道,你说憋屈不憋屈窝囊不窝囊?

所以这首诗初读都是李白对那种流浪的侠客的羡慕和杀气,但是追根揭底却是他的无奈之举,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慢慢成长再品此诗,可谓是杀气和窝囊气并存,杀气在心底,窝囊气自然就是现实生活。这就是本期笔者对于李白《侠客行》的解读,在你心里,这首诗又是怎么样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