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诗被元稹称为“雕虫小技”,漫游写下经典,最后7字无人超越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张祜生卒年不详,后世只知道他家世显赫,当时人称“张公子”。张公子少年有才,却为人清高不愿意参加科举,很受当时的宰相令狐楚欣赏,向皇帝举荐他。当时朝中文人里元稹最受器重,于是皇帝找来元稹问他的意见,或许元稹是嫉妒他的才华吧,竟然说了句:“张祜的诗乃雕虫小技”。因为这句话一代才子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一次机会,于是离京开始了漫游生涯,最终成了个隐士。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张公子的一篇冠绝古今之作,名叫《题金陵渡》,是入选《唐诗三百首》之作。在这28字的诗中张公子独具匠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水墨江景画,惊艳世人,令人陶醉。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这首诗作于找张公子漫游金陵时期,在一个月夜他来到长江金陵渡口,一片愁意油然而生,作下此诗。诗的第一句,点明自己所在的地方,就是金陵渡口的小山楼上,这也是为了点题。

第二句“一宿行人自可愁”,是看来颇为怪异的一句,愁苦的本是诗人自己,但他去说“一宿行人”都是愁的。这句是指诗人眼中的江景凄凉,任谁也会平添愁苦之情。也可理解为眼前江景对诗人无情之语,意思是:月夜江景无情,任凭游子自己去愁苦,与它都没有任何干系。

第三句承接第二句,眼前之景到底是怎样一般凄凉呢?“潮落夜江斜月里”原来这是潮落时分,月亮也斜挂了。这正是天将亮而未亮时,这个时候没有太阳,月亮也将落,四周应该是一片漆黑,此时诗人要看到其它景物也是很困难的,估计潮落也是听到声音而已。

最后一句是诗眼之句,正是因为四周一片黑暗,所以远处瓜洲城的那两三点星火才格外明亮。这两三点星火是什么?是已起床捕鱼的渔人?还是晨起为家人准备饭食的妇人?无论是什么,它们都给了诗人一丝惊喜和慰藉,就如同旅行在外的游子看到远村飘起的青烟一般,给人无限温暖。这7个字意境悠远,一问世就在唐代诗坛引起不小的轰动,也被数次模仿,却一直无人超越。

张公子一生所作颇丰,光是《全唐诗》就收了他349首诗,虽因为元稹一句话他没能当上官,但却带着诗文走遍天涯,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种快意人生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