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晚年一首表达孤独的诗,短短的几句,却把孤独描写得深入骨髓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杜甫的一生极其的落魄,也无比的孤独,尤其是他在晚年时期更是独自漂泊,那一份孤独之感,更是深入骨髓,从而也使得他写下每一首诗都充满了孤独之感,字里行间也是流露出了无限的悲痛之情;作为当时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尽管才华横溢,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却又是处处碰壁,这也使得他极为悲情。那也正是有着这种深刻的人生体验,从而也使得他的诗作显得更为深刻,也更加的令人感动。

纵观整个唐朝的诗人,如果要论品德的话,没有能够杜甫相比,尽管他自己生活的颠沛流离,可是他依旧始终保持了高贵的气节,还把仅有的一点爱全部给予了比自己更需要关怀的底层民众,这也正是杜甫最为了不起的一个地方,而我们读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够感受到他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那一份深沉的爱。也正是有了这一份爱,才使得杜甫最终成为了“诗圣”。

杜甫的很多作品也都描写得极为孤独,尤其是他到了晚年,更是把那一份孤独之感全部融入进了自己的作品,这也使得他那一时期的作品显得更为悲痛,也更为深情,譬如他的这首《孤雁》,那就是一首很孤独的作品,整首诗营造出了一种凄美的之感,读来更是令人感慨万千,一个人无依无靠独自漂泊,所以通篇描写得充满了孤独。

《孤雁》

唐代: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现实生活中的杜甫更是时常还要朋友接济,从青年时代他就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但即使是这样他也是依旧保持了文人风骨,也始终是心系天下,这也正是他最与众不同的一个地方,而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也最是能够感受到诗人伟大,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这首《孤雁》,虽然是在写孤独失群的大雁,但是很显然这是以孤雁来描写自身的遭遇,短短的几句,更是描写得很是伤感,充满了一种孤独的情绪。

首联便是营造出了一种孤独之感,写得也是极为悲痛,“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对于离群的大雁来说,它即不进食,也不愿意去饮水,时常一边飞翔一边啼叫,这是对于同伴的思念。在这两句中更是写出了失群后大雁当时的一种情形,从而也正是表达了自己当时的一种心境。

颔联则是进一步地描写到了这种孤独之感,写得也更为伤感,也更加的凄凉,“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雁群早已消失在了云海之间,但是又有谁会来怜惜这只孤雁呢?在这两句中,诗人更是直抒胸臆,再次以失群的大雁来比喻自己当时骨子里的那份孤独之感。

颈联也是此诗的诗眼,写得就更为伤感,也更加的凄凉,“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孤雁望尽了天涯路,以为同伴就在眼前,其实那些同伴早已走远了,只好是哀嚎不已,这样显得好似同伴就在远处一样。也正是这种深刻的描写,也令此诗更为感染力。

尾联写得则是别具一格,从而也更加能够令人感受到那份孤独,“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对于那些野鸭来说,它们是不可能理解孤雁的悲痛,也感受不到它的孤独,还在那里独自鸣噪不停。

杜甫晚年的诗作总是流露出了一种感伤之怀,以及悲痛的情绪,也使得他的作品里处处充满了孤独,而这首《孤雁》更是其中最为独特的一首,借用失群的孤雁来描写内心的孤独,也使得这整首诗显得更为独特,也更加的凄美,读来当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