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羡慕“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的萧百佑?这才是真正的好爸爸

 齐姐育儿 2020-07-09

相信各位父母都听说过网上最火的“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的事情,但父亲萧百佑靠打孩子真的对吗?答案是否定的。就拿小学老师王叔叔家的事情来说。

王叔叔住他妹妹对面,有空的时候经常带着他孩子小励去妹妹家玩,有一次他跟妹妹说了关于他教育孩子的一件事,令妹妹印象特别深刻。那时他儿子才刚上小学二年级,有一段时间做作业不认真,特别是数学,明明一眼就能看清楚的题,他儿子小励总是做错。

他倒是没有打小励,并且表现的非常有耐心,给小励专门订了一个“错题本”,并且命令,以后的错题先抄写在“错题本”上,再把正确的答案写五次,写不完不准睡觉。他说小励当时总是紧皱着眉头,大多都没时间去玩,有时,他虽然看着孩子可怜,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王叔叔不想否定自我,最终还是强忍了下来。

王叔叔喜爱一些花花草草,经常在客厅里摆放很多,其中有一棵是他最喜欢的盆栽树,名字忘记了,不过他那盆栽树高高大大,枝繁叶茂。忽然之间,只见叶子一片接一片地往下掉,挖开土盆也没有发现长虫,温度也适宜。百思不得其解时,无意中发现,他儿子小励看着没叶子的光秃秃的树干神清气爽,甚至有点“幸灾乐祸”。

有一天晚上,他找他儿子谈心,他儿子终于告诉他说“是我给树浇了满满一杯开水。因为我气愤,心里难受。”他听完之后一下抱住儿子,心想他7岁的儿子了不得,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打骂和训斥孩子,犹如开水浇花。

从此以后,他顺其自然,寓批评于说理之中,并且也注意选择时间和地点。

现在的父母,本来就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正如“多年父子成兄弟”。切忌情绪化惩罚孩子,高声大气容易使肝火上升,把小事升级为大事,或由一件事引发更多的事情。

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充满敌意,火药味十足时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平静而节奏和缓的语音能让双方情绪稳定下来。因此,父母遇到类似的事情,要冷静的分析,耐心与孩子沟通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批评不是家长权威的体现和情绪的宣泄,而是一种交流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最好留给他们独自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发挥他们内在的自我教育力量。

适当的时候,可以与孩子一起来分析父母的错误,让孩子体会平等,并把批评看作一件平常事。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既教育了孩子,同时也让父母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教育孩子前父母要先有正确的教育观,适当批评、鼓励,加以引导孩子,这样下去你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