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死相最痛苦的太监,遭受凌迟之刑,被剐了3000多刀才死!

 文史砖家 2020-07-09

文/格瓦拉同志

古代中国是一个刑罚体系完备、花样异常繁多的国家,单单死刑便有快慢两种节奏、数十种名目,而其中尤以凌迟最为残忍,受刑者所遭受的折磨也最为痛苦。凌迟又称剐刑,即将犯人凌剥碎割而死,史称这种刑罚始于五代,正式定名在辽宋时期,之后的元明清三朝俱列为正式刑罚,而尤以明清两朝使用最为普遍,在清末刑法变革时才予以废除。

凌迟的对象,无非是被帝王列为“十恶不赦”的主儿,目的无非是增加受刑者的痛苦,同时也为了警示世人,杀鸡儆猴。凌迟在明朝有极为严格的执行标准,按照大明律法,凌迟要进行3天时间,受刑人3357后才能咽气如果刀数有偏差或者犯人在行刑中死去,那么执行的刽子手要代受处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朱家皇帝的本性是何其的变态、残忍、冷血!

有什么样的主子便有什么样的奴才,朱家皇帝各种变残冷,手底下服侍他们的太监们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无非是投其所好,有样学样。不过,一旦主子对某个奴才产生厌烦,或者感到有威胁,便会毫不手软的铲除。如果生在比较仁厚的汉唐两朝,倒霉的太监还能留个全尸;如果不幸生在了变残冷的明朝,那等待他的只能是痛不欲生的刑罚。比如明武宗时期的大太监刘瑾,倒台后便被处以凌迟,整整被割了3357刀才罢手,可谓痛苦至极。

刘瑾是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入宫后依附于一位刘姓宦官,所以改姓刘。刘瑾在明孝宗朝一度犯了死罪,后来靠关系得以赦免,其后开始侍奉太子朱厚照。朱厚照是个超级爱玩的主儿,老奸巨猾的刘瑾便投其所好,哄得太子爷常常是如沐春风,一来二去便把刘瑾视为自己的心腹。明孝宗驾崩后,朱厚照当了皇帝,马上便提拔刘瑾执掌钟鼓司,不久又让他统管内官监,总督团营。

刘瑾每天向皇帝进献鹰犬、歌舞、摔跤等游戏,引导其微服出行,并大肆搜刮民财、增设皇庄,搞得天下怨声载道。刘瑾依仗皇帝的宠幸作威作福,与太监马永成、谷大用、张永等7人狼狈为奸、抱团作恶,人称“八虎”。礼部右侍郎焦芳等人为求飞黄腾达,也攀结“八虎”,与之内外勾结、朋比为奸,在朝廷内外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对刘瑾等人的胡作非为很是愤慨,不断地上书请求诛杀刘瑾,而司礼监太监陈宽等人也对刘瑾不满,劝皇帝听从内阁的建议。正当皇帝犹豫不决之际,焦芳连夜告变,刘瑾惊恐之余,率其他七“虎”在皇帝面前哀泣,并反咬一口,诬告陈宽与几位大学时内外勾结,想要限制皇帝人身自由。武宗皇帝心里本来就偏向刘瑾,再听他这一顿忽悠,自然上钩入套。皇帝大怒之余,下令将陈宽等人充军,随后在路上又予以截杀,令刘健、谢迁退休,单单饶过李东阳一人。

局势反转之后,武宗任命刘瑾为太监的总头目-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任命其同党马永成、谷大用分掌东西厂,焦芳为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刘瑾一党从此就完全把控了朝廷大权。刘瑾到了此时,自然更是专擅朝政,无法无天,时人畏惧他的权势,背地里都称他为“立皇帝”,而称武宗为“坐皇帝”。

其实平心而论,刘瑾当上“立皇帝”后,所作所为也并非全都恶劣不堪。据《明史》记载,刘瑾用事期间,针对时弊和民间疾苦,曾推行过一些新法,即所谓“刘瑾变法”。变法的结果,对于整饬吏治、减免赋税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有的一面。不过出于对阉竖专权的偏见,士大夫根本不可能认可刘瑾的正面积极作用,再加上刘瑾党同伐异、贪污腐化,公开向官员索贿,自然更是激起他们的反感,必须除之而后快。

机会在刘瑾专权的第六个年头到来。1510年四月,藩王朱寘鐇在宁夏发动叛乱,并发檄文历数刘瑾的罪状。御史杨一清与“八虎”之一的张永(此时与刘瑾早已有隙)受命平叛,待叛乱平定后,杨一清与张永便密谋铲除刘瑾。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皇帝震惊之余,又在刘家抄出金银数百万两、大量违禁物及凶器皇帝终于相信刘瑾“谋反”的事实,经过会审后,下令判处刘瑾凌迟处死。

当年八月,刘瑾服刑,武宗严令刽子手按照标准执行,即用刑3天、割足3357刀。一说刘瑾骨头硬,竟然真扛过这3000多刀后才咽气。一说刘瑾死在第二天,第三天则继续割尸,直到割足3357刀。行刑完毕,从刘瑾身上割下的小肉块标价一文钱一块,被受过其害的人家抢着买下吃掉,场面异常混乱。

就这样,一度权倾天下的大太监,在作威作福六年后,最终受尽酷刑,落得个尸骨无存,真是可悲可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