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尔衮家中排行14,为什么大家称他九王?清初的王爷如何排名?

 夜读史书 2020-07-09

多尔衮是明末清初这段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正是他在关键时刻决定率领清军入关夺取中原,才有了后来清朝296年的江山。乾隆皇帝对多尔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他是“成一统之大业,厥功最著”。很多人都知道,多尔衮的封号是和硕睿亲王,后来清朝定鼎中原后,他又以摄政王的身份处理军国大事。可是在许多关于清初的历史文献中,大家都称呼多尔衮为“九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多尔衮的父亲、清太祖努尔哈赤共有16个儿子,多尔衮排行第14。如果论长幼顺序,多尔衮应该是十四王;如果论实际权力,多尔衮应该排第一。莫名其妙出来个九王是什么意思呢?答案是:多尔衮在清初诸贝勒中,按年龄排第九。

贝勒(全称“多罗贝勒”)是清朝的宗室爵位,排在亲王和郡王之后,位列第三等级。不过在大清建国前,也就是后金时期,贝勒(全称“和硕贝勒”)是最高封号,相当于清朝时期的亲王。

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有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和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在这八位贝勒中,多铎年龄最小,其次就是多尔衮。因此这个时期的多尔衮其实就是七贝勒。

后来到了皇太极(清太宗)时期,他又封阿巴泰(努尔哈赤第七子)和德格类(努尔哈赤第十子)为贝勒。这两人都比多尔衮年长,所以按长幼顺序称呼,多尔衮就顺延成为了九贝勒。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由“大金”改成了“大清”,并开始使用亲王、郡王等爵位来代替原来的贝勒封号,因此多尔衮的九贝勒就变成了九王。值得一提的是,九王只是当时人们对多尔衮的日常称呼,在正式场合则必须称睿亲王。

现在搞清楚了多尔衮“九王”称呼的由来,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清初的王爷如何排名呢?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不会按日常称呼排名。

清初王爷排名又得分不同时期。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册封诸王,当时的排名顺序是:封大贝勒代善为和硕兄礼亲王,贝勒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岳讬为和硕成亲王,阿济格为多罗武英郡王。在上述诸王中,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堂弟,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岳讬是代善的长子,其他人都是努尔哈赤之子。从这份名单中可以看出,在崇德元年(1636年)的时候,代善不仅自己排名诸王之首,而且他的儿子也获得了亲王爵位,可见其实力远在其他王爷之上。多尔衮在此时排名第三,位列代善和济尔哈朗之后。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上面提到的阿敏、莽古尔泰、阿巴泰、德格类等人怎么都不见了?答案是:阿敏、莽古尔泰因犯罪遭到处理;德格类在1635年去世;阿巴泰与皇太极关系不好,所以受到冷落。

皇太极去世后,清初诸王的权力顺序发生了很大变化。代善无意争权夺利,所以退出了权力的核心圈子,但依然受到大家的尊重。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因拥立顺治帝(皇太极第九子)登基有功,所以获得了辅政身份,地位凌驾于诸王之上。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因争夺皇位失败,地位一落千丈,数年后被多尔衮构陷关入狱中,莫名惨死。

此时,济尔哈朗在名义上地位比多尔衮更高,但无论是功绩,还是个人能力,以及血缘的亲疏程度,他都无法与多尔衮相匹敌。因此没过多久,济尔哈朗的权力就被架空了,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成为了大清国的实际控制人。如果要给这一时期清朝几位主要王爷做个排名的话,顺序应该是:睿亲王多尔衮、礼亲王代善、豫亲王多铎(多尔衮同母弟弟)、郑亲王济尔哈朗、庄亲王硕塞(皇太极第五子)、克勤郡王岳讬、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曾孙)。

参考文献:《清史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