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古文观止》这本书中,我悟出了关于写作的三个方法

 光辉rlbr1vjwmb 2020-07-09

人生真是难以预测。我小时候第一次翻开《古文观止》时,看一会就坚持不下去了,因为当时比较叛逆,对古文不感兴趣,觉得它枯燥又乏味,远没有杂志小说好看,尤其是老师还强行要求背诵,更是添了不少抵触情绪。

可如今走过了那个死记硬背的时代,以一种欣赏的角度来看,才明白这些传世佳作的厉害之处:或文采飞扬,读之令人神往;或论说详实,令人心悦诚服;或以小见大,令人深陷思考;或感情真挚,读之潸然泪下。总之,能够经千年而不衰的文章,必有其过人之处。

从《古文观止》这本书中,我悟出了关于写作的三个方法

纵观《古文观止》,我最喜欢的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笔风骨俱佳,思想境界很高,既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文人情怀,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为人处世之道,还有'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样的文采之句,是一篇值得反复诵读的文章。

除了这一篇,《古文观止》中还有相当多的好文章,在这些前人佳作中,我总结了古人写作的三个方法,现在分享出来与大家共勉。

1.写文章要想有文采,最好长短句相间,多用比喻和排比

《古文观止》中的文章有很多,若是说到文采大家,欧阳修当是其中之一。

欧阳修的文章语言秀丽,文采飞扬,写景更是堪称一绝,在《古文观止》中我抄录最多的,也是他的文字。尤其是《醉翁亭记》和《秋声赋》这两篇文章,随便摘录一段便是文采的典范: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这一段的字数很少,但又清楚交代了山上景色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并给人一种清秀唯美的感觉,长短句相间,节奏感十足,将四季的景色排列在一起,很有感染力。

另外,如果是要写一些抽象的东西,用比喻是最好展示文采的。欧阳修在《送杨寘序》中写琴音:'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就用比喻写出了弹琴之人的琴技高超,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是用了大量的比喻写琵琶之音。

在高中的时候,我看见很多同学都买了满分作文之类的书,但其实最好的满分作文就是这些千古名篇。如果要学习文章怎么写有文采,看《古文观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好文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大量阅读书籍和练习写作才行,所以大家想写好文章也不能心急,做到慢慢汲取优秀文章中的养分提升自己就可以。

2.写文章要敢于大胆创新,另辟蹊径,挑战固有认知

在《古文观止》中,有很多论说历史人物的文章。有些文章提出了与传统认知不同的观点,并且以大量的论据作为支撑,显得非常新颖,很有吸引力。

比如很多人对贾谊和晁错这两个历史人物充满同情,认为一个是有才而不被重用,另一个是于国有恩却无辜被杀,苏轼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贾谊的悲剧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夫谋之一不见用,而安之终不复用也?不如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上面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苏轼乐天派的精神。贾谊年少得志,但因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而遭贬谪,后来成为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从此抑郁,33岁便离世了。我也认为,假如他能够像苏东坡一样达观,也许他的成就会更大。

苏轼在《晁错论》中有一句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他认为晁错是死在过于保全自身,既想立名于世,削弱强大的诸侯国势力,又不愿意承担削藩的风险,没有为大事献身的精神,把难题丢给汉景帝,其悲剧有自身的原因。

这个观点很新颖,我在看《史记》时,其实也觉得晁错挺无辜的,但看完苏轼的《晁错论》后,又仿佛看到了另一片天地。诸如此类的文章,《古文观止》中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去看看。

我们在写文章时,如果能够跳出大家固有的认知,比如说用一种新角度去看历史人物,提出和他人不同的观点,并且能够找到充分合理的论据,想必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就像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现在自媒体文章这么多,拥有独特观点的文章更能挑起人的兴趣,平时可以刻意练习用逆反思维看问题,说不定有时就来了灵感。

3.写文章要学会联想,善于以小见大

说到以小见大,《古文观止》中,柳宗元算是最擅长此类文章的人。他经常以一件小事为起点,然后联想悟出一些更深刻的道理。

就比如他在《愚溪诗序》中写到一条不受人待见的小溪: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

但也正是因为这条小溪看起来无用,他才得以专享。这其实和《庄子》中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有相通之处。

还有刘伯温的《卖柑者言》也是以小见大的文章:有个人卖的柑子很奇怪:表面上是光彩照人,玉质金色,剥开后却是犹如破棉絮,由这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子,又联想到当时拿着高俸禄又不办实事的官吏。

这样一下就把文章的境界拔高了,同时还能给人更多的思考,若是没有这样的联想,《卖柑者言》又如何成为流传千古的作品?

可能有时候找新角度比较难,但可以试试多联想,多角度思考,看到一件小事,然后去想想有没有与之相关的触点。平时最好建立一个素材库,这样更容易联想。

结语

从前我以为《古文观止》敢起这样的名字很不谦虚,仿佛看了这一本,就没必要看其他的古文集一样。不过看完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确能撑得起这个名字,毕竟里面真的有很多佳作名篇,不虚'观止'二字。

读这些优秀的古文作品,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知识修养,还能够向古人学习写作方法。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写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不要人云亦云,但求自成一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