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东征孙权时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是信不过他,还是另有隐情?

 文史砖家 2020-07-09

文/格瓦拉同志

刘备一生吃过不少的败仗,但损失最大的莫过于猇亭之战。在此战当中,刘备几乎丧失国中全部精锐,连自己也差点成为陆逊的俘虏,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了解这场战事的朋友很清楚,刘备此战之所以大败亏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没将大谋士诸葛亮带在身边参谋军机。那么,刘备为何没让诸葛亮从军?是信不过他,还是另有隐情?个人不揣冒昧,认为原因可能有三:

1.对于是否讨伐孙权,刘备与诸葛亮观点不和。作为刘备阵中首席“战略规划师”,诸葛亮着重提出“占据荆益,联孙灭曹”的主张,而这也成为刘备攻取天下的总规划(“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见《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诸葛亮提出“占据荆益,联孙灭曹“方针

这个总规划有两大前提,首先是荆、益二州一个都不能丢,其次是要跟孙权建立、保持紧密的盟友关系,一旦“二缺一”或两者都不具备,刘备集团势必陷入孤军作战的险境,那么“灭曹兴汉”便会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如果荆州真的丢失了,而且还是被盟友孙权夺了去,碰到了最不希望见到的坏结果,怎么办?诸葛亮没有讲,但明白人都清楚,对策只能是一个字:忍!

更何况,蜀汉草创不久,内外部局势皆不稳,现实需要刘备采取休养生息、保境安民的政策,先解决好内部纷争,等稳住“阵脚”后再关注外交事务。所以无论从大战略来看,还是从现实考虑,诸葛亮都主张以和为贵,对于孙权夺荆州、杀关羽的事件主张放一放、缓一缓,先不要急着讨伐江东,而是以大局为重,尽量通过谈判重新确立同盟关系。

 刘备、诸葛亮对是否讨伐孙权意见相左

但刘备却不这样看,他自认为有地理优势,加之手底下精锐甚多,若不趁此东征孙权,向对方要个“说法”,并趁势夺回荆州,终究是难以咽下这口窝囊气。然而,对于刘备攻击江东的计划,诸葛亮并不赞成,由此造成君相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观点既然聚不拢,勉强“绑”在一起行动势必造成内耗,所以为“凝聚共识”考虑,刘备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让诸葛亮从军,而是让他留守后方。

2.诸葛亮是治国良相,但并非优秀的作战参谋。众所周知,诸葛亮在治国理政方面是把“好手”,但绝非优秀的军事统帅和作战参谋,其长处在于调和上下、勤勉谨慎,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正是对他性格最精准的评语。诸葛亮不擅长设奇用险,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在战场上总是显得小心翼翼,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说他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引文同上)。

诸葛亮长于治国,短于戎事 

但行军作战恰恰需要的就是设奇用险、变幻莫测,所谓“兵不厌诈”,讲得就是这个道理。为应付瞬息万变的战事,既需要主帅沉着应变,又需要谋士的冷静分析,少了哪一样都可能会给军队带来灭顶之灾。刘备在入川前主要用庞统做谋士,庞统死后又起用法正做高参,为的就是此二人卓越的谋划才能。对于诸葛亮,只适合在治国理政上重用,不适合带上战场。

3.发挥诸葛亮的专长,让他在大后方辅佐刘禅。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讲,后方与前线同样重要,所以每当帝王御驾亲征时,必然会让太子或重臣留守,为的就是确保“老巢”不出乱子,同时给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所以在刘备出兵前,便命太子刘禅监国,同时考虑到他年幼稚嫩、缺乏锻炼,便让丞相诸葛亮辅佐他,同心协力治理益州。考虑到诸葛亮能力、专长以及对伐孙一事的态度,这未尝不是上上之策。

 诸葛亮留守后方,是为了更好地辅佐刘禅

刘备东征孙权以完败告终,在猇亭之战中被江东名将陆逊打得“满地找牙”,不仅彻底断送收复荆州的梦想,还几乎配光全部“家底儿”,最终郁郁而终。刘备驾崩后,诸葛亮主导蜀汉与孙权重新结盟的策略,终究还是回到了“以和为贵”的既定轨道上。

史料来源:《三国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