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懦弱皇帝因害怕被杀准备让位,权臣再三推辞,结果一年后弑君篡位

 文史砖家 2020-07-09

文/格瓦拉同志

正所谓“皇权之下无亲情”,即使亲如父子、兄弟者,一旦被裹挟进皇权之争,势必会斗得你死我活,结果异常惨烈。因争夺皇权而导致骨肉相残的悲剧,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失败者往往会遭遇屠戮,比如后赵文帝石弘,便是其中的典型。

石弘是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次子,在兄长石兴早逝后,被乃父立为世子。石弘生性恭谨谦虚,酷爱研究儒学,是个文质彬彬、动静循礼的君子形象。由于当时还处于乱世,石勒很担心自己驾崩后,石弘不能顺利地控制局势,但在宰相程遐、徐光用一番“以武立国、以文守之”大道理的劝说下,渐渐地消除疑虑。

石弘生性恭谨谦虚,是个儒家君子形象

不过石勒准备让儿子继承帝位的打算,却让侄儿、中山王石虎心生不满。作为创建帝国的头号功臣,石虎很希望叔父能将皇位传给他,进而实现天下一统。等到“书呆子”石弘被立为储君后,石虎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曾私下里对儿子石邃恨恨地说道:“等到皇上驾崩后,我便会作乱,并杀光他所有的儿子!”

对于石虎的怨恨和僭越之心,程遐、徐光有所耳闻,并数次劝谏石勒早日铲除石虎,以绝后患。可惜每逢这个时刻,石勒都因为爱惜石虎的武勇,且出于不忍心杀掉亲人的心思,始终不肯听从程遐、徐光的建议。不仅如此,石勒竟还天真的以为,凭借自己对石虎的厚待,他肯定会尽心竭力地辅佐石弘。

石勒到临死前,还对石虎抱有期望

石勒对于石虎的轻信,最终给帝国和家族都带来灾难。建平四年(333年)七月,石勒刚刚驾崩,石虎便在朝堂上发难,命人将程遐、徐光逮捕后处死,随即又派儿子石邃率兵“宿卫”皇宫。石虎这一套“组合拳”让群臣震悚不已,石弘因为恐惧至极,便在朝堂上哀求堂兄,如果他能饶自己一命,情愿将皇位拱手相让。

石虎虽然贪恋帝位,但考虑到现在时机尚不成熟,若强行篡逆之事,恐怕会激起国内的强烈反弹,于是便虚情假意地推辞道:“世子莫要折杀罪臣,先帝驾崩后自然是由您来继位,微臣安敢违反祖制?”石弘不相信石虎说的话,便一边哭泣,一边再次辞让帝位。此时,只见石虎板起面孔,生气的说道:“如果世子不能胜任,天下自会有议论,岂用预先论定?”

石弘在石虎的逼迫下,只好登基为帝

石弘将石虎翻脸,知道若自己再不识趣,很可能便会血溅当场,所以才唯唯诺诺地答应即位,是为后赵文帝。石虎在威逼石弘称帝的同时,又自立为魏王、丞相、大单于,并以魏郡等十三郡为食邑,成了帝国实际上的主宰。与此同时,石虎还大封诸子为王,并将党羽遍置于朝廷内外的要害部门,为最终的篡位称帝做准备。

及勒死,季龙执弘使临轩,命收程遐、徐光下廷尉,召其子邃率兵入宿卫,文武靡不奔散。弘大惧,让位于季龙。季龙曰:“君薨而世子立,臣安敢乱之!”弘泣而固让,季龙怒曰:“若其不堪,天下自当有大议,何足预论!”遂以咸和七年逼立之。见《晋书·卷一百五》(注:唐朝建立后,为避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名讳,对石虎称字不称名)。

石虎铲除异己后,便准备篡位称帝

尽管石虎宣称自己衷心拥戴新皇帝,但国人都知道他篡位称帝只是早晚的事,所以刘太后(石勒正妻)为国家安危考虑,便同石勒的养子石堪谋划诛杀石虎,结果事情败露后全部遇害。此后,宗室石朗、石生为讨伐石虎,也相继在洛阳、长安拥兵起事,但最终都落得兵败被杀的下场。如此一来,再无人敢于反对石虎。

延熙元年(334年)十一月,预感大难临头的石弘决定再次让位,但仍被石虎虚情假意地推辞。石弘知道必死无疑,于是回宫后抱着母亲程太后哭泣道:“看来先帝要绝后了!”果然没多久,石虎便废黜石弘,并自立为帝。石虎僭号后,将程太后、石弘等人囚禁在崇训宫,不久便将他们杀害。石弘遇害时,年仅22岁。

石弘被废后,很快便遭到杀害

弘赍玺绶亲诣季龙,谕禅位意。季龙曰:“天下人自当有议,何为自论此也!”弘还宫,对其母流涕曰:“先帝真无复遗矣!”俄而季龙遣丞相郭殷持节入,废弘为海阳王...咸康元年,幽弘及程氏并宏、恢于崇训宫,寻杀之,在位二年,时年二十二。引文同上。

史料来源:《晋书》、《十六国春秋》、《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