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标思维(四):“标”的命运

 Tomsp360lib 2020-07-09

按:本公众号和其他写投资的公众号有本质区别,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反复思考用心而写,有的文章甚至耗费我几天的时间去思考才动笔而写。可以说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深度思考。如果您用心阅读,一定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冲击和收获。这和那些短平快的快餐式复盘文章和千篇一律的写股票文章有本质区别。

每一盘菜,我都认真的做,也希望每一篇文章,您都能认真阅读,而不是走马观花式泛泛阅读。如果您没有时间,建议您先收藏本文,等您有时间再认真阅读。

深度文章,当然深度阅读。

好文章,就在“股市的逻辑”。

对所有书法家来说,最难得的创作状态要尽情、要无意识。

王羲之创作兰亭序的时候,是微醉,创作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千古留名,尽情挥毫泼墨,所以兰亭序上有多处涂抹。正因如此,王羲之可以把兰亭序写到绚烂至极,又复归于平淡。

如果有人命令王羲之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创作一部传世的书法作品,估计王羲之打死也写不到那种高度了。

同样的例子也存于苏东坡的《寒食帖》中,黄庭坚就评价到,如果让苏东坡再重写一遍,也未必能写出《寒食帖》的水平。

无意识、无压力的状态,“随意而作”,往往更能诞生神奇之作。

我记得老舍曾经创作一个长篇小说,叫《大明湖》,但因为日本侵华,小说手稿被战火烧毁,老舍痛不欲生。按照常人想法,重写过不就可以了吗?其实没有搞过创作的人永远理解不了创作的“心境和心劲”,老舍再无法动笔去重写《大明湖》,只是把其中的部分情节整理成中篇小说《月牙儿》。

还说回书法,我给大家讲个更近的故事:明朝中晚期。

话说三个姓赵的兄弟开个酱菜铺子,那个年代跟今天一样,都希望搞个高大上的LOGO。酱菜馆的赵老板舍得下血本,他计划找当时最有名望的书法家给自己的酱菜馆题字。可问题是,那个年代大书法家往往也是大官,老百姓谁能请得起大官来给自己店铺题字呢?赵老板还跟普通的老板不一样,他要找的这个大官可不是普通的大官,而是除了皇帝之外最大的官,一品大员。

可是一品大员不缺钱呀,那个时代商人地位也低,更无法用什么民族企业、国计民生来说服大官。这怎么办?

琢磨了好长时间,赵老板突然计上心头:何不走夫人路线?官员夫人往往比官员更喜欢钱呀。于是,赵老板给官员夫人足够的银子,想办法请夫人让她那个书法家丈夫给自己的店铺提个字。

夫人收了钱回到家,也犯愁,给一个小店铺题词,这也太低级了。可是钱也收了,又不能不提。

不得不佩服女人的智慧,这个夫人想了一个绝招,于是就有下面的一幕:

夫人突然喜欢上书法,每天都练习写字,奇怪的是她每天只练习写三个字。

她丈夫也奇怪,这小亲亲怎么天天写这几个字,还写得歪歪斜斜,扭扭捏捏。

对于一代书法大家,他老婆的字实在是糟蹋他的审美。于是他对夫人说:

这样吧,我把这三个字写好,你跟着模仿吧。

于是,他大笔一挥,随意挥洒写下三个字。哪三个字呢?见下图:

如果看不清楚,我就把这三个字裱好的样子给大家看,见下图:

没错,就是:“六必居”。

今天我们在北京的前门大街还能看到这个匾,当年的六必居酱菜店还在。

写下这三个字的人正是明代中晚期的大书法家、当朝首辅大臣(宰相)严嵩。

暂且不谈论严嵩的人品,就回想一下严嵩写这三个字的状态:

给夫人做个临摹样本,毫无任何压力和诉求,毫无任何精神紧张,就拿随手那么一写,这是何等的轻松状态。

正是这种轻松的状态,让“六必居”这三个字也洒脱、轻松,浑然天成。我曾经问过几个书法家朋友这三个字的书法造诣。他们都说非常好。其中一个还幽默的说:严嵩这三个字放在今天,够今天书法界那些所谓的大师学一辈子。

严嵩夫人得到这三个字后,立即把它给酱菜店的赵老板,赵老板立即把它裱起来,作为黄金招牌,这可是最好的广告:当朝宰相,当代最厉害的书法家题字,那还能不火?

当时严嵩还没有倒台,当时的舆论生态并不是《明史》中事后描绘的那个样子,严嵩在那个时候,依然尊荣备极,可以想象得到,六必居的生意也是火得一塌糊涂。

可是,严嵩后来倒台了,被打为奸臣和贪官了,名声臭了,又可以想象,六必居的生意,一定会突然萧条了。

历史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六必居的赵老板和他的后人没有把严嵩的这个匾给换下来,好事的人们倒是几个几个解释:

解释一,严嵩给六必居题字的时候,没有署名严嵩,没有落款,因为是写给夫人做模仿的,没有必要署名落款。恰恰是因为没有落款,保留了这个匾。

解释二,严嵩给六必居题字的时候,“必”字写的飞快,写成了“心”字,后来大清官海瑞经过,在“心”字上加一撇,才成了“必”,此时“六必居”反而因为海瑞的大名,更熠熠生辉。

解释三,六必居酱菜质量非常好,品牌和字体匾牌深入人心,索性就不改了。

不管怎么说,六必居和严嵩的字一起保留下来。那么今天的六必居名声如何?我相信除了一些历史爱好者或者专门去过六必居的人,应该没有多少人知道。

有时候我想,严嵩没有倒台的时候,六必居的生意一定火得比今天的茅台更火。

六必居自从让严嵩提字开始,其生意不能说跟严嵩命运完全绑定在一起,但至少会深深的受到严嵩命运和名气变化的影响。

也就是说,六必居这个“标”,有形无形就跟严嵩“深度捆绑”起来了。

严嵩官运亨通、盛名未倒之时,一定是六必居生意最巅峰的高光时刻。虽然六必居后来还存续下来,但它的生意应该永远回不到严嵩当朝时候那种高度。

根本原因在于作为“标”的严嵩,命运变了。

再试想,如果六必居,或者另外一个品牌的题字是王羲之或者苏东坡,其生意一定到今天还会昌盛红火,甚至一代火过一代,因为王羲之和苏东坡的名望,昌盛不衰。

“标”的命运的变化,严重影响其被“标”住的物的命运。

有时候我想,这些历史的故事,也跟股市里的故事一样。书法作品对标其主人的人品和声望,书以人贵、书以人贱,人旺书法、人累书法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投资世界中,很多人喜欢对标思维,喜欢根据对标来炒股票,殊不知,如果找错了对标,对标出了问题,那是很尴尬的。

举个例子,今年的2月份,有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要重点投资某某某芯片股,我问理由,对方说对标闻泰科技。我就反问已经:闻泰科技现在是170多,如果它股价跌一半你怎么办?

也就是说,如果对标的标崩溃了怎么办?

对方说,不可能吧?

我就给他讲严嵩的故事,他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

当然,我们都没有想到闻泰科技真的从170多跌到90元左右。但,我们都意识到了如果对标的“标”恶化了,会对所谓的对标分析造成很大的打击。

我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2015年。当时股灾前夜,谁也意识不到股灾。有几个投资的朋友挖掘了很多好股票,其中有一个互联网金融的股票,大家讨论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股还能再涨5倍。

其核心理由就是对标同花顺。那个时候同花顺的市值膨胀到不可想象,作为对标,我们手里的互联网金融股涨到同花顺市值的三分之一不算过分吧?

可是后来,同花顺的股价崩溃了,腰斩之后再腰斩。要对标的标的股价完了,你还能傻傻的说自己是用伟大的'对标分析”就可以了事吗?

对标思维,对标分析,在今天的投资圈很流行,不仅二级市场,也包括一级市场。但很多人容易忽略一个最要命的问题,那就是对标的对象会变化。

如果变得越来越好,对标思维就显得伟大且富有战略性。

如果变得越来越差,对标思维却又容易刻舟求剑,变得幼稚可笑。

对标思维,对标分析法,到底是对是错?

为什么有的人用对标分析,能够大赚,有的人用对标分析,却给套住了?

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人对对标思维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忘记了“标”是活的,是会动的。

如果“标”变得越好越好,对标分析会大显神威;如果“标”变得越来越差,对标分析则会闹笑话。也就是说,对标分析的核心不在于简单的找对标,不在于比较,而在于分析所对的“标”是往上运动,还是往下运动。

这才是精髓。

恰如你找个人给你提字,这个人是王羲之还是严嵩,是苏东坡还是秦桧,这才是关键。

“标”的命运,才是对标分析的七寸。我们不能把对标思维这个伟大思维工具,变成刻舟求剑。而应该把它变成活的灵魂。

注:对标思维还有很多更多细节,我会在今后的文章中一一给大家分析,希望我的思考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智慧。

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