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主丧夫后和亲回纥,可汗死后被逼殉葬,怒称:就算毁容也不殉葬

 文史砖家 2020-07-09

文/格瓦拉同志

汉唐两朝虽然国势强盛,但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在武力征服的手段外,往往还会采取“和亲”的策略。对于中原王朝来讲,“和亲”固然是避免战争、维护和平最好的方式,但对于承担使命的公主宗女们来讲,远嫁塞外异族则是件痛苦绝望的事情。被“和亲”毁掉终身幸福的公主们不计其数,唐朝的宁国公主便是典型代表。

宁国公主是唐肃宗的次女,唐代宗的亲姐妹,生母为章敬皇后吴氏,初封宁国公主,后改封为萧国公主。宁国公主作为嫡女,深受肃宗和吴皇后的宠爱,年刚及笄,便下嫁给望族子弟郑巽,在郑巽英年早逝后,又改嫁名门之后薛康衡。很不幸的是,薛康衡也是个“短命鬼”,婚后没几年便病死,让年纪轻轻地宁国公主便守了寡。

宁国公主是唐肃宗的次女,极受皇帝宠爱

宁国公主守寡后,肃宗将她接回皇宫居住,并准备再为她择选佳婿。可巧就在此时,回纥毗伽阙可汗遣使求婚,唐肃宗鉴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朝廷正需要依仗对方的兵力来平定叛乱,所以为了表示诚意,便将宁国公主嫁给毗伽阙可汗为妻,时在乾元元年(758年)七月。

从汉朝开始,中原王朝便通过“和亲”的方式来发展、巩固与四周强大外族的关系,但奉命前往者皆是宗室之女或冒充公主的宫女,没有任何一位皇帝肯将亲女儿嫁往番邦。如今,唐肃宗为了笼络回纥,竟然将亲女儿嫁给回纥可汗,真可谓诚意十足。正因如此,毗伽阙可汗对唐朝感恩戴德,不仅册立公主为可敦(王后),还不遗余力地帮助唐朝平叛,同样诚意十足。

宁国公主被迫和亲回纥,并被册立为可敦

不过对于宁国公主来讲,自幼在关中繁华之地长大的她,如今要远嫁距中原数千里、苦寒干燥的回纥,其实跟流放没什么区别。再加上回纥的风俗、语言、饮食跟唐朝差异极大,而毗伽阙可汗跟她毫无感情可言,所以她到达该国后非常苦闷,每天暗中垂泪不止,总期望着能早日完成任务,回返中原。

大约是上天怜悯宁国公主,就在她和亲的九个月后,毗伽阙可汗便病死,幼子即位为登里可汗,时在乾元二年(759年)四月。由于登里可汗已将妻子册立为可敦,所以公主不必改嫁给继子为妻,而按照唐朝旧制,她此时应该被接回中原。然而还没等公主启程,一场大危机便扑面而来。

毗伽阙可汗迎娶公主九个月后便死去  

原来,按照回纥的制度,可敦若守寡后无人“接手”,那么就应当为逝去的可汗殉葬。正因如此,毗伽阙可汗咽气后没几天,回纥的牙官、都督们便搬出旧制,要求宁国公主为丈夫殉葬。宁国公主身为正牌公主,自幼崇尚个性自由,在中原时都不肯为两任驸马殉节守寡,又哪里肯为一个没有半点感情可言的番王殉葬?

正因如此,宁国公主在回纥的朝堂上据理力争,坚决不肯为毗伽阙可汗殉葬,并且声称:“按照大唐的制度,丈夫死后,寡妻要为他服丧,早晚哭悼一次,三年后便可以脱下丧服,从未有为夫殉葬一说。当初正是可汗仰慕大唐风俗,所以才将我娶到回纥,既然如此,在他死后,我便没有理由为他殉葬。”

宁国公主宁肯毁容,也不肯殉葬

公主越说越气,对着满朝文武说道:“如果你们坚持自己的风俗,那么可汗当初何必要不远万里来迎亲呢?不如就地娶一个就好了!就今天的事情来论,我就算是毁容,也不答应殉葬!”宁国公主慷慨激昂的一番话,将回纥大臣们驳得哑口无言,再没人敢于逼迫她殉葬。

然而公主深知,自己虽然不必为毗伽阙可汗殉葬,但作为“未亡人”,若不依回纥旧俗表示一下哀伤之情,回国之事恐怕会受到重重阻挠。正因考虑至此,宁国公主便依照回纥风俗,拿刀划破脸颊,然后在毗伽阙可汗灵前大声痛哭,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悲戚情绪。回纥大臣见状,便再也无话可说。

唐肃宗下令百官去迎接自回纥回京的宁国公主

此事过后没多久,在公主的努力争取和唐朝的交涉下,登里可汗出于维护回唐友好关系的意图,便准许继母回返中原。当年八月,宁国公主一行终于抵达长安,唐肃宗闻讯后欣喜不已,即刻命百官到明凤门外去迎接。就这样,宁国公主在有生之年再返故土,而没有客死在腥膻之地,实在是幸运。

毗伽阙可汗初死,其牙官、都督等欲以宁国公主殉葬。公主曰:“我中国法,婿死,即持丧,朝夕哭临,三年行服。今回纥娶妇,须慕中国礼。若今依本国法,何须万里结婚。”然公主亦依回纥法,剺面大哭,竟以无子得归。秋八月,宁国公主自回纥还,诏百官于明凤门外迎之。引文同上。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