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最器重的猛将,因为经常做一件缺德事,不到40岁便暴病而死

 文史砖家 2020-07-09

文/格瓦拉同志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猛将甚多,但最受他器重的,无疑是常遇春(死后追封为开平忠武王)。作为最能打的开国元勋,常遇春为明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汗马功劳,本应在功成名就后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在明朝建立后的第二年便暴病而死,世间纷纷宣传他是被冤魂诅咒而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常遇春字伯仁,元末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怀远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自幼喜欢舞枪弄棒,并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至正十五年(1355年),常遇春在和州投靠红巾军首领朱元璋。此后14年间,常遇春跟随朱元璋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群雄,并与徐达一起北伐中原,将元顺帝驱逐到漠北,为明朝的建立和稳固立下赫赫战功,并因功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

常遇春画像

常遇春虽然没有读过书,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在领兵打仗方面却是无师自通,谋略及武勇不亚于张辽、关羽等一干名将。作为朱元璋手下最能打的猛将,常遇春极度自负,经常宣称能将十万人横行天下,故在军中有“常十万”之称(“遇春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云。”见《明史·卷一百二十五》)。

从实际战果来看,常遇春并非“嘴货”,在生平参加的大小百余场战事中,几乎从未吃过败仗,堪称古今少有的“神将”。正因如此,世人对常遇春的评价极高,连朱元璋都多次赞许道“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矣哉”(见《国榷》)。然而常遇春虽然勇猛无敌,但此人在战场上却经常做一件缺德事,并因此招致无穷的骂名。这件缺德事,便是杀降。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自古以来军界便有“杀降不祥”的说法,最忌讳对缴械投降的敌军、民众大开杀戒,认为做这种事会损人阴德,导致行凶者横死。虽然这种说法有些迷信成分,但历史上确实有很多名将在背负“杀降”的骂名后,最终落得横死的下场,不能不引起后世的警戒。

然而,常遇春或者是不读书,或者是不信邪,总之对于“杀降不祥”这个观点,根本不以为意,甚至还特意用实际行动来挑战这个规律。综合各种史料来看,常遇春对屠城“情有独钟”,但凡攻破敌军的城池,便会将城中的军民屠戮殆尽,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才心满意足,堪称“人屠”。

徐达画像

关于常遇春杀降的记载比比皆是,其中《明史》曾经提到,常遇春、徐达在九华山下大败陈友谅后,就如何处置三千战俘问题发生分歧,常遇春主张全部杀死,而徐达则坚持奏请朱元璋后再做定夺。但让徐达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派人奏请此事时,常遇春却瞒着他,带着手下士兵连夜坑杀过半数降卒。朱元璋获悉后很不高兴,赶紧命人释放幸存者。

(徐达)还镇池州,与遇春设伏,败陈友谅军于九华山下,斩首万人,生擒三千人。遇春曰:“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达不可,乃以状闻。而遇春先以夜坑其人过半,太祖不怿,悉纵遣余众。见《明史·卷一百二十五》。

明朝北伐形势图

等到常遇春率军围攻赣州时,朱元璋鉴于他先前的斑斑劣迹,特意派使者警告常遇春,一旦攻陷赣州不许屠城。因为有主公的严厉警告,所以常遇春在拿下赣州后果真没有屠城,并且也没有杀死守将熊天瑞。朱元璋闻讯后,专门写了封褒奖信给常遇春(详情见《明史·卷一百二十五》),由此可以推测,常遇春平时很喜欢屠城,在没有主公明令禁止的情况下,必定屠杀过难以计数的百姓。

正因为常遇春喜好杀降屠城,所以这种坏习惯也传染给部将们,以至于他们在被派往各地去作战时,也往往有样学样。据《湘潭县志》、《湘上痴脱难杂录》等地方志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陈友谅旧将饶鼎臣在湘潭一带作乱,常遇春的部将严广奉命平叛,事后对该地区进行大规模屠城,使得当地居民由数万户骤降至七八户,实在是惨不忍睹。

常遇春墓前的石人、石马

就在严广在潭州屠城的当年,常遇春在北伐得胜后回朝,结果走到柳河川时,突然暴病而死(“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见《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年仅39岁。虽然常遇春的暴死跟他先前在战场上落下的伤病、疲劳过度等原因有关,但似乎更多的人宁愿相信,他的死是受到冤魂们的集体诅咒,是“杀降不祥”定律再一次应验。若果真如此,常遇春暴病而死实属罪有应得。

史料来源:《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湘潭县志》、《湘上痴脱难杂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