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对不起:我活下来了,甚至找到了2020年活的方法

 见实 2020-07-09

年底了,都躲不过一件事情,那就是:

“你所经历的2019是怎样的?或者你的年底总结写了吗?准备写点什么?”

前几日我在朋友圈中多次看到,朋友们“调侃”这样的话题。如果这样的话题,直接扔给创业者们,他们会是怎样的反应?是回避自己不堪的2019,还是有想法写写自己创业的2019?告诉我们一点什么?

正是这样,见实近期也约了很多在微信生态、小程序/小游戏、私域流量领域创业的人们,讲述自己这一年的故事。

或许,相比大公司大团队,或者拿到融资的那些亮眼的创业团队,平凡一般,但所感受到的创业氛围和压力与他们是一样的。

今天,我们先看其中几位的故事,里面或许也有你的影子。如果你也想和大家聊一聊,可以将你的故事发给见实。(马上2020年了!来和14万老铁聊聊你的2019故事和新计划吧。)如下,我们先听这三位创业者讲讲自己的感慨吧:

创业

从废墟中爬过来

在多次试错中,活了下来

我是海口攻略联合创始人石头。今年是我们创业的第五个年头。2015年我们从微信公众号的风口出发。经历过一些磕磕碰碰,也曾经在深渊边来回徘徊,不过最终自救。2017年由于缺乏管理技巧,1.0团队分崩离析。

在反思中深刻认识到,创业团队的制度和体系的重要性,抛开严格的制度去谈人文关怀和情感,是没有意义的。不过好在我们还年轻,没关系,我们重来。于是2.0团队在艰难中出发,不负众望。至今已经自我迭代到3.0,真的是在废墟中爬过来。

2019对不起:我活下来了,甚至找到了2020年活的方法

这凌乱的桌面,会成为我们牛逼的开始…

当然!相信就能看见。Why Not ?

如果说这几年学会了什么,那么一定是:人,是企业最核心的资产,钱并不是。

本地自媒体,本来就不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微信公众号的红利也已经吃完,瓶颈之深一时间难以突破,就算是区域本地头部账号,就算是再多的矩阵也不会发生质的变化。2019年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我们只能在变与不变中寻找机会。变是市场的风云突变。不变是我们自身的定位:本地生活服务商。认识自己很重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圈更重要。

2019年我们做了餐饮老板的B端服务,企图打造出一个本地餐饮老板社群,但是失败了。我们做了抖音短视频,也不太好。我们也有计划去尝试做一个短视频MCN机构,目前还只是想象当中。

我们反思再反思,“明白业务的本质很重要,理解得越深,成功的几率越大,而现象层面的东西,太具有迷惑性。”

在快速迭代和试错中,好在还是有一些项目跑了下来:海口精选城市生活电商。同时,也收获了一支超强的地面作战队伍。回头想想,如果2019年电商平台没有跑出来的话,那么今年我们真的是太艰难了。

当时我跟搭档两个人坐在办公室里聊到:后面团队会不会只剩我们四五个人?是的,你永远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2019年,在团队的管理上,我们做了:1、完成了公司各个部门的SOP落地与执行。这太重要了!2、完成了《攻略基本法》的撰写与落地,里面涵盖企业的价值观、对人的态度、对发展的态度、对组织的态度等等。虽然早了点,但有备无患。3、企业沉淀下来的文化逐渐呈现,更加重视价值观的管理。

2020年的计划?短视频方向,我想说的不是抖音,而是内容。我粗浅的理解,它的本质,还是一个内容的生意。所以,为什么只有抖音?环顾四周,我们身处的环境,当「变」是主旋律的时候,在薄薄的冰面上滑冰,唯一保证你不掉入冰下的办法,就是你滑过冰面的速度快过坍塌的速度。

但是,能保证你最终赢得比赛的是,发现那个不变的东西,来抗衡变化本质的东西。答案或许是人,或许是你的产品,或许是你的理念。

2019对不起:我活下来了,甚至找到了2020年活的方法

2019年就要结束了,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犯过的错。其实,都蛮有价值的。2020年,稳中求进,快速迭代,重视团队。

创业

让自己变成了曾经所讨厌的那种人

彼此有着背靠背的信任

我是十六方版权的联合创始人路洋,现在从事知识产权行业的工作。

说起我们的创始团队,有一点挺特别,我和另一位创始人同年同月同日生,父母一辈也是同事、邻居,因此我俩从小一起长大,是发小。毕业后,我们分别创办、经营过几个公司,积累了些创业的经验,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过不错的成绩。

寻找合适的合伙人很难,我们彼此有着背靠背的信任,一直想着有机会一定要一起创业、合作一次。我们团队里其他的几个合伙人,也是基于多年的同学关系。

几年前我们就已经看好知识产权行业,并开始布局。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未来非常光明,所以就一起创业进入这个领域。

公司总部目前在深圳,有些基础性的岗位会放在沈阳、武汉等城市,来节省人工成本。目前还没有拿融资,在品宣方面十六方也比较低调。我们的业务有两个板块,一个是版权,另一个是商标。版权方面主要是为原创作者提供维权服务,以及版权授权、交易服务。目前以「图、文」为主,同时,也涉及「短视频、音乐、影视」等版权业务。

自创业以来,我想说说把游戏化思维运用到我们团队中的一些实践。

创业,让自己变成了曾经所讨厌的那种人

在我刚毕业的时候,爱玩,盼着下班、放假、休息,讨厌加班,也不喜欢被洗脑、打鸡血。

2019对不起:我活下来了,甚至找到了2020年活的方法

18岁的路洋

但不知不觉,我发现自己渐渐变成了一个工作狂。我原来并不是这样的人,究竟是什么让我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呢?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尤其当业务没有起色,很迷茫也没有赚到钱的时候,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自己坚定又乐此不疲一路前行呢?

2019对不起:我活下来了,甚至找到了2020年活的方法

有一天我想到,大部分人天然喜欢玩、喜欢休闲娱乐,不喜欢加班工作。但玩起来游戏,就不一样了,许多人打起游戏来可以连续玩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一夜,几天几夜,仍然乐在其中。

换个角度想想,假如经营公司就好比在玩一个模拟经营类游戏呢?

不,这应该是一个真实的经营类游戏,并且这个游戏还不能输,一旦游戏输了,公司的小伙伴,及他们的家庭就会受到影响。

观念的转变,也许可以解释我心态的转变,可以解释自己“为什么每天把精力主要放在思考怎样经营好公司”事情上面。

很享受这个过程,沉迷在其中,我阅读大量书籍、去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拜访高手求教,就好比在查阅游戏攻略,研究如何才能玩好这个经营游戏。

工作游戏化,自己找乐子找驱动力。因此,我就想能不能在工作中加入一些游戏化内容,将原本感觉枯燥的工作,变成吸引人的游戏呢?

我认为每个用户就像是游戏中的「NPC」,向同事小伙伴发布任务,小伙伴们则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获得经验、积分、金币。每天登陆有金币,完成日常任务,下“副本”,加入积分 、等级,甚至宠物、皮肤、经验加速卡、宝箱,通过一定的规则来进行兑换实物或现金。

设置好规则之后,工作就像是在打游戏,这样可以大幅提高伙伴们的工作积极性。

我在公司内部做了几次实验,首先,我将一部分伙伴们重新分成四个小组。分组的时候很好玩,采用了类似NBA选秀的模式。因为大家都已经在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了,彼此熟悉,通过这次选秀分组,也很容易看出在大家的心目中谁的综合能力更强。一般先被抢走的人通常都是各方面能力比较强的,而排在后面的则是那个小组都不太愿意要的。

分组之后,我们也对工作模式进行了改进,由原来的公司分配任务改成类似「滴滴的抢单模式」,以此来激励大家多劳多得。

实行以后结果很有意思,我们发现有的伙伴每天下班时间越来越晚了,因为晚上其他人下班后,她就会多抢一些任务,多一些工作量;而早晨大家则来得越来越早了,因为来得早就会抢到更多的任务。

不久愈演愈烈,大家来得越来越早,走得越来越晚,这给伙伴们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因为有些人很痛苦,但又不得不早到晚走,不然抢到的任务就会少很多,甚至没有任务可抢。

我们发现这个问题之后马上在系统里修改了规则,设置好合适的时间点,除此之外的时间不能抢单,以免给大家造成太大的负担。

不断修改游戏的规则非常值得耐人寻味,有意思。再再后来,我们又不断进行改进,参考王者荣耀等游戏,加入了等级、称号、赛季,又增加了奖励的随机性和可玩性。再再后来,又将扑克升级等机制加入,连续胜利时奖励递增,输了则掉回到起点重新再来。

工作的游戏化,落地的时候也参考了《精益创业》书中提到的MVP最小可行性产品的理念,最初的排行榜就是在办公室白板上手写,后来改为PS一张图片,排第一的头戴皇冠,第二名头戴银冠。

当然我们也有很多不足,比如早期的版本运用了复杂的计算公式,最后还出现了BUG,PK到最后获胜的小组并没有得到很多现金奖励……

2019对不起:我活下来了,甚至找到了2020年活的方法

现在的路洋

最后,想说的是,创业者的底气,绝不是凭空而生的。

创业

每个人都喜欢看“奇迹”,我也不例外

我是萌龙公会创始人萌主子航,助力个人成长与企业增长等业务。回顾一下我的2019,我会用“三步走”来做概括。

曾有人说:“2019可能会是过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恰逢不幸,我把2019年作为了起点。其实我个人底气欠佳,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公司,并没有什么可以被称为“奇迹”的成绩。

每个人都喜欢看“奇迹”,我也不例外。

2019对不起:我活下来了,甚至找到了2020年活的方法

萌主子航

所以底气欠佳顾虑有三,一是公司刚起步,数据并不太好看;二是大佬们太多,自己很可能“落选”,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岂不是白白忙活;三是若其他人看了这篇文章,更加体会了创业的艰辛,岂不是我的罪过。

最后,还是决定把自己创业的心路历程写出来。

2018年年底,我还只是公司小职员,普通本科院校毕业,做着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机缘巧合误入了互联网行业,做起了社群与运营的工作,其中以股权投资为主。这是一个比较冷门的领域,既专业又难有机会接触得到。

回顾那段时间,正是它的独特性,让我后续的工作有了更多的底气。

2019年,“社交电商”、“下沉市场”,以及“私域流量”当属热度较高的三个词,顺势而为,我们公司也靠着“风口”飞了一飞。

今年四月,小米官方推出了社交电商平台,小米有品有鱼。对项目有了充分了解后,我们立刻飞往深圳,找到了小米有品有鱼的推广公司,成为了山东济南的城市合伙人。

我称之为“借船出海”。当然,单就社交电商而言,其争议性很大,即便是经过了半年多的发展,会员量已经达到了3万+,外界依旧对其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

新生意味着机会,同时也意味着不确定性。我深知这并不是可以确保公司长远立足的根本,因此,我们迅速调整了战略,以这次项目为切入点,形成一面旗帜,借此来打造自己的势能,打扎实自己的圈层。

没错,“私域流量”概念的火热也提醒了我们,该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了。

说到这,不得不提及之前所说的股权投资。私域流量最高形式,就是将客户变为你的合伙人,而股权投资,恰恰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将店铺的会员变成投资人,从而成为你最忠实的超VIP会员+宣传员。我们公司的使命是“助力个人成长与企业增长”,也恰巧与其不谋而合。

以此为契机,我们先后与本地餐饮、高校、医院、孵化器、交通、媒体等行业企业达成了合作和共识,实现了从0到1,通过经验的积累,有了自己的服务体系和架构。

9月份开始,我们先后与山东省500多家县域自媒体机构取得了联系,并成立了「萌龙公会」,与以往自媒体联盟不同的是,我们主打下沉市场,不仅有广告资源的对接,还有内容的输出与意识的转变。

但并不顺利。无论是社交电商还是自媒体公会,我们都遇到了各种质疑的声音,尤其是现阶段,各种联盟越来越多,即便有过硬的背书,也可能因为缺乏信任而不合作。因此,线下活动的开展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作为一家刚起步的公司,除了具备执行力之外,最重要是善于打造个人的形象和IP,让用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的价值与真诚,只有这样,用户才有可能选择你,而不是其他人。

跌跌撞撞的一年,公司尝试了不少,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成功的背后是需要试错的。

助力个人成长与企业增长,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服务于企业,帮助他们做好用户运营,也是我们一直会坚持的事情。2020年,私域流量或许会换一个名词,但是增强用户体验的好感度,将是永远不变的话题。

2020年,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一个好的发展。

最后,见实小编想说的话:

大家都说2020年是创业团队,甚至大团队都可能躲不过的经济萧条。不管怎样,希望所有创业者,都可以征服这场已经到来的“黑夜”。活下来。

2019对不起:我活下来了,甚至找到了2020年活的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