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庭院总有这两棵树:一个保命用,一个能致富

 风吟楼 2020-07-09

近期节目中,《百家讲坛》栏目的主讲老师们为大家介绍了诸多豪华宫殿。不过,硬装给力,绿化也不能落下。科教授就开始纳闷了,尤其是偌大庭院过道中的绿植树木种点啥才能应景呢

槐树能致富,衙门学校种一路

古代官方必种绿化树木

如果您喜欢逛宫殿建筑或是老宅子、老街道,一定会常常看到槐树的身影,并顺口说道:“门前有槐,升官发财。”

好像这句俗话除了押韵,没有任何道理,仔细探究一下,我们会发现槐树确实可以致富,不过是精神文化的富足

有关中国人爱种槐树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秋官》记载,周王的廷院是这样布局绿化的: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

其中面对的三颗槐树,本意是方便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上朝时找准自己的站位,即所谓“三公位焉”。厚槐之风影响深远,以至于槐树开始成为绿化“吉祥物”。

比如《花镜·花木类》槐条记载:“人多庭前值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

顺着这份美意,槐树成了后世皇家宫苑内必植之树,所以槐树又叫“宫槐”。

此外,衙门、学校、甚至是大街上也都喜欢栽植槐树。西汉时,人们称政府机构为“槐衙”,称读书人聚会的集市为“槐市”,就是因为那里都是槐树。

在唐朝,应试举子落第了往往也不离开长安,不甘心的他们决定就地恶补学业。在槐树花开的时节,常常将新作投给考官,以求推荐提拔。

《秦中岁时记》载:“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曰:槐花黄,举子忙。”

榆树保命,根叶能吃没毛病

《救荒本草》还用它做面食

榆树和槐树同样有着悠久历史,先秦时已广泛栽植,《诗经》中提到:“山有枢,隰有榆。”

不过榆树赢得人们的青睐,大概是因为它还是一种“活命树”,正如《神农本草经》所发现,榆树皮“久服轻身不饥”。

《本草纲目》说:“荒岁,农人取皮为粉,食之当粮,不损人。”北宋年间,“丰沛(江苏徐州一带)人缺食多用之”,人们凭借榆树顺利度过了灾荒,能够活命。

古人称榆树的皮、根、叶、花均可食用,荒年可以当粮吃,青黄不接的春荒之际也可以充饥。

榆树吃的多了,就有人总结了一套榆树的烹饪办法。

《救荒本草》记载:“采肥嫩榆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或焯过晒干备用,或为酱皆可食。榆皮刮去其上,干燥邹涩者,取中间软嫩之皮锉碎晒干、炒焙极干捣磨为面,拌糠干草末蒸食,取其滑泽易食。 ”

《救荒本草》还说:“又云榆皮与檀皮为末服之,令人不饥,根皮亦可晒干捣磨为面,作饼食之。”

你看,榆树捣成面,可以做成专属于榆树的面食,就是不知道口感咋样……

俗话说,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古人喜欢在家里种上几颗榆树,万一遇到点啥情况还有这棵树能填饱肚子

陶渊明辞官回家,过上了清新淡雅却不太富裕的田园生活,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几颗榆树也算是有备无患了吧。

当然,除了槐树和榆树,古人对庭院街道的绿化选择还有很多,大多倾注了美好寓意。

就像咱们会在客厅摆上富贵竹、发财树、仙客来、平安树

要是这些“功能性”绿植实在没有您喜欢的,不如试试在小花盆里埋上豌豆吧,没准还能看家护院。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