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报》2020年第25期(总275期)预览

 百了无恨 2020-07-09

1版

封面

知己有恩——北京画院藏徐悲鸿致齐白石信札研究【罗元欣】

当齐白石和徐悲鸿的名字并列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人也许想不到,他们竟然是惺惺相惜的知己。从北京画院所藏的一封封由徐悲鸿写给齐白石的信札中,我们看到了二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信虽不长,字里行间却是满满的关怀,字字动人。

2版

专题

“崇德”与“重情”——徐悲鸿书法审美观摭谈【梁芝英】

徐悲鸿是一位在绘画、书法、诗文各个领域都有卓越成就的大家。本文通过对徐悲鸿留下的文字资料、书法作品以及书法作品的书写内容进行分析,将徐悲鸿的书法审美观归纳为两个方面:崇德——书家须品德过人;重情——书作须情感流露,希望其书法审美观能对当今学书者有所启示。

3版

专题

徐悲鸿书、画的互渗融通【朱小峻】

徐悲鸿从篆隶、汉魏碑学书风入手,钟爱《毛公鼎》《散氏盘》书风,曾反复临习《石门铭》《爨龙颜》《经石峪》,尤喜《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郑文公碑》,行书用功于《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此外,徐悲鸿不仅尊碑,更能融帖,曾研习王羲之、李邕、怀素、智永、苏轼、徐渭、傅山、王铎等帖学一脉书法。显然,求“融通”是徐悲鸿艺术观中比较突出的特征,这一特征在书法中体现为熔冶碑帖于一炉,而跳出书法视阈面对书、画关系时,则体现为二者的同宗同源。

4版

专题

徐悲鸿书风演变的脉络【曾令飞】

徐悲鸿书法来源于家学、从师和自修,碑帖兼习是他书风形成的关键。笔者通过对徐悲鸿手迹的比较分析,以其书风的嬗变为线索,进行徐氏书法的分期研究,以获得其书风形成的脉络。具体分为三期:以1929 年之前的家学和师承康氏阶段为继承期;以1929 年至1932 年的碑帖初步结合为初创期;以1933 年至1953年的碑帖融通为成熟期。

5、8版

经典

徐悲鸿致齐白石信札

6版

专题

徐悲鸿书信中的印学思想【许道坤】

徐悲鸿常用的印章多数为民国时期的篆刻名家所制,印风或雄强朴拙,或峻拔秀美,呈现以写意为主、工稳为辅的特征。徐悲鸿奇肆、古茂、与古为新的印学思想,与其崇尚碑帖结合的书学思想、追求改良的绘画理念相得益彰。

第三届“琅琊杯”全国诗书画家精英赛征稿通知

7版

专题

徐悲鸿的鸡血石情结【吴浩   罗红胜】

《徐悲鸿书信集》中收录了他写给友人的大部分书信,这些饱含徐氏艺术思想和美学追求的文字内涵何其丰富,常读而常新,认真研读他的信札会发现他有鸡血石情结。在写给陈子奋的书信中,徐氏就多次提及鸡血石之事,以出现带有“鸡血”二字而论有3 次,出现“鸡血”“黄血”“奇色”等字样多达5 次。此处所言次数非指出现一次仅代表一方鸡血石,以1934 年写给陈子奋的信为例,其中提及“鸡血等章七八事”,虽未明说鸡血石的数量,但可以肯定在一方以上。另外,这些鸡血印石绝大多数是经徐氏亲自精心挑选后方向好友提出索印请求的,对于其它印石虽也偶有自选,却甚少挑剔,至于对鸡血石的镌刻所作的构思则更见其对“鸡血”的百般宠爱和万般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