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四合院的“门道”——正所谓高低贵贱,看一眼就“门清”

 CHAOYANG3901 2020-07-09

北京四合院

北京为元、明、清三代都城。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称大都城,元朝按汉民族传统的都城模式对其进行了规划,皇城、宫城居于中心,全城以整齐的纵横街巷分为若干个区域,形成成片的住宅用地。在这些区域里又用东西横向称为“胡同”的街巷划分出等距离的地带,并规定以0.8亩之地建造一座住宅。

0.8亩之地约相当于533平方米,在这长方形的地段里当然以建造传统的四合院最为合宜。一方面,四合院以四面房屋围合成院,能够创造出一处安静的、有私密性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在这四面的房屋中,有坐北朝南冬季能多受日光照射而取暖、平时又比较敞亮的正房,有东、西向的厢房和面朝北的“倒座房”,以及后面的“后罩房”,它们可以分别供一家之主和儿女晚辈及男女仆人使用,从而符合了封建礼教在家庭中的伦理关系,这就是父子、男女、主仆之间的主从关系。

古代四合院的“门道”——正所谓高低贵贱,看一眼就“门清”

明成祖永乐皇帝将都城由江南的建康(今江苏南京市)迁至北京,除重新建造了中心的宫城和向南扩展了城区之外,对元大都的布局并没有做改动,大片的胡同与住宅区都保留了下来,只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住房的加多,原来每0.8亩之地建座住宅的规定无法继续而缩小至0.6亩之地、0.4亩之地,甚至于更小的面积。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廷仍然定都北京并且全盘接收了明代的北京城,不但城市布局未动,连皇城、宫城都未加改动。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和清朝制度的建立,四合院住宅的类型更为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增加了一类新的住宅,这就是王府。王府是清朝皇帝赐给皇室子弟居住的专用府邸,这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世袭制度下的一种特殊产物。王府规模大,它往往前后有几重院落,有的还附有园林部分,但它仍然是四合院,所以自元代以来,胡同与四合院即成为北京古代住宅的传统形式,经元、明、清三代历660余年而沿袭至今。

古代四合院的“门道”——正所谓高低贵贱,看一眼就“门清”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的数量增多了,形式也多样了。不同的四合院自然产生了不同的大门。

王府大门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期以礼治国,礼制既规定了人的等级与从属关系,也规范了人所使用的建筑的等级区别。在古代礼制的主要著作《周礼》的《冬官考工记第六》中将城市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和宗室、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等级,并规定了它们在城楼高度、域内南北大道宽度的不同尺寸,由大到小,等级分明。

古代四合院的“门道”——正所谓高低贵贱,看一眼就“门清”

《周礼》中甚至还规定“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即是说人死后连坟丘的大小和坟丘上种树的多少都是由死者爵位的高低而决定的,爵位越高,坟丘越大,坟上种的树也越多。

在明、清两代王府为皇帝赐予皇族的私宅,它自然就应归于礼制的管理范围,所以按清朝对宗室的分封制度,共分有14个等级,与此相应,所赐予诸王子的王府也会有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镇国公府、辅国公府等多个等级,它们在宅院的规模大小和形制上也都有规定,既然住宅的大门处于明显的位置,那么这些王府大门的形式也都有明确的规范。

古代四合院的“门道”——正所谓高低贵贱,看一眼就“门清”

据《大清会典》记载,亲王府大门为五间房,可开启中央的三间,屋顶上可用绿色琉璃瓦屋脊上可安吻兽,大门门板上可用九行七列共63枚门钉郡王府大门为三间,可开启中央的一间,门板上门钉应比亲王府减少七分之二,即九行五列共45枚;等等。

这种独立的大门应属于殿式大门,门前左右有石头狮子一对,大门的正对面,隔着街道还立有影壁一座与对应。规模大更为讲究的王府,它的大门不直通街道而是在门前留有一庭院,院子前加一排沿着街道的倒座房,两旁设有称为“阿斯门”的旁门,经旁门进入庭院才能见到大门它比临街的大门自然显得更有气势。

古代四合院的“门道”——正所谓高低贵贱,看一眼就“门清”

广亮大门

除王府外,其他四合院的大门都不用独立式的殿式门,而是用倒座房的一间作为大门,这一间比两侧的倒座房高,因此具有独立的屋顶,两旁的山墙也突出在外以显出大门的位置,这种形式应属屋宇式大门。这类大门也随着住宅主人的财势地位而分为几个等级,其中最讲究的称“广亮大门”。

它的特点是将大门门扇安在这一间作为门屋的屋顶脊檩之下,门板皆左右两扇,将门屋分作内外相等的两部分。门屋两侧的墙上或用细砖拼砌或用白灰罩面,四周有花边作为装饰,在两侧山墙的墀头上也加砖雕,使只有一开间的屋一字式大门也显示出几分气势。

古代四合院的“门道”——正所谓高低贵贱,看一眼就“门清”

金柱大门和蛮子门

这两种门与广亮大门一样都是用倒座房的一间作为屋宇式的大门,所不同的是金柱大门门扇是安在门屋脊檩前的柱子之间,因为房屋最外一排柱子称檐柱,檐柱之内的一排称金柱,现在门扇被安在向外的金柱之间,因而称为金柱大门。

如果门扇被安在门屋向外的两根檐柱之间,则称为“蛮子门”。如果在蛮子门的位置砌砖墙,在砖墙上开门洞安门扇,则称“如意门”,它比蛮子门更坚实。由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至蛮子门,只是门扇的位置由屋脊之下一步步被推至屋檐之下,在礼制社会,这种区别也成为区分住宅高低等级的标志。

古代四合院的“门道”——正所谓高低贵贱,看一眼就“门清”

随墙门

在一些规模很小或者比较简陋的四合院中,不是四面房屋而是三面房屋,余下的一面用院墙,甚至只有两面是房屋另两面用院墙围合成院。这样的四合院住宅大门都开设在院墙上,这种大门既不是独立的屋宇,更不是殿式门,而只是在院墙上开一门洞,门洞两边砌砖墩,上置横梁,梁上有两面坡的屋顶,砖礅檐下还用一些砖雕作装饰,所以门的形象也比较突出,当地称它们为“小门楼”。

内院门

一般比较像样的标谁四合院都分有前院和内院,经过住宅大门先进到前院一边是临街的倒座房,另一边是带廊子的院墙,院墙中央开设院门通往内院。这种内院门多采用垂花门的形式,讲究的垂花门前后有两排立柱,前面两根柱子间安有板门,左右两扇,后面柱子间也安有板门,左右四扇并列,它好似板门里面的一道屏风,所以称为“屏门”。屏门平时不开,行人进门后由左右进入内院,只有节日或遇喜庆之日来客人时オ打开屏门,请来客由中央进入内院。简单的垂花门只设一排立柱,只有一道板门。

古代四合院的“门道”——正所谓高低贵贱,看一眼就“门清”

垂花门的特征是门前必有两根垂在短柱头下的花饰,形象比较活泼,再加上梁枋上施彩画,大红色的头道板门和绿色的二道屏门,门前有的还摆上两只小石头狮子,把这内院之门打扮得十分醒目,成为四合院内一道亮丽的景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