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8038《园艺植物良种繁育学》2.doc
2020-07-09 | 阅:  转:  |  分享 
  
《园艺植物良种繁育学》(8038)考试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园艺植物良种繁育学是研究园艺植物(果树、蔬菜和花卉)繁殖方法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园艺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理论和技术、微体繁殖、无病毒繁殖、人工种子等新的繁殖方法的理论与技术;园艺植物种子及苗木检验、分级、加工、及包装运输等方法;品种退化的原因和提纯复壮的方法和程序。本课程以植物学、遗传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等为理论基础。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在生产实践中接触运用的机会比较多,要特别强调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园艺植物良种繁育是高效农业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从事园艺事业的必备基础。在我国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的时期,发展园艺作物是一条极为有效的增收增效的途径,而本课程就是为学生提供园艺植物良种繁育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本课程的任务是:为种子结实的理论与技术、种子繁殖、种子检验、有性和无性苗木的培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先进技术,使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培育技术与经营管理相结合,以便提供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种子和苗木,提高园艺植物种子和种苗的纯度,达到优质、丰产稳产的目的。

对自学者要严格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试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从种子结实、种子检验到苗木培育、园艺植物良种繁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初步具有独立进行选种、良种繁育、嫁接、扦插、苗圃设计及田间试验设计,从事上述工作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

①园艺植物种子结实与繁殖的理论

②嫁接等无性繁殖的基本原理

③无性繁殖苗木脱病毒的基本原理

④品种退化及品种复壮的基本原理

2.实践技能方面

①繁殖基质及其设施

②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技术

③种子的繁殖、收集及其贮存

④种子质量检验检测

⑤苗圃的选择、区划及建立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主要学习园艺植物良种繁殖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要求自学者具备较为扎实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育种学和栽培学的基础知识,此外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土壤学知识。同时本课程与园艺植物栽培学和育种学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良种来源于育种,良种的繁育和评价依赖于栽培。在自学考试中应突出本课程的特点,特别是实践性技术环节,以保证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一般了解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园艺植物良种繁育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

第二节种子生产和苗木培育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第三节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

第一章果实、种子及孢子的发育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园艺植物授粉受精、种子的发育过程

2.一般了解:花器官的产生与形态特征、孢子的发育

3.一般掌握:胚胎的形成、无融合生殖的种子的形成机理和过程

4.熟练掌握:种子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胚乳和种皮的发育过程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花的产生及形态:了解花器官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第二节胚的形成:理解雌雄配子体的结构特征,深刻理解授粉受精过程

第三节种子的发育过程:深刻理解胚、胚乳、种皮的发育过程

第四节无融合生殖:理解无融合生殖的概念及意义

第五节孢子的发育:了解孢子发育的基本概念

(三)考核知识点

1.花器官的结构

2.授粉受精

3.胚、胚乳和种皮的发育

4.种子的结构

5.无融合生殖的类型

6.孢子发育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雄蕊群;单倍体和二倍体无融合生殖、不定胚与多胚孢子体和配子体

2.领会:雌雄配子体的结构、胚珠及其结构、功能;授粉受精过程、双受精

3.综合应用:被子植物花器官的结构与种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种子生产和处理方法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种子的采收与贮藏

2.一般了解:实生苗的特点

3.一般掌握:种子生产的基本程序

4.熟练掌握:种子寿命及活力鉴定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实生苗在繁殖中的用途:了解实生苗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节草本植物的种子生产:了解种子的田间纯度试验;理解隔离和去杂,深刻理解种子鉴定的程序

第三节种子来源及采收加工:了解种子的几种不同的来源及其特点,理解种子的加工方法,深刻理解种子采收和调制。

第四节种子寿命和贮藏:理解种子寿命的定义,掌握影响种子活力的几个基本因素;了解种子贮藏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种子的活力和种子寿命

2.种子贮藏及影响贮藏时间的因素

3.种子生产的基本方法

4.种子的收集及加工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实生苗、纯度试验、隔离、去杂、种子加工、种子贮藏

2.领会:种子鉴定、种子活力

3.简单应用:种子的收集、调制及保存方法

4.综合应用:种子纯度和种子活力的鉴定程序及方法,影响种子活力的内外因素

第三章种子繁殖技术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种子品质的检测方法

2.一般了解:种子发芽时的病虫害防治、育苗的基本途径

3.一般掌握:种子预处理的方法途径

4.熟练掌握:影响种子发芽的内外因素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理解休眠等种子本身的特点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深刻理解水分和温度等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第二节种子品质检验:掌握种子含水量、种子净度、种子千粒重、种子发芽力、种子生活力等种子品质的检测方法

第三节种子预处理:掌握种子预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

第四节发芽时病虫害防治:了解防治方法

第五节育苗:了解育苗的基本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与种子发芽有关的内外因素

2.如何检测种子的品质

3.种子预处理的方法

4.防治发芽时的病虫害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种子含水量、种子净度、种子千粒重、种子发芽力、种子生活力、保护地育苗、露地育苗

2.领会:种子休眠、化学抑制剂、温汤浸种、药剂浸种、药粉拌种

3.简单应用: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机械破皮、浸种、沙藏处理等

4.综合应用:种子品质鉴定的方法、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第四章无性繁殖概述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无性系的遗传变异的类型和途径

2.一般了解:无性系的保持及无病毒化

3.一般掌握:无性系的概念及其特点

4.熟练掌握:芽变和嵌合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无性繁殖的性质与意义:了解无性繁殖的概念

第二节无性系的概念及意义:了解无性系或营养系的概念,理解园艺植物采用无性系繁殖的优缺点

第三节无性繁殖的遗传变异:理解病毒等对无性系的影响、深刻理解突变、芽变和嵌合体的概念及其作用

第四节营养系的保持及无病毒化:初步了解营养系保持及无病毒化的概念及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无性繁殖时可能发生的遗传变异

2.无性繁殖的概念及特点

3.如何防止无性繁殖时病毒病的感染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无性系或营养系、营养系的保持

2.领会:突变、芽变、嵌合体、无病毒化;无性繁殖的优缺点

3.简单应用嵌合体的类型及其遗传特征;

4.综合应用:无性繁殖变异原因分析

第五章无性繁殖的理论与技术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扦插和分生繁殖的方法

2.一般了解:插床与喷雾系统

3.一般掌握:掌握扦插、压条、分生繁殖的类型、特点及其作用

4.熟练掌握:扦插生根的细胞学和生理学原理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无性繁殖的细胞学基础:初步了解无性繁殖的细胞分裂特点

第二节无性繁殖的种类:掌握扦插、压条、分生繁殖的概念、类型、方法和特点,深刻理解扦插和分生繁殖的类型、概念和具体方法

第三节扦插生根和萌发的生物学基础:理解扦插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

第四节扦插生根的影响因素:理解植物茎组织结构和生根的关系、极性与生根的关系;深刻理解影响扦插生根的内外因素

第五节生长调节剂与杀菌剂的处理:了解扦插时采用杀菌剂防治病虫害以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促进生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第六节插床与喷雾系统:了解插床与喷雾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

1.扦插和分生繁殖的种类与特点

2.扦插的细胞学和生理学基础及影响扦插生根的内外因素

3.促进插条生根的方法

4.压条繁殖的种类及方法

5.插床与喷雾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根插法、硬枝扦插、绿枝扦插、叶芽扦插、水平压条、连续压条、先端压条、垂直压条、空中压条、鳞茎繁殖、球茎繁殖、块茎繁殖、根茎繁殖、块状茎和根的繁殖、假鳞茎繁殖、根蘖繁殖、嫁接繁殖、微体繁殖、不定芽、不定根、插床

2.领会:扦插和分生繁殖的主要类型及其适用的园艺植物

3.简单应用:扦插的细胞学和生理学基础及影响扦插生根的内外因素

4.综合应用:不同无性繁殖方法的优缺点,如何提高无性繁殖的成活率?

第六章嫁接繁殖理论与技术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嫁接成活原理、芽接的类型和方法

2.一般了解:矮化砧的选用、根接的方法、嫁接苗的管理

3.一般掌握:矮化的机理、嫁接不亲和性的原理、接穗与砧木之间的相互影响

4.熟练掌握:芽接和枝接的类型和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嫁接成活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理解嫁接过程中接穗和砧木的组织结构的变化过程、嫁接部位的愈合过程以及影响嫁接成活的内外因素

第二节嫁接不亲和性:深刻理解嫁接不亲和的类型和特征,理解造成嫁接不亲和的原因、嫁接不亲和的预测及克服的办法

第三节接穗与砧木的关系:深刻理解砧木对接穗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理解中间砧对接穗和砧木的影响,了解接穗对砧木的影响以及砧穗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矮化砧的选用及生理机制:深刻理解砧木矮化的机理,理解不同果树矮化砧的选用方法

第五节嫁接方法:掌握接穗的采集及运输方法,牢固掌握芽接类型及方法,理解枝接和根接的类型和方法

第六节嫁接苗的管理:了解如何管理嫁接苗

(三)考核知识点

1.嫁接的方法和原理

2.嫁接不亲和性及其影响因素、不亲和的特征及其预测

3.砧木类型以及砧木和接穗之间的关系

4.矮化砧的选用及矮化机理

5.嫁接苗的管理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嫁接不亲和(局部不亲和、可传递的不亲和、后期不亲和)、乔化砧、矮化砧、中间砧

2.领会:芽接(T形芽接、嵌芽接、“三一”芽接、长方形芽接、单芽腹接)、枝接(切接、舌接)、根接(辅助根接、根茎嫁接)

3.简单应用嫁接不亲和的特征及其预测、克服方法、砧木对接穗的影响

4.综合应用:嫁接尤其是芽接的类型、方法、嫁接成活原理

第七章繁殖新技术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微体繁殖的类型、方法和应用

2.一般了解:工厂化育苗的概念

3.一般掌握:人工种子的概念及其制作方法

4.熟练掌握:无土繁殖的类型及其方法原理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微体繁殖:掌握微体繁殖的概念;深刻理解微体繁殖的方法、步骤、影响微体繁殖的内外因素以及微体繁殖的应用范围;理解外植体的选择、消毒、培养的过程;了解微体繁殖过程中的变异、微体繁殖的设施

第二节人工种子:理解人工种子的概念及其意义,了解人工种子的基本制作方法、胚状体的概念以及人工种子对胚状体的要求、人工种皮的主要材料

第三节现代无土繁殖技术:了解无土繁殖的主要类型,理解无土繁殖的历史、原理与技术

第四节工厂化育苗:理解工厂化育苗的概念及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

1.微体繁殖概念、分类

2.微体繁殖的方法、用途,影响微体繁殖的内外因素

3.人工种子的概念、制作方法

4.无土繁殖的类型及其方法原理

5.工厂化育苗的概念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外植体、微体繁殖、微体繁殖的变异、茎尖培养、生根培养、工厂化育苗、胚状体、人工种子、无土繁殖(水培、沙培、砾培等)

2.领会:无土繁殖的优缺点、人工种子的组成及其应用

3.简单应用无土繁殖的类型及应用、影响微体繁殖的因素

4.综合应用:微体繁殖的类型及方法步骤

第八章无病毒繁殖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植物脱毒技术尤其是茎尖微芽嫁接脱毒技术

2.一般了解:无病毒繁殖的发展及意义

3.一般掌握:无病毒植物的利用体系

4.熟练掌握:病毒鉴定的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无病毒繁殖的发展及意义:了解无病毒繁殖的概念、无病毒繁殖的意义

第二节植物脱毒技术:深刻理解热处理脱毒的概念及其方法原理,理解热处理脱毒的局限性;深刻理解茎尖脱毒的原理和培养技术、茎尖大小与脱毒的关系;深刻理解茎尖嫁接的概念、茎尖嫁接的方法;理解珠心配培养脱毒法、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以及花药培养脱毒法的概念及方法

第三节无病毒植物的鉴定:深刻理解指示植物鉴定法和血清鉴定法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电镜鉴定法的特点

第四节无病毒植物的利用:了解无病毒植物利用的方法体系

(三)考核知识点

1.脱毒方法(热处理脱毒、茎尖培养脱毒、嫁接脱毒)

2.病毒鉴定

3.无病毒植物的利用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病毒病、病毒鉴定、热处理脱毒、茎尖培养脱毒、嫁接脱毒、指示植物、血清法、电镜法

2.领会:无病毒植物利用的方法体系

3.简单应用指示植物和血清法鉴定病毒的方法原理

4.综合应用:热处理脱毒、茎尖培养脱毒、嫁接脱毒的程序

第九章繁殖基质及其设施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苗圃地的选择、规划、苗床准备

2.一般了解:繁殖育苗培养基质及容器

3.一般掌握:冷床、温床及阴棚的概念、类型及作用

4.熟练掌握:温室与塑料大棚的类型及其特点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常规露地苗圃:深刻理解苗圃地的选择、规划、苗床准备

第二节设施保护苗圃:深刻理解温室与塑料大棚的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冷床、温床及阴棚的概念、类型及作用;了解附属设施以及设施保护苗圃的调控

第三节繁殖育苗培养基质及容器:了解培养基质的概念,深刻理解培养土的配制及其消毒的方法;理解无土培养基质的组份、特点、配制和消毒的方法;了解育苗容器的类型及其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

1.苗圃地的选择、规划、苗床准备

2.温室与塑料大棚的类型及其特点

3.繁殖育苗培养基质及容器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苗圃、容器育苗、培养基质

2.领会:苗圃地的选择与规划

3.简单应用培养土和培养基质的配制及消毒

4.综合应用:温室与塑料大棚的类型及特点

第十章苗木出圃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苗木分级和检疫

2.一般了解:苗木出圃前的准备、挖苗的时期、方法和要求

3.一般掌握:苗木的消毒、包装和运输

4.熟练掌握:苗木的假植、防冻和贮藏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苗木出圃前的准备:理解标准行调查法和标准地块调查法,了解出圃计划和操作规程的制定

第二节挖苗的时期、方法和要求:理解不同时期挖苗的优缺点,掌握不同挖苗方法及其要求

第三节苗木分级:深刻理解合格苗木的基本条件,理解苗木分级的标准

第四节苗木检疫:深刻理解苗木的国内、国外检疫对象,理解苗木检疫的主要措施

第五节苗木的消毒、包装和运输:

第六节苗木的假植、防冻和贮藏

(三)考核知识点

1.苗木检疫

2.苗木分级

3.挖苗的时期、方法和要求

4.苗木的消毒措施、包装方法和运输

5.苗木出圃前后的管理措施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产地检疫、调运检疫、主要检疫对象、秋季挖苗、春季挖苗、裸根挖苗、带土挖苗、假植

2.领会:苗木出圃前的准备、挖苗的时期、方法和要求;苗木包装和运输的方法;苗木的假植、防冻和贮藏

3.简单应用苗木分级标准、苗木的消毒方法

4.综合应用:苗木主要检疫对象及检疫方法

第十一章主要果树的繁殖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柑桔、梨、桃的砧木种类及其特点

2.一般了解:香蕉苗的分株繁殖的特点以及芽的特性,草莓匍匐茎分株繁殖和新茎分株繁殖的概念及方法

3.一般掌握:主要果树的繁殖特点

4.熟练掌握:柑桔砧木苗的繁殖方法、葡萄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的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苹果:深刻理解苹果乔化砧和矮化砧的种类和特点,了解砧木苗的繁殖技术

第二节梨:深刻理解几种主要砧木的特点,了解繁殖技术

第三节葡萄:深刻理解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的方法,理解葡萄快速繁殖的方法,了解压条繁殖、嫁接繁殖的方法

第四节桃:深刻理解桃的砧木种类,了解繁殖方法

第五节柑桔:深刻理解柑桔砧木种类和特点,理解砧木苗的繁殖方法,了解柑桔苗的繁殖方法

第六节香蕉:理解香蕉苗的分株繁殖的特点以及芽的特性

第七节草莓:理解草莓匍匐茎分株繁殖和新茎分株繁殖的概念及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不同果树的砧木特点

2.不同果树的繁殖特点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硬枝扦插、绿枝扦插、匍匐茎分株繁殖、新茎分株繁殖、香蕉的芽的特点及其繁殖特点

2.领会:草莓、香蕉、葡萄的繁殖特点

3.简单应用柑桔、桃、梨、苹果的繁殖特点

4.综合应用:能够根据环境条件和病虫害特点选择合适的砧木

第十二章主要蔬菜的繁殖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一代杂种制种技术

2.一般了解: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

3.一般掌握:常规品种采种技术

4.熟练掌握:番茄、辣椒、甘蓝一代杂种制种技术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番茄:深刻理解一代杂种制种技术,理解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了解常规品种采种技术

第二节辣椒:深刻理解一代杂种制种技术,理解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了解常规品种采种技术

第三节黄瓜:深刻理解一代杂种制种技术,理解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了解常规品种采种技术

第四节结球甘蓝:深刻理解一代杂种制种技术,理解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了解常规品种采种技术

第五节大白菜:深刻理解一代杂种制种技术,理解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了解常规品种采种技术和采种制度

第六节萝卜:深刻理解一代杂种制种技术,理解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了解常规品种采种技术

第七节豇豆:理解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了解常规品种采种技术

第八节菠菜:深刻理解一代杂种制种技术,理解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了解常规品种采种技术

第九节大蒜:理解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了解采种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一代杂种制种技术

2.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

3.采种技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不同蔬菜的繁殖特点

2.领会:不同蔬菜的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

3.简单应用不同蔬菜的采种技术

4.综合应用:番茄、辣椒、甘蓝一代杂种制种技术

第十三章主要观赏植物的繁殖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主要观赏乔灌木和藤本植物的繁殖,一、二年生花卉和多年生花卉的繁殖方法

2.一般了解:仙人掌类植物及多浆植物、盆景植物的繁殖方法

3.一般掌握:蕨类植物和草坪植物的繁殖方法

4.熟练掌握:主要观赏乔灌木、藤本植物、一、二年生花卉和多年生花卉的繁殖特点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主要观赏乔灌木和藤本植物的繁殖:理解种子繁殖、扦插、埋条繁殖和嫁接繁殖的观赏乔灌木和藤本植物的繁殖特点

第二节一、二年生花卉和多年生花卉的繁殖:深刻理解一、二年生花卉和多年生花卉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点

第三节仙人掌类植物及多浆植物:了解主要繁殖方法

第四节蕨类植物:了解孢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第五节草坪植物:了解不同的繁殖方法

第六节盆景植物:简单理解

(三)考核知识点

1.主要观赏乔灌木和藤本植物的繁殖

2.一、二年生花卉和多年生花卉的繁殖

3.草坪植物、仙人掌类植物及多浆植物、蕨类植物、盆景植物的繁殖特点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孢子繁殖、分株繁殖、草皮的插茎法繁殖、分栽法和铺设法繁殖

2.领会:仙人掌类植物及多浆植物、蕨类植物的繁殖特点

3.简单应用:主要观赏乔灌木和藤本植物的繁殖特点

4.综合应用:一、二年生花卉和多年生花卉的繁殖特点

三、有关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编制本大纲目的和作用

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根据自学考试计划,结合自学考试特点而编写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本课程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选用或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社会助学、自学、命题的依据。

(二)本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本大纲与所选用教材的基本内容完全一致。教材知识内容只是大纲的扩展与发挥,故自学、助学、命题应以本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范围。

选用的参考教材为自学教材同类,内容基本一致,只是作者不同,有顶替自学教材的作用。

(三)自学教材与参考教材

《园艺植物繁殖学》,万蜀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参考教材:《园艺植物育种学》,景士西,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四)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应掌握的程度。知识点是课程内容的主体,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自学要求中,对自学教材各章、节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本大纲对各章节指明了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为6学分,不含实践性环节学分。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要在自学后,在已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助学。80学时为度。助学中主要辅导考核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进行直观性的实际技能操作,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与记忆,启发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能力。

(六)对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课程以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作为考试内容,体现在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中。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特点不同,故分别按四个认识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从低到高依次是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如定义、名词、概念、性质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在识记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解,清楚地知道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少数几个知识点,一般解决苗木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综合运用各章节多个知识点,解决苗木生产实践活动中稍复杂的一些问题。

(七)关于、

木本园艺植物如苹果一般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A.种子繁殖B.分蘖繁殖C.嫁接繁殖D.块茎繁殖。



二、多项选择

无性繁殖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A.嫁接B.分蘖C.播种

D.扦插E.压条



三、名词解释

无融合生殖



四、简答题

简述无融合生殖的主要类型,各种类型的特点以及无融合生殖在园艺植物繁殖中的意义。



五、判断改错

热处理、愈伤组织培养是园艺植物脱病毒的主要方法。



六、论述题

论述园艺植物不同无性繁殖方法的优缺点,如何提高无性繁殖的成活率?



























–13–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