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7950药学导论.doc
2020-07-09 | 阅:  转:  |  分享 
  
高自考考试大纲格式内容与相关说明

课程名称:药学导论课程代码:07950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与特点

药学导论是一门面向药学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药学导论以药学本身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的角度对药学的起源与发展,药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及对药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交叉学科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引导,使学生对药学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科研思路,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教材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绪论界定药学的内涵,概括全书以下十一章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论述药学的发展,并展望其未来;第二至八章为六个属于药学的二级学科;第九章是与西药对应的中药学;第十章药物统计学和第十一章药事管理都是对药学进步有重要意义的交叉学科,把它们纳入到药学导论中,也是本书的一个特色;第十二章是药学教育与药学学习。21世纪时代进步要求的高素质药学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课程的开设将本着荟萃东西、贯通古今、跨越学科、展望未来的方针,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尽可能地反映出现代药学的新进展和新成就。主要作为药学类专业本科生基础药学教育,兼顾学习化学、生物、医学、环境及商学院的本科生在未来选择职业的需要,以引导他们获得正确的、全面的药学概念,解决其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药学导论综合性强,涉及中药学与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制剂学、药事管理学,对药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做了相应的介绍和引导,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药学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科研思路,为学习好其他专业课以及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药学发展史、现代药学的概念与特点以及21世纪药学发展趋势。通过本章的学习,熟记青霉素的发现,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发现,了解药学的起源和发展,理解药学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新药发现的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药学概论(重点)

识记:药学的概念

理解: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药学任务

中药

生药学、

天然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理学、

药物分析学、

药剂学、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

制药工程等各类学科的内容和相互关系。



(二)我国医药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次重点)

理解: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

(三)药物萌芽(一般)

识记:青霉素的发现,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发现

理解:新药发现的规律

第二章生药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讲述了生药品质鉴定、炮制加工以及生药的利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生药品质鉴定和炮制加工的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生药的鉴定与生产(重点)

识记:生药生产的环节(采收、处理与炮制)

理解:生药品质鉴定的原理与方法(性质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荧光分析、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生物检定、计算机辅助鉴定、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指纹图谱鉴定);炮制加工目的与炮制方法(一般修制、水制、水火共制和其他)。

(二)生药的标准(次重点)

识记:《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

(三)生药学的性质与任务,生药的商品流通以及生药的利用(一般)

识记:生药学,生药学的性质及任务,

理解:生药的商品流通以及生药的利用

第三章药物化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药物化学的任务,药物的结构、性质及构效关系的基本知识以及新药开发的途径。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以及新药开发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关系(重点)

识记:决定药物药效的主要因素

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基本结构、药物的电子密度以及药物的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药物的转运代谢与药效关系。

(二)新药开发的途径(次重点)

识记:先导化合物及挛药

理解:先导化合物的发掘途径(随机筛选与意外发现获得、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以生物化学为基础、以药物的临床副作用观察发掘、从生物转化发掘、组合化学的方法、基于生物大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设计);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方法(一般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挛药优化、前药设计方式优化、设计软膏方式的优化)。

(三)药物化学进展(一般)

理解:创新药物的新理论、新方法、新途径的进展(以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为靶点的新药设计;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设计的药物;组合化学设计的药物与进展)。。

第四章天然药物化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类别、理化性质及其提取分离与纯化以及结构鉴定方法的基本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内容,理解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方法以及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方法(重点)

理解: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原理以及提取方法;溶剂法(酸碱溶剂法、溶剂分配法)、沉淀法、层析法(柱层析、聚酰胺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分离与纯化的原理以及方法。

(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次重点)

理解: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鉴定化学成分的原理以及使用条件。

第五章药理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简介药理学研究内容:药效学、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常用药物药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药理学的历史与发展,理解受体与药物作用的机制、药效动力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以及药效与毒性的关系,熟知常用药物的药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药理学内容(重点)

识记:药物效应动力学、对因治疗、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效应及后继效应)、受体、最小有效剂量、最小中毒剂量、效能、治疗指数、安全指数、药物跨膜转运方式

理解:不良反应中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效应及后继效应之间关系;药物量与质反应的剂量-效应关系;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二)常用药物药理(次重点)

理解:传出神经系统(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催眠药、抗癫痫与抗惊厥药、抗精神失常药、抗帕金森药、镇静药);内脏系统(抗心律失常药、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药调节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激素(糖皮质、胰岛素);抗菌(抗生素、合成的抗菌药)等常用药物的药理。

第六章药剂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简介药剂学的任务和内容以及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与发展。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熟知药物的给药途径以及常用的药物剂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药物的给药途径(重点)

识记: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缓释制剂、注射剂。

理解:经胃肠道给药释药系统的特点与影响因素;非经胃肠道给药的途径(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黏膜给药、腔道给药);血管外给药制剂的常用剂型(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注射给药剂型要求。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与发展(次重点)

识记:DDS、缓释和控释系统、透皮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

理解: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的关系;物理药剂学与工业药剂学的关系;DDS给药系统与药剂学的发展关系。

第七章药物分析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和药物分析新技术。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分析技术的新方法以及中药分析方法,熟知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重点)

识记: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取样、性状检查、鉴别试验、限度检查、含量分析、检查报告),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

(二)药物分析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次重点)

识记:在体采样的常用技术(载体留针技术、微电极探测技术、微透析在体采样技术)。

理解:MALDI-MS的分析原理与方法特点;亲和色谱的分离机制以及方法;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结构与方法特点;毛细管电色谱的分离机制与应用。

(三)中药分析法(一般)

理解:基因分析法(经典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基于PCR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模式识别法的基本方法与特点。

第八章生物制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介绍生物制剂的发展,在医药行业的重要作用,生物制药的内容以及在新药筛选中的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物工程技术在医药中的地位以及生物药品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熟知生物制药应用的生物技术以及生物技术在新药筛选中所起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生物制药内容(重点)

识记:基因工程以及研究内容、发酵工程以及特点、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酶工程、固定化酶、生物反应器。

理解:基因工程的的主要步骤;发酵工程的研究内容;酶的分离纯化、酶与细胞固定化。

(二)生物技术在新药筛选中的应用(次重点)

识记: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研究内容、中国在基因组的研究进展、组合生物催化。

理解:基因药物的市场前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新化合物实体的方法与技术(新靶点、新筛选模型和筛选技术、大批量生产化合物)。

第九章中药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性能与应用的基本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熟知中药的采集与贮藏以及炮制的方法,中药的性能,注意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以及用量与用法,了解中药现代化的概念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药的性能及中药的应用(重点)

识记: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中药中七情中的相反与相恶、配伍。

理解:四气的确定与作用;五味的确定与作用;归经的确定与作用;升降浮沉的依据与药物因素;影响药物毒性的因素。

应用:注意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以及用量与用法。

(二)中药的产地、采集和贮存(次重点)

识记:中药炮制

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与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应用:中药的炮制的方法

(三)中药现代化(一般)

理解:中药现代化的目的与意义;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质量可控性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药性理论研究、毒理学研究、中药制剂的研究);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思路。

第十章药学统计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统计学在药学方面的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熟知药学学科中统计学的应用,能够利用药学统计学合理的设计实验,能够正确的计算实验数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实验设计(重点)

识记:实验设计基本原理

理解:实验设计的分类

应用:实验设计

(二)回归分析(次重点)

识记:线性回归分析

(三)取样(一般)

识记:随机取样、分层取样、系统取样、验收取样



第十一章药事管理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药物管理的机构与体制、法律与法规、制度与政策、药事管理学的内容以及药事管理的发展。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药事管理的法律、药品政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药事管理学内容(重点)

识记:药品的专利保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理解:药事管理学的药品研究、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使用管理、药品上市后检测管理特殊药品的管理、药品包装、价格与广告的管理内容。

(二)药事管理学概述(次重点)

识记:药事、药品的质量特征(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经济性)、药品标准、药事管理的机构与体制、法律与法规以及制度与相关政策。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说明:省考委统一加以说明,编纲教师不需自行解释。



二、教材

1、指定教材《药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毕开顺等,2007年第二版

2、参考教材

1.《现代药物信息技术》汤韧等,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年7月

2.《网络与光盘科技文献检索(化学化工、医药卫生)》,胡先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InsideTomorrow''sPharmacist(2005),DawnConnelly

说明:

1、大纲中的指定教材为省自考委核准的指定教材,此次配合我省自考教材清理工作,部分课程教材已由主考校提出审核意见并要求调整为推荐教材,如编纲教师认为需更换指定教材或推荐教材不合理,需提交由主考校盖章的《教材变更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更改。

2、所列教材均需写明:书名、出版社、作者、版本,参考教材可以没有。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说明:该项省考委统一说明,若编纲教师需做个别说明,该部分也可自行撰写。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课时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容 时 2-9 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制剂学 56 10-11 药学管理学与药事管理学 8 合计 72 说明:

1、该项1-7省考委统一说明。若编纲教师需做个别说明,该部分也可自行撰写。

2、该项中对助学学时的分配,需由编纲教师完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定每学分18学时,请教师按此规定分配学时。涉及实践考核的课程,实践与理论课时应分别列出。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50%、"理解"为40%、"应用"为1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讨论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说明:

1、该部分1、3、4、6项省考委统一规定,编纲教师不用自行填写。

2、其中第2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需编纲教师结合大纲中各章知识点能力层次分配给定。

3、第5项“试题类型”,也需编纲教师结合命题要求给出。应尽量全面的涵盖该课程考试中可能出现的试题类型,避免出现考试中出现的题型在大纲中没有举出的情况。



六、题型示例(样题)

说明:该部分需教师结合前面列出的试题类型,为每种题型各举出一至两道样题。要求样题尽量具有代表性和经典性,不要与试卷中的试题重复或雷同。编纲教师只需举出样题,不必编制样卷。

名词解释

先导化合物

中药炮制

二、简答题

简述天然药物的层析分离

简述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