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旅散记】戴俊马||风中飘来枪机的声音

 昵称70808387 2020-07-09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风中飘来枪机的声音

 文/戴俊马

一提起这事,李珂的话就多了起来,看得出他是很自豪的,毕竟这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不平凡的事情。 

李珂是侦察连的二级士官,入伍六年来一直生活在连队里。侦察连在作战时任务比较特殊,因而他们平时的训练也不简单,抵近侦察啦,潜伏啦,监听啦等等,他们都要练,而且不是一般的练,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城市乡村,山野湖畔等时节和地点,他们都去练,听兽吼人语,虫鸣犬吠,风声雨声,窥磷火野影,鱼跃鸟飞,风吹草动等等,借以锻炼每名战士成“火眼金睛”和“顺风耳”。李珂没少接受这方面的锻炼,也具备一定的素质,可一直没得以实际的检验,因而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真正让他对自己刮目相看的,还是在去年一次演习中的一次不经意的经历,就是这个不经意的经历还让他得了个三等功证书。 

那次演习规模很大,人称“万人千车大演习”,分红蓝双方对抗演练。李珂在“红军”这方。演习中,他所在的连队担任“红军”的尖兵连,行军时一直走在主力部队的前面,一方面扫除主力部队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另一方面侦察敌情,为主力部队及时提供情报,避免遭遇意想不到的损失。那天是一次长途机动演练,“红军”部队从凌晨四点出发,向某地域机动。行进中,李珂所在的连队仍是“红军”的尖兵连。那天天气很热,三十多度的高温烤得人周身象着了火。李珂他们经过一上午的行军,虽感疲惫,但劲头一直没减。中午,他们在途中进行了一次大休息,下午一时半左右,他们行进到了一个山垭口地带,这个山垭口呈Y型,进了垭口,里面是一段长长的谷地,谷地两侧都是高山峻岭,从图上看是一个很好的伏击区。离垭口一百米左右的正前方有一个环形高地,很像是从山垭口里吐出来的一个圆球。环形高地上茅草丛生,从远处看一点儿也看不清上面的东西。就在李珂他们连即将接近山垭口时,忽然从侧面吹来一阵风,这阵风虽然不大,但李珂却隐隐约约地从风中听到了一种动静,这种动静他十分熟悉,因而也让他十分震惊。他稍微迟疑了一下,毫没犹豫地来到连长跟前,悄声地向连长报告:“右后侧环形高地上可能有‘蓝军’的埋伏。”“依据什么?”连长严肃地看着他。“我听见风中飘来枪机的声音,说明环形高地上有人拉动枪机。”连长没敢待慢,立即命令队伍就地疏散隐蔽,组织力量对环形高地进行侦察。两个班的战士从身侧的山崖边下到沟底,又慢慢地爬上了对面的环形高地,可高地上一点动静都没有。连长迟疑地问李珂:“你听清楚了没有?”李珂坚定地点了点头。连长示意侦察人员认真搜索环形高地。快要搜索到环形高地的反斜面时,突然一声枪响打破了整个山谷的宁静──环形高地上埋伏的“蓝军”向“红军”战士开火了。枪声就是命令,刹那间尖兵连的全体官兵展开成了战斗队形。连长一面命令环形高地上的战士捕捉“蓝军”潜伏人员,一面指挥人员抢占山垭口两侧的高地,占领有利地形,一面将当面的情况迅速上报…… 

后来查明,“蓝军”果然在这个地域设置了埋伏,企图在山垭口里面重创“红军”。只要“红军”主力进入了山垭口,“蓝军”就前截后堵,再从谷地两边的山上奇袭 “红军”可就前无去处后无退路了。没想到一阵风使“蓝军”的计划暴露了。 

事后在进行演习工作总结时,李珂被上级授予了三等功。连队官兵说他是因为自己的耳朵才立功的,他自己也这么认为,因而经常套以《故乡的云》的歌调,唱“风中飘来枪机的声音……” 借此赞美自己耳朵的特殊表现。 

 


作者简介

戴俊马,1968年12月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网名江淮翠竹,也曾用笔名戴骏马发表过作品,出版过诗文集《模糊不了的情景》、诗集《天堂鸟》、《站立的黄金》等,还发表短篇小说及小小说30余篇。



重要提示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

2.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自动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请自尊

3.了解《新时代文学社》“美丽中国”杯国庆70周年征文详情,请点击平台公告链接:“美丽中国”杯国庆70周年征文启事

4.了解《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详情,请点【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启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