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酒桌识人术:记住三个口诀,帮你轻松看穿一个人

 江山携手 2020-07-09

我们的老祖宗从历史长河的最开端,跟酒就结下了缘分,历史学家通过对于古代社会的考证,证明了殷商时期的中国社会,便有“嗜酒”的生活习俗,如果不懂得酒文化,那么就肯定无法看懂中国人的人情社会。中国人坐在酒桌上,那就是智慧和谋略的相斗,小老百姓有小老百姓的人情世故,王侯将相有王侯将相的勾心斗角。

想要看清一个中国人,酒桌便是一张最大的“照妖镜”,不论是善恶贤愚,都可以在酒桌上一窥究竟。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一定要学习好“酒桌文化”,更需要掌握在酒桌上如何能够熟练地运用“识人术”。在传统社会中,老祖宗已经终结下了三条有用的酒桌识人术,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学习一下。

一、不动声色的,必是掌权之人

酒桌上便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我们在方圆之中,便需要第一时间看准哪个人是最有实力的,想要观察出这一点并不困难,只要能够找出酒桌上哪些人神色自若却又惜言如金,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就要留个心眼,在敬酒的时候,一定要放低自己的姿态,不能够有所僭越。

因为一般人在酒桌上,不由自主的就会扮演起“豪情四射”的角色,可是那些地位高的人,他们却往往下意识的需要保留自己的威严,从心理也不愿意哗众取宠,因此他们的低调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他的自信也就是不用多说话,也不会受到别人的忽略和轻视。

在这种人面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守礼,不论是言语攀谈之时还是推杯换盏之间,都不能做出太过夸张的行为,尽量的从别人的言语中来打探这个人的身份以及社会地位,如果对方遭遇了什么困境,自己也要第一时间帮忙化解,这样会给对方留个很好的印象。酒桌便是名利场,只要自己能够不出错,并且做得到位,那么不论是建立合作关系还是有求于人,都会是很轻松愉快的能够一蹴而就。

二、不知其人,视其友

很多时候,我们赶赴酒局都是临时的应酬,因此在酒桌上会有一些人是素未谋面,但是又需要我们在酒桌之上就确定这个人是不是值得交往,更或者是朋友牵线的生意或者人脉,我们也要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值得托付。在这种时间紧凑的情况下,对一个人的观察就会显得很是困难,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第三者来判定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品行。

秦末时,天下群雄反,共立“楚怀王”为首,怀王令刘邦军逼咸阳,项羽援救巨鹿。后来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勇猛无双,威震天下,成为了群雄霸主,而刘邦也已经是攻入咸阳,推翻了大秦。项羽听说刘邦攻入咸阳后想要自立,便领军讨伐刘邦,当时刘邦兵弱,无力抗争,于是只能够到项羽军营告罪,项羽便在鸿门安排了酒局。

刘邦在临行前,谋臣张良告诉他,鸿门之宴肯定是危机重重,主公可以在项羽的帐下找到能够庇护自己的人。刘邦说,项羽手下怎么会有保护我的人。张良告诉刘邦,自己有个朋友叫做项伯,如果情况危急,他可以挺身而出。刘邦并不知道项伯是谁,但是他十分信任张良的品行,于是在鸿门宴中,虽然项羽几次三番的炫耀武力,对刘邦进行施压,但是刘邦心神态自若,他信任项伯一定会给自己解围。

项羽看到刘邦如此的镇定,便不再怀疑他有心背叛自己,但是项羽的谋士范增,却知道刘邦这个人日后必有大作为,因此要先除为快,范增偷偷命项庄舞剑,伺机杀了刘邦,就在这个时候,张良的好友项伯也拿起佩剑,跟着项庄一起伴舞,实际上就是阻碍项庄的行刺,正是因为项伯的保护,刘邦能够从鸿门宴中抽身而退,才有了最后建立汉朝的机会。

三、言不必当,极口称是不足与论事

“言不必当,极口称是不足与论事”,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酒桌上看到有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只知道对别人的发言连声附和,那么这样的人就一定是没有才能的人物,因此就不必要和这样的人深交,也更不需要跟这样的人进行什么事业上的合作。

酒桌上要的就是让一个人在酒精的刺激下,能够脱去平日的伪装,所谓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这种的氛围下,还有人说不出什么个人的见解,只能够做一个“应声鸟”,可见肚子里是半点干货也没有,绝对是个酒囊饭袋。因此这样的人,是不足论事,也不足与交的。

刘邦 项羽 张良 范增 鸿门宴 项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