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测评论文 ‖ “精度、深度、广度”:提升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有效路径 ——以苏州教育质量监测结...

 典典娘亲 2020-07-09

作者简介

1.薛瑾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数学专业。主要负责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工作,在区域性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和结果运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初中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实践研究》。

2.周家荣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估院)评估室副主任,兼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


 

作者1:薛瑾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


 

作者2:周家荣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估院)评估室副主任



“精度、深度、广度”:提升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有效路径

——以苏州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为例

教育质量监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确保教育质量监测的高效益,就必须高度重视监测结果的运用,构建精准有效的监测结果运用机制。苏州市2015年启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经过2015-2019年5轮的监测,逐步建立起“市—区县—学校”三级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形成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操作组织流程,构建了行之有效的监测结果运用机制,切实提升了监测结果运用的精度、深度和广度,将监测结果运用到教育教学改进中,使其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力抓手。

准确定位,常规监测让结果运用有“精度”

2015年苏州启动“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旨在全面把握全市初中生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学业成就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该项目每年9月对全市初中学生实施学业质量常规化监测,主要目标有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学生入学状况的横向对比,了解和掌握学生入学时的共性和差异性;

二是通过对学生的纵向追踪比较,把握学生发展的规律性和差异性;

三是结合横向对比和纵向追踪的结果,调整区域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和学校发展规划,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5年9月,第一次学业质量监测随机抽取了全市10个市(区)123所学校18959名初一新生实施测试。2016年3月,苏州首次发布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出具监测报告280份,客观呈现了全市、不同区域和不同学校在各学科和相关因素方面的监测结果。

对报告的解读反馈是监测结果运用的重要一环,通过解读报告,能清晰看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在各项指标上的优势和不足,找准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精准定位教育教学改进的突破口。苏州监测报告反馈是分层分类地进行深入解读,分层解读包括市级、区级和校级解读,分类解读包括给教育行政领导、学校管理人员、学科教研员和教师分别解读。解读时按照“分析数据、发现优劣、精准定位”的模式进行,重点查找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报告解读时发现:全市学生学业总体表现较好,但英语学科低分段的学生比例最高,为6.5%;英语学科市内各区域的校间差距最大,有八成区域最好学校与最差学校的差值超过一个标准差。又从区域报告解读分析发现:区域A英语学科的校间差异值最高,为0.44,比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校间差异临界值0.15高出29个百分点;区域A内生源来自公办小学的学生学业成绩较好,不同生源学生在英语学科上的差异最大;区域A有6所学校学业水平属于全市“后十”,“后十”学校的生源半数以上是流动儿童(指外地户口且在苏州就读的学生),其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大多在初中及以下水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直接影响到学校、区域和大市的教育质量,因此,精准地定位到一个问题: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苏州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瓶颈,加强对流动儿童学业水平状况的关注与指导是提升全市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抓手。

有效跟进,专项监测促结果运用有“深度”

仅仅依据监测结果报告解读,并不能确定大数据中发现的优势与不足是否与其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表现相一致,也难以判断其是否是“真问题”。基于此,苏州通过专项调研(含专项监测),充实证据,深度探寻原因和策略。调研一般从市级、区级和学校三个层面实施。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市教育局会委托相关单位(或部门)在某一个层面实施调研,必要时还会配合组织跟进式的专项监测。苏州专项调研始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将经验判断和数据支撑相结合,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带着问题、带着数据实施深入研究,通过把问题、经验、数据三者进行相互验证,为提升监测结果运用探索了有效路径。

针对2015年监测结果发现的流动儿童学业水平发展问题,苏州市教育局于2016年4月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专项实地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个别访谈和团体焦点访谈,学校课堂教学状况观察,学生家庭状况走访观察等。同时,市监测中心配合开展了“苏州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小学四年级英语学科学业质量专项监测”,这是一次继全市监测后针对典型人群、典型学科、典型问题实施的一次跟进式监测。监测以2015年全市监测为常模,以揭示学生现状所反映的深层次内涵及背后的原因为目标,对充实证据、量质互证、归纳问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后期制定改进措施提供深度、充分的依据。例如,在数据分析时发现:“在苏州就读小学”不同年数的学生学业水平呈现一定规律,从一年级就在苏学习的流动学生学业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学生,这和专项调研中教师、学生和家长反映的学生从外地来苏后学业起步障碍问题相一致。又如,个别访谈中学校管理人员所说的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在关联不同学校学生学业发展时也得到了印证。

充分改进,追踪监测使结果运用有“广度”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来发现“真”问题,通过深入研究调研来破解“难”问题,积极推进跟进式改革,这是监测结果运用的最重要目标。2016年,苏州市教育局首度与田家炳基金会、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开展为期3年的“田家炳基金会苏州学校改进计划”,该项目对解决苏州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田家炳基金会苏州学校改进计划”涵盖3个子项目,3个子项目分别为:“学校德育改进计划”“学校教学改进计划”和“学校管理改进计划”。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继续运用监测和监测结果为改进措施制定、阶段小结反思和项目成效检验等工作助力。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分别对全市近80所外来工子弟学校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实施英语学业质量追踪监测,最终监测结果为子项目“学校教学改进计划”中教师专业化研培、初小学段衔接研究等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检验数据和依据,进一步提升了监测结果运用的广度。

“一分监测,九分应用”,监测结果的运用是开展教育质量监测的驱动力和价值旨趣,苏州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精度、深度和广度,监测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才会促进区域教育实现更加优质均衡发展,才会推动教育质量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文章授权转自:《云南教育》2020年4月第15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区域初中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实践研究”(E-a/2016/04)的阶段性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