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老龄化社会近在咫尺,当我老了,怎么体面老去?

 新用户84259150 2020-07-09

深度老龄化社会近在咫尺


按照国际通用习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比例达到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

从2000年开始,我国就正式迈入到老龄化社会之中,而深度老龄化也近在咫尺。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0.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为8827万人,占比约为7%。而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了2.54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1.76亿人,占比例达到12.6%。

近日,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到2022年左右时,我国65岁以上人口其占据总人口的比重约为14%左右,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而中国老龄化将在2050年达到峰值,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达到5亿。

如果觉得这些还有点远,那么中国的不少省份现在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辽宁、山东、重庆、江苏、浙江、四川6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超过14%,而安徽、吉林、黑龙江、河北、湖南5个省份65岁以及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也超过13%,陕西、海南、河南等6个省份的65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在11%-12%之间,山西、贵州、广西的65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在10%-11%之间,仅云南、福建、广东、青海4省份的65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低于10%。

如果仅计算户籍人口,一些城市的老龄化现象将更加严重,其中不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5.2%;北京的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5%。

面对即将用尽的“人口红利”,延迟退休已经被多次提及,对此我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发展失衡的养老保险体系三支柱


年龄的增长是自然规律,但如何体面的老去才是我们的焦虑重心。当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严重依赖第一支柱即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它可以让我们体面地老去吗?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1994年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养老金替代率的警戒线是55%,若养老金替代率低于这个数据,退休者的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而目前中国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在职员工退休后,社会统筹部分可获得社会平均工资35%左右的基础退休金,个人账户制度中可获得社会平均工资24%左右的退休金,共计社会平均工资的59%。

那么这个“职工退休后”到底需要工作多久才可以达到?有专业人士计算过,养老金替代率想达到59%的政策目标,只有按社会平均工资100%的缴费基数,持续缴费35年才能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35%左右的基础退休金;而个人账户部分,按100%工资基数缴费40年、个人账户收益率等于工资增长率、60岁退休且退休时个人账户除以制度设定的最小除数(139个月)这三个条件满足时,才能获得24%的替代率。但实际情况是,中国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普遍不合规,大部分企业没有按照法定的名义基数缴纳社保。而且个人账户缴费40年的期限也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

更重要的是,中国职工养老金替代率总体态势是一路下滑,从1998年的87.0%下滑到如今的不到50%。虽然国家连续16年上调养老金,但是上调幅度已经从10%放缓到5%,而且每月养老金一千和一万的人,上调同样幅度,拿到手的钱会一样吗?

还有专家一直在呼吁养老金改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当期我国社保缴费标准太高,养老保险回报率也太高,超过了工资上涨的水平,这种情况不可持续,养老金需要改革。

我国养老金“第二支柱”体系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据统计2019年中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达95963个,多为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国有企业和少部分大中型民营企业,数量更多的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2019年国内企业年金参加职工数量达2547.94万人,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比重仅为5.86%。企业年金必须要企业参与缴纳,对于大多数职工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

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体系是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这也是真正可以被职工个人选择的养老体系了。而商业养老保险就是最好的选择,其种类丰富、兼具储蓄与投资的功能,能够提高参保者的养老规划保障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