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鸿章出使日本, 日本人出上联, 他对出下联, 从此日本被称为鬼子!

 江山携手 2020-07-09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民大多称呼日本侵略者为“鬼子”,有的还在前面加上“小”字,以示轻蔑之意。那么,是不是称呼日军为鬼子就是从抗日战争开始的呢?非也!
据说鬼子的由来还有一段往事。甲午海战之前,清朝的一位大臣曾经造访日本进行谈判。谈判结束后,双方举行记者招待会。此时,日本人提出了一个傲慢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一个上联,却始终没有人能够对出下联。没办法,只好求助于礼仪之邦了!”。
只见日本人亮出白绢上书写的上联,足见他们早有准备,上面写的是:“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字面上的意思是说,我大日本骑的是奇异的千里马,拉的是长弓;文化上也是不遑多让,光“大王”就有八个,他们都有雄才大略。我们齐心协力,轻而易举就可以踏平中国!日本人出的这个上联可不简单,“骑奇马”“张长弓”的特点是前面是合字,后面的两个字是从前面的字中拆开而来,并且能够讲得通。“琴瑟琵琶”四个字上面恰好组成八个“王”字。所以,难度不小!
谁知,清朝的大臣不甘示弱,让日方准备笔墨,一挥而就,在白绢上赫然写下这样的下联:“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记者们乍一看,不由得拍手叫好。对仗十分工整,“倭委人”“袭龙衣”也符合拆字法、合字法,“魑魅魍魉”正好都是四个鬼字旁,并且都是左右结构。整体的意思是,倭寇来偷大清的龙衣,“八大王”变成“四小鬼”,最终会被我们清朝所制服。
早在明朝时期,日本人就不安分,他们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当时他们被叫做“倭寇”。晚清时期,在光绪皇帝的上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日军的称呼,也叫“倭寇”,后来衍生出倭军、倭兵、倭炮、倭廷等词。在清朝陈康祺所著的《燕下乡脞录》中,这样写道:“若鬼使,则出使外洋之员;以西人初入中国,人皆呼为鬼子也。”
也就是说,对日本人甚至外国人,把他们称作鬼子,从晚清时期就可以开始了!对于日本人出的那个上联,你还能对出哪些下联呢?欢迎留言,发表你的高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