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

 小大王99 2020-07-09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起吊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中部水平安装有起吊机构,采用液压缸输出动力以顶推起吊梁水平移动,便于将吊装的U型管调整到起吊位的一侧,便于操作人员对对旋风、浸没除尘系统进行移开检查、检修,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转动电机输出动力经由转动减速器变扭后控制固定架旋转,调整起吊U型管自身旋转,便于U型管顺利的移动以及安装到原安装位置中;采用旋转电机控制吊钩旋转,控制吊钩下部吊装的U型管小幅度转动,高精度调整U型管的位置,便于U型管顺利的吊装以及安装到原安装位中,避免U型管与催化气化流化床内部部件发生碰撞。


 



1、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和起吊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1)的中部水平安装有起吊机构(2),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承重柱(11)、底梁(12)、推板(14)、起吊梁(16)、液压缸(17)和底架(18),四组所述承重柱(11)的顶端通螺栓分别固定于两组底梁(12)底面的两侧,所述底梁(12)上部一侧竖直焊接有底架(18),所述底架(18)靠近底梁(12)中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液压缸(17)的底端,所述液压缸(17)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推板(14)一侧的中部,所述推板(14)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于起吊梁(16)的一端

所述起吊机构(2)包括车架(21)、导轮(22)、环形导轨(23)、连接杆(24)、固定架(25)、转动电机(28)、转动减速器(29)、起重电机(210)、起重减速器(211)、卷筒(212)、钢丝绳(213)、滑轮(214)和吊钩(215),所述车架(21)顶部的立柱末端安装有导轮(22),所述车架(21)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环形导轨(23)的内侧,所述环形导轨(23)外部的导槽内嵌合连接八组连接杆(24)的一端,八组所述连接杆(24)的底端焊接于固定架(25)的外侧,所述转动电机(28)竖直安装在环形导轨(23)中部的立架上部,所述转动电机(28)的输出轴连接转动减速器(29)的输入轴,所述转动减速器(29)的输出轴连接固定架(25)的中部,所述固定架(25)的底部两侧水平安装有两组起重电机(210),两组所述起重电机(210)的输出轴分别连接两组起重减速器(211)的输入轴,两组所述起重减速器(211)的输出轴末端分别安装有两组卷筒(212),两组所述卷筒(212)的内部分别连接两根钢丝绳(213)的一端,两根所述钢丝绳(2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组滑轮(214)的内部,两组所述滑轮(214)的外壳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两组吊钩(215)的顶端

所述导轮22)的直径与起吊梁(16)一侧导槽的高度相适应,所述连接杆(24)顶端尺寸与环形导轨(23)外部的导槽尺寸相适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还包括导轨(13)和转轮(15),所述转轮(15)转动安装在推板(14)下部切割的凹槽中,所述转轮(15)的底部与导轨(13)的顶面相接触,所述导轨(13)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梁(12)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机构(2)还包括移动减速器(26)、移动电机(27)、旋转电机(216)和从动齿轮(217),两组所述移动减速器(26)的输出轴分别通过传动轴连接两组导轮(22),两组所述移动减速器(26)的输入轴分别连接两组移动电机(27)的输出轴,两组所述旋转电机(216)竖直安装在两组滑轮(214)的外壳两侧,两组所述吊钩(215)的上部分别安装有两组从动齿轮(217),两组所述从动齿轮(217)分别啮合两组旋转电机(216)输出轴末端安装的齿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承重柱11)截面呈圆形,四组所述承重柱(11)内部中空且外部冲压有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3)的横截面为工字状,所述导轨(13)顶部的尺寸与转轮(15)外部开设的凹槽尺寸相适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5)呈圆形,所述车架(21)上部倾斜焊接有加强杆。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吊钩(215)内部安装有两组弹片,两组所述移动电机(27)分别安装在环形导轨(23)上部的两侧。


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

背景技术

催化气化流化床是一种流化床气化技术,合成气经过旋风系统分离除尘后通过U型管进入浸没除尘系统,U型管位于气化系统的高处,采用法兰连接的方式与旋风、浸没除尘系统相连接,当旋风、浸没除尘系统需要移开检查、检修时需要移开U型管,现有U型管起吊设备只能将U型管垂直起吊到其原安装位上方,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作业时需要一定的空间,而U型管所处位置不利于进行快速的检修作业,增加了检修时间与检修成本;以及U型管吊装后位置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无法顺利的安装到原安装位中,降低了安装效率,安装或者拆解时由于催化气化流化床内部空间的限制无法顺利的将U型管安装到原位置中或者起吊到催化气化流化床外部,有极大可能与催化气化流化床内部部件发生碰撞,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U型管起吊设备只能将U型管垂直起吊到其原安装位上方,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作业时需要一定的空间,而U型管所处位置不利于进行快速的检修作业,增加了检修时间与检修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采用液压缸输出动力以顶推起吊梁水平移动,便于将吊装的U型管调整到起吊位的一侧,便于操作人员对对旋风、浸没除尘系统进行移开检查、检修,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U型管吊装后位置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无法顺利的安装到原安装位中,降低了安装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采用转动电机输出动力经由转动减速器变扭后控制固定架旋转,调整起吊U型管自身旋转,便于U型管顺利的移动以及安装到原安装位置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起吊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中部水平安装有起吊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承重柱、底梁、推板、起吊梁、液压缸和底架,四组所述承重柱的顶端通螺栓分别固定于两组底梁底面的两侧,所述底梁上部一侧竖直焊接有底架,所述底架靠近底梁中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液压缸的底端,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推板一侧的中部,所述推板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于起吊梁的一端

所述起吊机构包括车架、导轮、环形导轨、连接杆、固定架、转动电机、转动减速器、起重电机、起重减速器、卷筒、钢丝绳、滑轮和吊钩,所述车架顶部的立柱末端安装有导轮,所述车架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环形导轨的内侧,所述环形导轨外部的导槽内嵌合连接八组连接杆的一端,八组所述连接杆的底端焊接于固定架的外侧,所述转动电机竖直安装在环形导轨中部的立架上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动减速器的输入轴,所述转动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固定架的中部,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两侧水平安装有两组起重电机,两组所述起重电机的输出轴分别连接两组起重减速器的输入轴,两组所述起重减速器的输出轴末端分别安装有两组卷筒,两组所述卷筒的内部分别连接两根钢丝绳的一端,两根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组滑轮的内部,两组所述滑轮的外壳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两组吊钩的顶端

所述导轮的直径与起吊梁一侧导槽的高度相适应,所述连接杆顶端尺寸与环形导轨外部的导槽尺寸相适应

具体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导轨和转轮,所述转轮转动安装在推板下部切割的凹槽中,所述转轮的底部与导轨的顶面相接触,所述导轨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梁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四组所述承重柱截面呈圆形,四组所述承重柱内部中空且外部冲压有加强筋。

具体地,所述起吊机构还包括移动减速器、移动电机、旋转电机和从动齿轮,两组所述移动减速器的输出轴分别通过传动轴连接两组导轮,两组所述移动减速器的输入轴分别连接两组移动电机的输出轴,两组所述旋转电机竖直安装在两组滑轮的外壳两侧,两组所述吊钩的上部分别安装有两组从动齿轮,两组所述从动齿轮分别啮合两组旋转电机输出轴末端安装的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的横截面为工字状,所述导轨顶部的尺寸与转轮外部开设的凹槽尺寸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呈圆形,所述车架上部倾斜焊接有加强杆。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吊钩内部安装有两组弹片,两组所述移动电机分别安装在环形导轨上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液压缸输出动力以顶推起吊梁水平移动,便于将吊装的U型管调整到起吊位的一侧,便于操作人员对对旋风、浸没除尘系统进行移开检查、检修,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转动电机输出动力经由转动减速器变扭后控制固定架旋转,调整起吊U型管自身旋转,便于U型管顺利的移动以及安装到原安装位置中;采用旋转电机控制吊钩旋转,控制吊钩下部吊装的U型管小幅度转动,高精度调整U型管的位置,便于U型管顺利的吊装以及安装到原安装位中,避免U型管与催化气化流化床内部部件发生碰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

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剖面示意图。

3是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机构2.起吊机构; 11.承重柱;12.底梁;13.导轨;14.推板;15.转轮;16.起吊梁;17.液压缸;18.底架; 21.车架;22.导轮;23.环形导轨;24.连接杆;25.固定架;26.移动减速器;27.移动电机;28.转动电机;29.转动减速器;210.起重电机;211.起重减速器;212.卷筒;213.钢丝绳;214.滑轮;215.吊钩;216.旋转电机;217.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流化床U型管的专用起重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和起吊机构2,支撑机构1的中部水平安装有起吊机构2,其特征在于:

支撑机构1包括承重柱11、底梁12、推板14、起吊梁16、液压缸17和底架18,四组承重柱11的顶端通螺栓分别固定于两组底梁12底面的两侧,承重柱11有钢板焊接而成,底梁12上部一侧竖直焊接有底架18,底架18由角钢和槽钢焊接而成,底架18靠近底梁12中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液压缸17的底端,液压缸17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推板14一侧的中部,推板14为多边形钢板,推板14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于起吊梁16的一端,采用液压缸17输出动力以顶推起吊梁水16平移动,便于将吊装的U型管调整到起吊位的一侧,便于操作人员对对旋风、浸没除尘系统进行移开检查、检修,提高工作效率

起吊机构2包括车架21、导轮22、环形导轨23、连接杆24、固定架25、转动电机28、转动减速器29、起重电机210、起重减速器211、卷筒212、钢丝绳213、滑轮214和吊钩215,车架21顶部的立柱末端安装有导轮22,车架21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环形导轨23的内侧,环形导轨23外部的导槽内嵌合连接八组连接杆24的一端,八组连接杆24的底端焊接于固定架25的外侧,固定架25有角钢和槽钢共同焊接而成的环形机构,转动电机28竖直安装在环形导轨23中部的立架上部,转动电机28的输出轴连接转动减速器29的输入轴,转动电机28输出动力经由转动减速器29变扭后控制固定架旋转,调整起吊U型管自身旋转,便于U型管顺利的移动以及安装到原安装位置中,转动减速器29的输出轴连接固定架25的中部,固定架25的底部两侧水平安装有两组起重电机210,两组起重电机210的输出轴分别连接两组起重减速器211的输入轴,两组起重减速器211的输出轴末端分别安装有两组卷筒212,两组卷筒212的内部分别连接两根钢丝绳213的一端,两根钢丝绳2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组滑轮214的内部,两组滑轮214的外壳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两组吊钩215的顶端

导轮22的直径与起吊梁16一侧导槽的高度相适应,连接杆24顶端尺寸与环形导轨23外部的导槽尺寸相适应

作为优选,支撑机构1还包括导轨13和转轮15,转轮15转动安装在推板14下部切割的凹槽中,转轮15的底部与导轨13的顶面相接触,导轨13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梁12的上表面,转轮15在导轨13的上部移动减少推板14移动使的摩阻力,使起吊梁16顺利的移动。

作为优选,起吊机构2还包括移动减速器26、移动电机27、旋转电机216和从动齿轮217,两组移动减速器26的输出轴分别通过传动轴连接两组导轮22,两组移动减速器26的输入轴分别连接两组移动电机27的输出轴,两组旋转电机216竖直安装在两组滑轮214的外壳两侧,两组吊钩215的上部分别安装有两组从动齿轮217,两组从动齿轮217分别啮合两组旋转电机216输出轴末端安装的齿轮,旋转电机216通过从动齿轮217的传动以驱动吊钩215转动,控制下部吊装的U型管转动,便于U型管顺利的吊装以及安装到原安装位中,避免U型管与催化气化流化床内部部件发生碰撞

其中,四组承重柱11截面呈圆形,四组承重柱11内部中空且外部冲压有加强筋,加强承重柱11的结构刚度。

其中,导轨13的横截面为工字状,导轨13顶部的尺寸与转轮15外部开设的凹槽尺寸相适应,转轮15外部的凹槽使其顺利的在导轨13的顶面移动。

其中,固定架25呈圆形,车架21上部倾斜焊接有加强杆,加强杆提高车架21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两组吊钩215内部安装有两组弹片,弹片使吊钩215开口闭合,减少吊带脱落的几率,两组移动电机27分别安装在环形导轨23上部的两侧。

移开U型管时操作人员控制起重电机210输出工作以输出动力,起重电机210输出的动力通过起重减速器211变扭之后输出以驱动卷筒212转动以收纳或者释放钢丝绳213,控制钢丝绳213的长短,以调整到吊扣215可以顺利的调取U型管,将U型管固定完成之后控制起重电机210倒转以控制收纳钢丝绳213将U型管吊起,便于操作人员对旋风、浸没除尘系统进行移开检查、检修,当需要更大的空间进行检修同时避免吊起的U型管对检修工作的影响,操作人员控制液压缸17工作,液压缸17的活塞杆伸长或者缩短以控制起吊梁16向一侧移动,使U型管向一侧移动,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工作; 

检修完成之后吊装U型管复位安装时操作人员控制液压缸17的活塞杆收缩或者伸长使起吊梁16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然后U型管缓慢下放,由于控制有一定的误差,U型管安装时相对于原来的位置有一定的偏差,此时操作人员控制旋转电机28工作输出动力,经过转动减速器29变扭之后输出固定架25旋转,通过固定架25通过环形导轨23导向下缓慢转动以调整两组起重电机210旋转,从而控制下部起吊的U型管旋转,使U型管顺利安放到原来安装位中;当调节进精度较高时操作人员控制旋转电机216驱动吊钩215旋转,以便对U型管进行小幅度调整,便于U型管顺利安装。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2


 

3

 


图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