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点苍烟霞客||明妃去时花应笑

 昵称70808387 2020-07-10


明妃去时花应笑

文/ 点苍烟霞客
大概一年前,我写了《昭君有何怨》的短文,不久前又写了《画师应是汉忠臣?》,总觉得意犹未尽,还想再写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篇《明妃去时花应笑》。王昭君这个千古话题,总让人有说不完的话啊。
古人吟咏王昭君,多离不开一个“怨”字,为此还创立了一个词牌,名叫《昭君怨》,诉说昭君怨的诗词,真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有一首散曲颇为典型,这就是属于小令的蟾宫曲,题目就叫昭君。
“天风瑞雪剪玉蕊冰花,驾单车明妃无情无绪,气结愁云,泪湿腮霞。只见十程五程,峻岭嵯峨,停骖一顾,断肠人际碧离天漠漠寒沙。只见三对两对搠旌旗古道西风瘦马,千点万点噪疏林老树昏鸦。哀哀怨怨,一曲琵琶,没撩没乱离,愁悲悲切切,恨满天涯。”
你看,塞外荒漠,万里寒沙;天地沉沉,大雪飞扬;古道上,西风瘦马;疏林边,老树昏鸦;车中人,无情无绪,泪湿霞腮,气结愁云……这情这景,怎不悲悲切切,恨满天涯!情境交融,这是多么令人哀伤的画面啊,为什么写得这样凄婉悲怆?古人从自己立场出发,认定“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不得已离开汉宫,这是其一;其二,古代亚洲地面,中原是中心,四周是夷狄,出国就是从先进国家发配到落后国家,哪像今天去西方发达国家,公费自费纷纷出国,公仆们没事找事,也要出国溜一趟,长风万里,乘波音,春风得意马蹄疾,多荣耀啊!


其实,约两千零五十年前,昭君出塞时,心情怎样?无人知晓。后人依据各自的情感去描述,自然就有了多种不同的说法。我倾向于“昭君去时花应笑”,而绝不是哀哀怨怨,悲悲切切,恨满天涯。她怨什么?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怨君王恩薄?哪有这回事呢,这是李白被高力士们排挤,离开长安后的牢骚;想当初唐明皇亲自为他调羹接风,前前后后出入京城,何等恩宠啊!倒是另一位封建官僚解官后,不得意而作的诗句有几分真实,“君王不是无恩泽,妾自无钱买画师”,何以见得,李商隐也作了说明,“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王昭君出身贫贱农家,怨父母无钱,没有道理吧!怨画师?也无必要,毛延寿“忍为黄金不顾人”,符合人的自然性,这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所以她不应该怨,而是笑,为什么呢?
王昭君很是通情达理,她知道汉元帝选美就是为了宠幸美人,自己是绝色美人,进了宫,可汉元帝还不知道有我王昭君这个人,这不是汉元帝的过,看起来罪在毛延寿,其实也不是根本原因。那封建帝王搞的是封建专制,拥有绝对权威,但他仍然改变不了人的自然性。毛延寿那厮在他的自然性促使下,他自然要耍点手段,钻点空子,此所谓大块黄金任意挝,血海王条全不怕。生前只要有钱财,死后那管人唾骂”。再严密的专制制度都管不住这自然性。汉元帝也无力回天。真的,无论什么制度,什么体制都把它没法。既然如此,我何必厮守汉宫,当个白头宫女,闲坐说元帝呢!因此“乃请掖庭令求行”的选择是正确的,既然自动要求下嫁乎罕单于,应该说是鸟儿出牢笼,你说是怨还是笑?
还有,王昭君虽然知道自己很美,但是要想当上皇太后,那需要心计,需要手腕,自己绝对不是那块料,不如趁早脱身,免得长期陷于妒杀人的漩涡中去,你说她是怨还是笑呢?
再有呢,青春如鲜花,既美丽又短暂,转瞬即逝。待在汉宫中,得不到汉元帝的宠幸,孤守寂寞,不如出去享受人生,何乐而不为呢,你说她怨还是喜?。

元朝马致远戏说历史,写了出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那剧情是这样的,毛延寿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撺掇汉元帝选美,说什么“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汉元帝禁不住诱惑,委毛延寿为全权选美大臣。毛延寿目的达到,立马出去选美,来到成都省秭归县选到了一个绝色美女王昭君,毛延寿要敲诈二百两黄金,昭君父母是贫苦农民,四处筹集不到,无可奈何,贿赂不起他。于是,他点破美人图,把王昭君打入冷宫。不料一个偶然机会,汉元帝发现了王昭君,自然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宠幸了她。事情败露,毛延寿逃出京城,投奔匈奴,把未点破的美人图献给了乎罕单于。接着乎罕单于点明道姓要王昭君和亲,要不然,以大军压境,横扫刘家天下来要挟。汉元帝好儒学,虽多才多艺,但政治上优柔寡断,西汉到他手里已经开始衰退,国力大不如前了。他虽然深深爱着王昭君,但苦于文臣武将寥落无能,不得已只好让王昭君去和亲。王昭君自然也舍不得离开汉元帝,但她深明大义,毅然决定为国分忧,主动去塞北,下嫁乎罕单于。下面是剧情的一段,还很感人呢。
后宫。尚书等人进来。
尚书云:
不是臣等强逼娘娘和番,奈番使定名索取。况自古以来,多有因女色败国者。
昭君云:
妾既蒙陛下厚恩,当效一死,以报陛下。妾情愿和番,得息刀兵,亦可留名青史。但妾与陛下闱房之情,怎生抛舍也 !
汉元帝云:
我可知舍不的卿哩 !
尚书云:
陛下割恩断爱,以社稷为念,早早发送娘娘去罢。
 
第二天早晨,灞桥边。
旦云:
妾身王昭君。自从选入宫中,被毛延寿将美人图点破,送入冷宫。甫能得蒙恩幸,又被他献与番王形像。今拥兵来索,待不去,又怕江山有失。没奈何将妾身出塞和番。这一去,胡地风霜,怎生消受也 !自古道“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
汉元帝引文武内官上。
汉元帝云:
今日灞桥饯送明妃,却早来到也。
……
分别时刻,汉元帝跟王昭君恩恩爱爱,难割难舍,是不是有点动人?马致远这么一写,大大抬高了王昭君的形象。解放以后,流传的王昭君有民族团结大义,大概就从这里受到启示吧。
乎罕单于一等簇拥着王昭君,浩浩荡荡北上,来到两国交界的黑河边,王昭君向乎罕单于要了酒,说祭奠了父母之邦后再走,趁乎罕单于不注意,跳入黑河而死。这里,马致远表达了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再次提升王昭君的形象。乎罕单于眼看着到手的美女落了空,恼羞成怒,但无可奈何,只好迁怒于毛延寿,将卖国叛主的毛延寿交回给汉朝。同时也为昭君所为感动,捞出尸体,把她安葬在草原上,遂有今天的青冢。
昭君走后,汉元帝思念心切,集思成梦,看见王昭君来到了宫廷,后有匈奴追兵……不觉惊醒,方知是梦。这就是《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的大概剧情。
按剧情,王昭君这样走的话,大有视死如归的精神,更显得崇高而悲壮了,哪来的小儿女悲悲切切之情呢。
“妾身虽苦免主忧,犹胜专宠亡国人”。正如我在《画师应是汉忠臣?》中对这两句诗所作的肯定那样,王昭君的意义就在这里。“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我们不是要挖掘中华传统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吗,对王昭君就是要作这样的加工。当然,这不过是一个退休老头的意见而已!还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主”指的是国家民族,而不是汉元帝本人,否则就是拉帮结派的哥儿们义气了,那便是封建忠孝节烈观,自然不应该提倡,更不能鼓励、纵容。每个人都应该去身体力行才对。“君子不党”嘛。
其实,王昭君本是一个农家女儿,后来也是一个宫女。一切还是顺其自然为好。说不定成吉思汗、忽必烈们身体里还流着李广、王昭君的血呢。
时代不同了,今天说明妃,那就应该是“明妃去时花应笑”!

 前文链接——

昭君有何怨

画师应是汉忠臣?

作者简介 

点苍烟霞客,1939年生人,参加过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主战场作战。现在在故乡大理以爬山与写作方式养老……

展示新时代文学新风采  打造新时代文学新高地 

重要提示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

2.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自动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请自尊。

3.了解“美丽中国”杯国庆70周年征文事宜,请点击征文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