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万物,逢七必变,是我们的先贤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精辟总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二、三,并不是具体的数量计算,它是一种事物的泛指。 如果它是具体的数量计算,那就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了。 这里的“一”是指道体,用现在科学语言来形容的话,就是指宇宙的本源,而宇宙的本源,科学家将之概述为“能量”。 由此可以理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就是能量的变化,造就不同的事物,如果以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即是能量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状态。 能量的变化,让这个宇宙有了不同的天体,仙女座、太阳系等等天体系统也就形成了。 逢七必变,它是形容事物到了一种程度,状态会改变,我们可以理解为能量累积到相当的程度,事物的性质会有变化。 所以才有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续论。 逢七必变是能量到一定级别的变化。古代的人,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划为卦中的六个爻,每个爻代表着事物的每种状态。比如乾坤的六个爻。 第一爻代表着潜龙勿用,到了第六爻代表亢龙有悔,这意味着第五爻的九五之尊,是最理想的状态,过了第五而跃到到了第六,就是事物由满到亏了。 如果再到第七,真实就是回归到第一爻,一切又重新开始,所以逢七必变,它里面的内含是一种能量状态的变化。 为了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我们古人的智慧则已说得很清楚: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因此,人道若想安稳,须学天道的平衡。 这就衍生了“凡事不要做绝”“做人留点后路”的睿智处世哲学,还有“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审美论调。 三生万物,逢七必变,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事物存在着客观的变化,我们须遵从这变化行事,逆其道而行,往往就是生死之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一个人的温顺的人,因某件事处于极度愤怒的状态,是“逢七”的改变状态。 这时如果继续激怒这个人,就容易有不可预测的危险,所以需缓缓引导,将这种“逢七”状态引到平和的状态,才利于事物的持续发展。 所以,论述到底,三生万物、逢七必变,三、七就是能量的某个阶段,这个阶段容易变化,而我们处于三、七这种状态时,要懂得顺“道体”而为。 |
|
来自: 昵称1899198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