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编/奚继玲(编辑:佟继梅)

 乡愁文学 2020-07-10

松花江龙脉的故乡,爱新觉罗从这里起步,走向大清的辉煌。

松花江黑土地,养育一代代满族后裔的好儿郎,微风吹浪稻千垧,黄金玉米颂家乡。纯绿色、无公害,大米、玉米走进京`、津、沪的各大卖场。

玉米叶、水稻草,妇女把它变成掌上宝,通过长春市妇联助残扶贫的带动下,妇女们手工编织走进了工艺品的殿堂。

妇女们走到今天真是有酸有甜。两年前,长春市妇联聘请老师来到我们胡家乡,教妇女学草编,三天就把全部课程讲完,姐妹们为了把草编技朮学得完美、学到心里,都顶着大雨,几个人合包一辆车去下一个草编讲课地点学习,下午放学时,大雨把回家的桥冲断了,她们被困在卢家镇,讲课的老师看着她们成心学习,答应给这几个学员吃点偏饭,为她们开个小课堂,单独请一个老师,为这几个学员讲课。

那段时间正是农村拔草除田的季节,有些人的丈夫不支持妻孑学习草编,让妻子在家铲农田,可是姐妹们把丈夫的话当成耳边风,顶着家庭的压力,坚持学完草编技术。

姐妹们的巧手编织,赢得长春妇联的好评,她们在农博会,编国旗大赛上,闯进长春市50强名人榜,获得'巧手姐’的光荣称号,颁发给她们草编中级证,为我们胡家乡获得一面红彤彤的锦旗。

每当完美的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她们都会用歌声唱响我们的小山村,用舞蹈驱走每日的疲劳,把快乐幸福送给父老乡亲们。

姐妹们的家变成了工艺品展览馆,很多作品没有销售出去。销售也是一门学问哪!大家草编的信心这样坚定,每个人都有这种愿望,在产业脱贫的道路上闯出自已的蓝天,个个都坚持学习手机网络销售技能,走向电商平台是我们这些山村妇女学习的理想,将来姐妹走进5G的卖场、让我们的草编工艺品走向世界,展现它的芬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