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游崇仁古镇和瞻山(上)

 碎玉h43ve28g9l 2020-07-10

日前,趁惠风和畅, 姹紫嫣红开遍,携妻驱车去离市区20多公里的瞻山青山啼红了杜鹃,绿水倒映着远黛, 似这般剡中美景看不厌

十几年前,妻子有个心愿,要到崇仁去找一个与她同名同姓的乡村公园。呵,1996年的<<嵊州日报>>曾有报道, 崇仁张家村建了个与我妻子同名同姓的公园。当时我开玩笑说:有人在想念我妻了! 崇仁张家与张村,不知公园在哪个村?

不一会,沿广利乡山村公路,驱车到崇仁古镇。妻子拿出她珍藏的当年<<嵊州日报>>查阅起来。原来该公园在富润(原也是镇)附近的张家村。我穿过崇仁古镇往富润方向行驶。车至富润,询问了到张家村的道路,原来张家村通富润的道路也与我妻子同名。

快进入张家村,村口立有巨石,上刻张家村。张家村是九十年代的全国农村小康村,一家衬衫厂产值就几亿。村里多的是乡村别墅,也有村民休闲的水塘。水塘边垂柳依依,石凳一排排。我以为此地即是乡村公园。水塘西边有一中年农妇在整里刚从桔园砍下的桔树枝条。我与妻子前往聊天,才知公园在水塘东边的别墅群中。该公园系张家村在台湾的大亨,为纪念他的姑婆对他的养育之恩,出资建造。他还出资修了张家村通富润的道路,都是以他的姑婆命名的。

乡村公园虽不甚大,却也小桥流水,有亭有阁。园口照墙刻有修园记,讲述姑婆对他的养育之恩。园内遍植花卉,各式茶花开的娇颜欲滴。陪我与妻子游园的那中年农妇见我妻子爱花,非要在自家园子里掘两大株一丈红相赠。我无以回报,只好拿车上带的一箱矿泉水作礼, 农妇不受,推辞再三,只收下一瓶。

告别农妇,我们去崇仁古镇。崇仁老街始建于(10411048)年间,至今已有九百五十多年历史。虽然历经千年,但至今仍保留着庞大的具有宋朝遗风、明清特色的古建筑群。它兴起于南宋,繁荣于明清。老街虽历经沧桑,其面貌仍依旧,上街和横街沿线两旁房屋、卵石路面保留完整,具有古朴的明清风格。老街上民居、南货店、药铺、酒店、饭店、百杂店一应俱。砖、石、木雕艺术保存较好的“百鹿台门”就建在这条老街上。

抗日战争时期,当绍兴、诸暨、嵊州县城及农村的集镇相继沦陷时,惟独崇仁未遭日寇蹂躏,而成了浙东“孤孤岛”。那时,上海、杭州、绍兴、宁波、温州、金华的商贾便云集于此,据当时统计,街上有商店280余家,成为浙东地区商业集散中心之一,街市十分繁荣。“炖了一百五十年的老鸭,陈氏炖鸭”也是嵊州特产之一。“透鲜的溪滩榨面”更是嵊州特色小吃“溪滩榨面”、“西青西腐皮(豆腐皮)”、“陈家炖鸭”和“桂岩雾尖(茶叶)”,被称为“崇仁四绝”的传统食品

离开崇仁古镇,驱车向五百岗深处被誉为“挺然秀峙”的瞻山进发瞻山素称剡西第一山,位于崇仁镇廿八都东面,山势奇峻,削尖有山峰直刺云天,故亦称“尖山”。

   瞻山脚下,清清的溪水自北向南环山潺潺流过涤巾桥往笔架山汇入剡溪。横跨东西两岸的涤巾桥是进入瞻山风景区的唯一通衢,桥两侧的横栏板上有著名书法家顾庭龙书写的“涤巾桥”、“涤巾古涧”的题字,涤巾古涧的溪水发源在五龙潭白水坑瀑布。相传,东晋诗僧帛道猷曾在溪中洗涤衣巾,故名“涤巾”。跨过“涤巾古涧”桥,来到瞻山入口处,一座古朴的石牌坊朝南而立,牌坊上书有“名山福地”四个大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