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楼先生遗作——云石挂屏

 栎阳钓晚 2020-07-10

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礼记》中有载:“天子当依而立。”,这个“依”通“扆”,即是屏风之意。既为天子之用,其用对礼仪和功能上必有所精。

北魏 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人物故事漆屏(局部)

其上修饰彩绘。在作为建筑中隔断的同时,不缺乏其艺术价值。而在后世的演变中,老祖宗把更是把屏风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从传世的馆藏文物或民间收藏中就可看出。

南宋 刘松年《罗汉图》局部 围屏

 明·仇英《东林图》局部 水纹地屏

清代《康熙皇帝便服写字图轴》 云纹地屏

明 朱守诚墓出土 紫檀嵌大理石砚屏

民国 金城北楼款云石挂屏

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屏风从实用性向观赏性不断演化,折屏,地屏,砚屏,挂屏的出现。让其作为艺术载体跨越了从地上到墙上的转变。材质的搭配也愈加的丰富。笔者贴出的北楼款云石挂屏就是其文人意趣的完美体现。

中国赏石文化渊源流传,宋明以来,文人墨客对其赞美和使用不断;明末松江莫是龙赞其曰“忽寻苍翠深,巉巉立孤石。借尔白玉姿,对此青霞客。”

天圆

审美大家文震亨曾言“大理石,出滇中,白若玉、黑若墨者为贵。白微带青,黑微带灰者,皆下品。但得旧石,天成山水云烟如米家山,此为无上佳品。”

正是其得天地鬼工出奇之姿,文人对其尤其偏爱。明清家具中不乏其用。这块北楼先生款的云石挂屏以红木为外框,合楠木为内芯。充分运用了两种木材的优势。芯不伤石,天圆地方制式,内外框以指甲圆起文武线。做工精致,层次感强。

地方

北楼先生分别在两块云石上作诗二首

云水烟云

秋水恒流此处停

一棹渔舟万顷烟

试问其间云水人

属意悠然如画中

溪山清远

山自葱茏水自空

人间只可听松风

先生枝履往来去

收入诗囊画卷中

一屏提两诗,可见当年先生对喜获旧石心情之欢愉。

如果今天我们重新检阅20世纪中国绘画史,金城先生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这一点无论是从个人的绘画能力上来说,还是对于画坛的影响力来说:金城先生在绘画上精于摹古,功力深厚。长于山水画,兼擅花鸟、人物。其山水画,笔致清秀,丘壑严整。1920年5月金城与周肇祥等筹建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在当时影响巨大,有京城画坛“教父”之称。

金城(1878—1926)

先生祖籍浙江省吴兴县。生于北京,1926年9月6日卒于上海。出身湖州富商家庭、书香门第,早年留学英国。民国后曾任众议院议员、国务院秘书等职。1913年,他倡议成立古物陈列所及中华博物院。1920年5月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作为主要负责人筹划举办四次中日绘画联展。有《藕庐诗草》《北楼论画》《画学讲义》等著作存世。主张中国画师法宋元,反对将“复古”和“更新”对立;他的思想在二十世纪初应对片面强调以西方艺术改造国画的激进潮流中对保护中国传统绘画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先生画作,师法宋元,中学为体,兼用西学。中华民族对美的感悟在先生画笔下体现。

器随人而作。一方小小的挂屏,是我深深的乡愁。文人之器,可以大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