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晚一个小品,因为马未都的狷狂,创造了审查和排练速度纪录

 大师兄666999 2020-07-10

小品演员上一次春晚有多难?

就算是绝对大牌赵本山,也要经过少则两轮多则四五轮的审查,剧本不好的在第一关的读剧本阶段就被淘汰了,他比普通的小品演员多出来的特权就是淘汰掉一个本子,他还有机会换另一个剧本。

普通的小品演员,可能需要提前几个月准备剧本,然后排练,一关关的过,至少经过一个多月的四轮审查才能得到带妆彩排录备播带的机会,即使这时也不能放松,像严顺开就有过腊月三十直播当天被拿下的经历,相声演员杨少华杨议父子俩同样有过类似遭遇。

在这么严酷的春晚语言节目审查制度下,偏偏有一些小品却有如神助一般快速通关,早年如1989年春晚上的《懒汉相亲》,提前一周拿出剧本,排练五天通过审查,这已经是极端案例了。牛如赵本山最短纪录也得要十几天。

偏偏有这么一个小品,腊月二十七晚上十点开始写剧本,腊月二十八开始排练,腊月二十九连续通过三关审查,大年三十上午十一点通过终审,大年三十下午录制备播带,晚上春晚直播第九个节目就出场了。这个速度创造了春晚小品排练和审查的最快纪录,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有人打破。

这就是2010年春晚上黄宏、金玉婷、巩汉林和林永健主演的《美丽的尴尬》。

而促使这个小品创造这个神奇纪录的人,最远居然可以上溯到马未都。

一、事发

2010年春晚开始进入节目审查阶段之后,黄宏和巩汉林搭档的小品《两毛钱一脚》在1月8日正式亮相,这个小品讲述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一个老农(黄宏饰)在自家农家乐门口设了一个摊位,允许游客掏两毛钱往枣树上踹一脚,掉下来多少红枣算多少都归游客。

巩汉林饰演的游客掏钱踹枣树,围绕着怎么踹以及巩汉林的体格等一系列问题,游客和老农展开了对话,两人针砭时弊调侃热点,上演了一场啼笑皆非的喜剧。

应该说,这个小品从创意到道具,再到表演,确实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因此这个节目的轮廓刚被报道出来就引起了媒体的热议,很多人都预测这个节目在春晚上有可能火。

不过,有些博闻强识的读者看出了门道,于是就有人打电话给观复博物馆的马未都:“你给春晚写小品啦?”

马未都一头雾水,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啊。很快,有一家报纸刊文,说春晚正在接受审查的小品《两毛钱一脚》是由马未都的一篇文章改编的。

马未都这才认真起来,仔细拿来报纸一看,确实如此,《两毛钱一脚》的故事最早是他2008年写在博客上的,2009年2月又结集出版在《马未都说·车上篇》里,这篇文章的名字是《量力而行》,说的是马未都在新疆阿克苏旅游,看到一个杏林里坐着一个老汉,老汉告诉马未都,出两毛钱可以任意在一棵树上踹一脚,掉下多少杏算多少。马未都交了钱选择了一颗最大最粗的树狠命踹了一脚,结果一颗杏都没掉下来。马未都又交了两毛钱,重新选了一颗细弱的树,随便一脚,掉下来一地杏。这个故事告诉他,凡事不可贪心,要量力而行。

从内容上看,春晚小品《两毛钱一脚》无疑和马未都的《量力而行》是高度雷同的。

二、博弈

《两毛钱一脚》改编自马未都的文章见报以后,有春晚剧组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马未都询问,马未都如实相告。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是从2009年11月份的《故事会》里看到的这个故事,作者是陈志宏,《两毛钱一脚》就是以这个故事为蓝本改编的小品。

陈志宏的这篇文章内容和马未都的《量力而行》基本一致,区别在于主角换成了“一个年轻人”,从内容上看,无疑这是陈志宏改(piao)编(qie)了马未都的作品。

事情弄清楚了,结果工作人员一句话刺激到了马未都:“我们没想到你也写了一篇”。

马未都当即不悦,什么叫“也”?!感情第一个写的人反而跟理亏了一样。

之后,工作人员再次联系马未都,说陈志宏愿意和马未都共同署名这个小品的作者一栏。马未都当然不干:我不追究他抄袭,那是我大度,我不可能和他共同署名。最后马未都让了一步,同意把陈志宏的名字写在改编一栏。结果工作人员居然不同意,说改编一栏里已经有人了(推测应该是张振彬)。

随后,春晚剧组工作人员单方面给马未都发了一封确认邮件让他确认同意改编,马未都不同意,要求双方必须签订合同。工作人员请示之后发来空白合同直接让马未都签字再快递回去,马未都看了之后表示不签:这上面凡是要命的地方都是空白的,没法签。工作人员解释,春晚剧组的合同一直都是这样操作的,像那个作品改编使用费用就是1000-2000元,春晚播出后就给。

马未都仍然不签,没想到年轻的工作人员发了脾气:“这小品上不上春晚还不一定呢,签不签随便”,随即挂了电话。

之后几天,有很多人打电话给马未都说情,马未都不堪其扰同意那位工作人员上门道歉并签约,当马未都提出合同中一些条款他不同意希望她能够回去汇报一下,匪夷所思的是这位工作人员就在马未都的办公室来了个一哭二闹。

马未都终于来了脾气,他压根就不在乎这个小品能不能上春晚,本来本着能给观众带去欢乐他愿意和春晚剧组合作,也不在乎给多少钱,现在剧组工作人员这种前倨后恭又盛气凌人的态度让他很不爽,于是他在2月8日,也就是腊月二十五那天发出博客,将事情经过公布于众,同时提出15万元的作品使用费,如果能达成协议,这笔钱他将全部捐出。

确实如马未都所说,对于他来说,15万和1000块甚至免费使用差别都不大,如果春晚剧组能够在第一时间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原创作者,相信马未都能够很痛快同意改编,但剧组一系列的“常规操作”遇到了一个不怕事也不指望通过春晚出名的马未都,这事情自然是越办越砸。

有狷狂之气的马未都碰上习惯于高高在上的春晚剧组,实在是棋逢对手。当然,事情还没有到彻底搞砸的那一步。

三、破例

腊月二十五马未都发出的博客引起热议,当天央视立刻换人联系,由版权管理处的人直接接洽马未都。

腊月二十六上午,央视一行四人来到观复博物馆面见马未都,带队之人向马未都表示道歉,甚至当场向他鞠了一躬,马未都表示谅解,双方交谈甚欢,最终达成了协议,马未都爽快签字。

央视方面答应最晚周五(腊月二十九)那天会将盖章生效的合同送回来,马未都也再次表示15万元他将悉数捐出。

临别之前,马未都还叮嘱央视的人,回去把小品《两毛钱一脚》改一改,他的原文是杏树,小品改成枣树不合适,因此枣长得结实,一般都得用长木棍才能打下来,用脚踹不合常理。

可以说,这次央视能和马未都签这个合同也是破例了,毕竟之前春晚剧组一般付给作者的使用费就是一两千元,最高不超过五千元。而且从马未都发出博客到双方签约,效率也相当高,毕竟离春晚直播没几天了。

没想到的是,事情最后还是吹了。

四、魄力

腊月二十七晚上八点,央视方面电话通知马未都方面,说第二日上午会如约前来送合同。

但是,腊月二十八上午,央视方面并没有赴约,下午一点,联络人电话通知马未都方面表示道歉,小品《两毛钱一脚》最终决定撤了下来,很抱歉给马未都添了麻烦。

就这样,一个折腾了一个多月的合作洽谈,在临门一脚时终结,《两毛钱一脚》排练了一个多月,通过了数次审查,被广泛看好的一个小品就这么无疾而终。

对此,马未都也感到非常遗憾,他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通过这种方式在春节为观众带去快乐,但春晚剧组在洽谈中间犯下的一系列错误,从流程上到礼仪上,都让他难以接受。

马未都是个文人,真正的文人身上都有一种狷狂之气,这种气质让他们看待尊严比金钱更为重要。马未都的坚持,也是在为原创作者争得利益和荣誉,值得称颂。

而在另一边,春晚剧组方面是在腊月二十七晚上十点通知了黄宏他们,《两毛钱一脚》被撤下,黄宏团队连夜写出新剧本《整容》,在腊月二十八上午,最终拍板的负责人在看过新剧本之后决定,采用新剧本。于是联络人在下午1点通知了马未都方面。

可以说,春晚剧组这么做也是相当有魄力,毕竟距离春晚直播只有三天时间,临时决定上一个刚写出来的剧本,可谓相当大胆。

不过,这也暴露出春晚剧组一个固步自封的地方,那就是有魄力使用新剧本却没有魄力去打破原有的规则,甚至唯恐在马未都这里开了一个口子之后会引起其他作者和演员效仿,这种做法也在马未都的第二篇博客发布后引起热议。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黄宏的小品需要春晚剧组付使用费?

其实,《两毛钱一脚》这个小品并不是黄宏团队创作的,而是春晚剧组交给黄宏表演的,因此黄宏巩汉林属于特聘演员,当然不应该他们付费。类似情况也有,比如《张三其人》就是,严顺开是春晚剧组特聘来表演这个小品的。

正因为是春晚剧组出了问题,再加上春晚直播突然空出来十几分钟需要填空,所以黄宏团队得到了一次补救的机会。又因为黄宏团队的新剧本不错,春晚剧组才有底气拒绝和马未都签约。

据巩汉林回忆,那一天,他们只睡了两个小时。

就这样,《美丽的尴尬》腊月二十七晚上写剧本,腊月二十八开始排练,腊月二十九通过审查,大年三十上午终审,定名《美丽的尴尬》,下午录备播带,八点多上场,创造了春晚史上审查和排练速度最快的纪录。

因为时间实在仓促,道具做的比较粗糙,林永健身上穿的老年人衣服也来不及买,直接从他自己丈母娘衣柜里挑了一件,可谓真实还原。

五、盘点

《美丽的尴尬》虽然排练仓促,但其喜剧效果还算比较不错,最后在评比中获得了小品类二等奖。

只是略微有些尴尬的是,这个小品后来也引起一阵抄袭风波,有人说《美丽的尴尬》抄袭了他的作品《整容风波》,因为他的作品也是写妻子整了容导致丈夫没认出妻子闹出误会。其实啊,整容整到认不出人这个哏儿早就有了,1990年春晚上姜昆唐杰忠的相声《美丽畅想曲》里就有,夫妻双方为了识别对方,甚至还要对暗号。因此彼此根本谈不上谁抄谁。

《两毛钱一脚》曾经的作者陈志宏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叫屈,认为自己是改编了马未都的作品,自己也应该享有版权,这种强(hou)词(yan)夺(wu)理(chi)的说法倒是让人耳目一新,一个几百个字的小故事,你换个人名就算是你改编的了?

从《两毛钱一脚》到《美丽的尴尬》,中间发生的各种事情,折射出来的东西很多,有尊严、有法律、有合同、有魄力、有狷狂、有傲慢,虽然浪费了一些人的精力,但就像马未都所说,如果能推动法治进程的进步,那这件事即使让参与者都遭受了损失,其本身也是一种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