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沦为留守儿童的幸运儿

 家在黄岛 2020-07-10
留守儿童最大的痛苦是和爸爸妈妈的分离。他们觉得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是最幸福的生活了。哪怕是一间很小的屋子,只要爸爸妈妈在,就是一个充满爱的温暖的家。
2001年的时候,我认识了一对外地来打工的夫妇。乍看夫妇二人和他们的家当,就觉得贫贱夫妻百事哀。男的瘦瘦的,神气怯怯的还害羞的样子,女的更弱一点,有点病色,特别是嘴唇的血色不正常,后来才知道是先天心脏病。但是女的给我的印象很笃定,说话有条不紊。夫妻二人的相貌虽说不上丑陋,但还是适应了一段时间才觉得不别扭,是那种耐看的类型。他们租住在我的小南屋里,简单的凑成了一个家。我都为他们担心和难过。
过了些日子,女人提到孩子,就落泪了,担心孩子太小留守在家的种种不便,就打算把孩子接来一起住,女人说到做到,真的很快把孩子从老家接到了自己身边。
刚看到他们家小孩的时候,觉得他太瘦瘦弱弱了,才两三岁,就是一根豆芽,见人也躲躲藏藏的总在母亲身后,容貌也不甚大方,总是蹙着小脸。唉,我更替他们担心了。  
女人在家看护孩子,男人则在工厂打工养活一家。听说男人干的是最苦最累最脏的工种,反正每次见他下班回家总是灰灰黑黑的。可男人洗洗干净,一家人饭后说说笑笑,也其乐融融。渐渐孩子也活泼大胆起来,女人笃定坦然的笑容会使我不那么为他们担心了。日子久了,小孩也看着有点可爱了。但总是觉得这颗小苗太弱了,怎么能长大成才?
过了一年,因为房屋拆了,他们就搬到不远的地方去了。不过也能常见到他们。等他们的小孩上幼儿园了,女人也拖着病弱的身子去上班了;也经常看见小孩,有时他哭着从外面回来,我又开始为他们担心。唉,外地人又这样弱,希望在哪?可是每次看到小孩的妈妈,一脸从容、笃定,说说笑笑,我又觉得担心是多余的。

过了几年,小孩上学了,看见小孩穿着跆拳道服,也不那么胆怯怕人了。我也忙着工作,又几年过去了,小孩长壮了高了,还骑着山地自行车,像他妈妈一样一脸笃定自信地笑,还能主动和我打招呼。只有他爸爸还是那么瘦瘦弱弱、害羞的样子。从孩子的长大,看到了父母辛劳的付出。

又过了几年,夫妻攒够了钱,女人去北京做了心脏康复手术。去年再见到女人,一看就是健康的样子,脸上的笑更笃定了,而且添了幸福的意思。孩子也上初三了,出挑得壮壮实实,容貌也开阔了,有了美少年的意味。我问学习怎么样?孩子自信地说还行!我对女人说:多亏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才这么健康地成长。我又转脸对孩子说:你要感谢妈妈没有让你成为可怜的留守儿童。
转眼,今年中考结束开榜。碰到了小孩和他妈妈,妈妈幸福地告诉我孩子考上了高中,考了六百五十分,是全镇前五十名,并且能上免费师范生。看着母子幸福的笑脸,我感慨万千,孩子这样的成绩对这样的家庭真是难得。
从身边这一家人的故事里,我告诉自己,小苗苗不管多弱,只要用心培养扶持,一定能长成结实的大树。那些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谋生的父母,真的应该尽量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自己累一点,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陪伴孩子的成长,有了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孩子会更加幸福阳光地成长。

作者简介:王欣声,小珠山麓长大,家住王台小镇。文艺老青年,爱看远山近岭,文笔朴实无华,常爱作文自娱自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