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中的那些难忘

 家在黄岛 2020-07-10

刘延芳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许多的人和事。有些呢,就像柳絮,像浮云,经过一阵微风,吹向了脑际,了无踪影;而有些,像故乡千年的银杏树,像高山上屹立的巨石,经过岁月的洗涤,沉淀在了心底。

两枚鸡蛋

四十五年前,老奶奶家温暖的土炕

从一岁开始,我就跟着老爷爷老奶奶(曾祖父母)一起生活。因为老爷爷是吃国家粮的,每月有二十多斤白面,跟着他们,生活得可以好一些。那一年,老奶奶已经七十岁了。

当我半夜醒来,摸不到老奶奶,就哼哼唧唧地,老爷爷就会说:“你老奶奶又给你挣鸡蛋去了。”老奶奶是村里的老娘婆(接生员), 村子里五十岁以下的人,都是经过她柔软温暖的手来到人世间。 接生完之后,添小孩的人家应该给一条手巾,一块胰子(香皂)。这是有说法的,免得接生婆百年以后,去了阎王爷那里受到惩罚。这当然是迷信。我们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赵家媳妇一胎生了两个儿子,可是只准备了一个小孩的包裹物品,一贫如洗的家实在找不出一块布来了,我老奶奶灵机一动,把自己的大襟褂子脱下来,包裹了小孩。我慈悲的老奶奶,深知农民家里的不易,她从来没要过一条手巾,一块胰子。她只要两枚喜鸡蛋,拿回家给我吃。于是,带着对鸡蛋的期待,我又进入梦乡。我至今对煮鸡蛋有着特殊的情感,对我来说,鸡蛋已不仅仅是鸡蛋了——它是爱,是期待,是善良,是思念。

小小搬运工

   

三十九前,村小学校园

随着“当、当、当”的敲钟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蹿出教室。我和小伙伴们跑到校园的空地上踢踺子。玩得正欢呢,我的死对头——安家小二跑到我跟前,放了一个大响屁,然后,幸灾乐祸地跑开,气得我大声地骂了他娘。安小二向老师告了我的状。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赶紧回家拿工具吧。”我反问老师:“凭什么就我一个人干,小二不到我跟前放屁,我能骂他吗?”老师说,那倒也是,叫上小二,两人一块干吧。我违范了学校的纪律,被罚搬土。

趁着小学生放暑假的时间,村大队把老小学快坍塌的危房拆除,翻盖了九间新教室。校园的中间是一块平坦的地,两边是风化沙堆。学校规定,谁违反纪律,就罚着搬土,骂人说脏话也包括在内。

聪明顽皮的死对头小二,学习上跟我争第一,生活上处处招惹我。没办法,回家拿工具吧。我安排小二拿铁锨,我拿粪框。我家的铁锨刚买的,太沉,拿不动;而我家的粪筐是爸爸用槐树条子刚编的,干净,好看。顶着秋天火辣辣的大太阳,我和小二干得热火朝天。粪框里的土装满了,我俩就用铁锨抬着,倒在东边的沟里。

小伙伴们,不时地偏偏头,向校园里张望;那些皮小子,还流露出一脸的坏笑;而我的发小樱子,正用手指戳他们。

不知不觉又到了下课的时间,老师在教室门口喊我们:“好了,收工吧,顺便敲敲钟。”出了一身汗,感觉很舒畅。劳动是那么美好的事情,现在想想。

二节课的劳改结束了。

安家小二,和我一起上到小学毕业。上初中那年,不再全免学杂费了,需要交三块钱。小二他爹见识短浅且是个倔驴,谁劝也不听,就是心疼那三块钱。小二辍学了。前几年回老家得知,安家小二意外溺水死亡,结束了他光棍的一生。悲哀。


 

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三十六年前,泊里

爷爷在泊里工作,他的家安在泊里河北。每年的正月初一,我都跟着父辈们去给爷爷拜年。

十四岁那年,我学会了骑自行车。那辆海燕牌弯把自行车,是爸爸托人从理务关供销社买的。因为个子矮,坐在车座上,两只脚勉强够着蹬脚。秋假的时候,我独自一人骑车去泊里看望爷爷。

从我们老家到泊里有二十六里路,小路多,不好走。终于过了刘卜疃,眼看着离泊里不远了。那天正逢泊里大集,路上的人明显多了。走到二中桥西边,也就是现在泊里医院那个位置,路上行人密集,我想下车,但因为车子高腿短,我连人带车子栽倒了,正好撞在路边休息的老人身上。老人是推着小车来卖木材的。我害怕得要哭出来。老人急忙收起手中的烟袋,上前把我扶起来,拉着我的手,问我伤着没有。那是一双皲裂粗糙的手,但是温暖有力量。我小心地问:“爷爷,我有没有撞痛你?”老人笑了,脸上布满皱纹和沧桑,他边拍打我身上的尘土,边说:“我老胳膊老腿的,没事;只要你没伤着就行。走吧,快晌午了。人多的地方就下来推着走啊。”老人嘱咐我,就像我老家慈祥善良的二爷爷。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对农村、对农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我热爱农民,因为他们纯朴善良;我理解农民,因为他们生活得不易;我宽容农民的短浅与粗俗,因为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太少。

生命中那些难忘的事情,或美好,或遗憾,或欢笑,或泪水,我一一珍藏于内心,现在又诉诸于文字。也许,它们很小,很平凡,很不起眼,但是,对我来说却是宝藏。多少年来,我秉持着纯真善良的本性,保持着乐观平和的心态,坚持着职业与道德的底线,所有这些,都得益于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

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刘延芳,胶南大村人。喜欢原创,讨厌雷同。年过半百,难忘初心。晚饭过后,静等八点。愿“家在黄岛”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jing1qiu(静秋)

校稿:ZS1535654123(杨柳依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