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冰 趣

 家在黄岛 2020-07-10

文/ 庄培耀

在我小的时候,冬天只穿着棉袄没有内衣,总感觉特别冷,北风呼呼吹着,从村外的水塘到河里都结了厚厚的冰,村里的胡同里也散布着从户里倒出来的大冰块,一冬天都不化。尽管天冷,但也抵挡不住我外出玩耍的热情,由于没别的可玩,玩冰成了我这个季节的一大乐趣。

村外南边有口大水塘,早已结了冰,冰面明晃晃的像一面镜子,这里自然成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冰上乐园。我们最喜欢的是滑冰。在滑冰之前,得先派出个胆大的伙伴探探路,小心地试探着在冰上走几圈,感觉冰很厚,没有危险了,我们才敢放开胆子一齐滑起来。往前猛冲两步,然后一侧身,两脚分开保持平衡,刷——,身体一下子感觉像飘起来一样,更像是功夫高手的凌波微步,一眨眼就滑到了对岸。小伙伴们在冰上像小燕子一样来回穿梭,玩得忘乎所以了,一不小心就会发生追尾,结果撞得人仰马翻,滚作一团。我也经常摔倒,往往都是毫无防备地仰面倒下,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后脑勺“咕咚”一声像碰在坚硬的石头上,震得头嗡嗡响,头上常常起包,但即使这样也乐此不彼。

此外,我们还玩一种叫“老牛拉破车”滑法,就是二人一组,一人蹲着当作车,伸出双手让前面的一个小伙伴当作牛来拉。有时“牛”冷不丁一使劲,后边的“车”没防备,经常会“翻车”,同时把“牛”拽倒,以至于“牛仰车翻”,惹得其他的小伙伴哈哈大笑。

有时人多了,冰承受不住压力,只听“嘎吧”一声响,冰面上立刻出现了裂纹,并像吐着芯子的蛇一样迅速向四周蜿蜒游走,我们一看不好,赶紧相互招呼着四下拼命逃散。有时,跑得慢了,难免被漫上的水浸湿了棉鞋,回家少不了挨大人的骂。

在冰上抽陀螺是最有意思的趣事。陀螺在我们这儿叫“懒老婆”,它的制作很简单,先找个跟茶碗底粗细的木棍,截下一小段,一端削尖,嵌上钢珠就做成了。做个小鞭子,鞭梢缠在陀螺上,然后猛地一甩,陀螺就飞速地旋转起来。由于冰面光滑,可以自己旋转一段时间,转速一慢就赶紧抽,直忙得浑身都出汗。如果把陀螺的顶面上滴上几滴颜料,就会旋转出一圈一圈的彩色圆环,好看极了。

有时我们还分成两帮比赛,各方有一名负责抽陀螺,另外几个喊口号加油。抽陀螺要控制好抽的力度、位置和频率,有的小伙伴抽的技术不佳,眼看陀螺要“停摆”,就赶紧换人接着抽,让陀螺“起死回生”,继续旋转。啦啦队也不闲着,一方喊“懒老婆——使劲抽!”,另一方喊 “懒老婆——使劲转!”喊声此起彼伏,热火朝天,比赛不分上下,引得许多路过的大人也过来看热闹。如果谁的陀螺先停下谁就输了,立刻会遭到另一方的哄笑。

玩够了回家我们也不空手,往往是手拿“冰锣”往回走。从岸边冰薄的地方揭下一块冰,找根麦秸草,趴在地上对着冰块中间吹,利用呼出的热气把冰融化,不一会就吹成一个窝。再继续吹,融化的水不断冒着泡,很快就把冰吹透了。找根结实的草穿在眼上拴起来,提着像面明晃晃的锣。几个小伙伴排成队,拾块小木棍敲着,嘴里吆喝着“咣咣咣”,很威风的样子。

  那时,冬天屋檐下经常挂着一溜长长的冰挂,像悬在头的利剑。我们常把冰挂打下来,用细绳系着,拴到腰上,就有了一把晶莹剔透的冰剑。腰间挂上这把冰剑,昂首阔步走在上学的路上,感觉自己就像一位除暴安良的侠客,神气无比。如果是三五个浑身挂着冰剑的好友结伴而行,就故意东倒西歪,好让腰间的冰器互相碰击,哗哗作响,有的冰剑禁不住碰撞半路上就断成好几截。等到了学校,看到谁的冰剑还完好无损,往往就兴奋得大呼小叫,大伙就封这把冰剑是“宝剑”。

常听爷爷说凿冰捉鱼的故事。他年轻时在东北经常从冰水里捉鱼。爷爷说水面结冰后,冰下缺少氧气,一旦冰层被凿个洞,新鲜空气会渗进水。缺氧的鱼儿游向洞边,抢着呼吸新鲜空气,这个时候只要把兜伸下去就能直接捞鱼了。更过瘾的是喷鱼,这个需要冰层足够厚,而且还要知道冬天鱼窝在什么地方。找准位置后将冰层砸惊,最后一锤子要猛,砸下去必须马上提起来。这时候冰层下空气压力得到释放,水会朝上涌出,直接把鱼儿带上来。

在冰上捉鱼太有趣了,我常常听得入了迷。好动的我在冬天也尝试着用这种办法来破冰捉鱼。用石头砸个洞,小心翼翼地和小伙伴们蹲在冰上,把网兜伸下去来回捞。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屏住呼吸,紧盯着冰窟窿,希望有鱼出现。可每次除了捞上几根枯枝烂草外,连个鱼影也没看见,令人大失所望。

不出去的时候,我在家也闲不住,经常自制冰糕啃着吃。小时候家里穷,夏天连吃支五分钱的冰糕也是件很奢侈的事。那时卖冰糕的用自行车驮着个木箱子,箱子外面用白纸糊着,上面写着“冰糕”两个大黑字。一看到卖冰糕的来了,又热又渴的小伙伴纷纷拿出零花钱跑去买,我也不由自主地 跟着。卖冰糕的满头大汗,笑吟吟地把箱子里的保温被一揭,一股凉丝丝的冷汽伴随着冰糕的缕缕清香扑面而来,冰糕整整齐齐地躺在里面,像一块块包着纸的小砖头。我捏了捏空空的口袋,失望地退了出来。看着别的小伙伴吸溜着冰糕,馋得我直流口水,只好跟在后面拾冰糕杆玩。刚扔掉的冰糕杆,上面还残留着冰糕淡淡的香气,足以让我回味一番。夏天的愿望,在冬天可以实现。找个小铁碗,倒上凉开水,再加上几粒糖精,然后放上一个冰糕杆,晚上放在外面,一夜就冻结实了。第二天一早,放在热锅盖上放一会,拿着杆就能提起来。舔一口,舌头立刻冰得麻木了,住会再轻轻舔一口,甜丝丝的,总算找到一点吃冰糕的感觉。严格来说,这只能叫“冰块”,可我觉得叫“冰糕”更能弥补我夏天吃不到冰糕的遗憾。

为了让形状更逼真,我找来一个长方形小纸盒,里面铺上塑料纸,再倒上凉开水放上冰糕秆。以前的冰糕都是花生冰糕,里面都有花生浆,吃一口又香又甜。为了让感觉更真实,我就找出炒好的花生仁,用擀面杖压碎,拌上糖精放在凉开水里冻起来,这样冰糕的形色香味就俱全了。用手举着自制的冰糕,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如果不怕别人笑话,真想拿到大街上去炫耀一番。冬天吃冰糕虽然不是时候,常冰得我龇牙咧嘴,可极大满足了我的童心。

如今,孩子们冬天放寒假后很少在户外活动,大都在有空调或暖气的家里看动画片,上网玩游戏,很难体会到我小时候玩冰时无穷的乐趣了。

作者简介:庄培耀,  王台人,喜欢文学。看书、写作,人生幸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