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游灵山岛

 家在黄岛 2020-07-10

文/刘莲

灵山岛到底有多美,你不去小住些日子,不会看到;灵山岛究竟有多好玩,你若没有一颗好奇又无畏的心,也不会懂得。

游人去灵山岛,来去匆匆,不过就是走马观花,看“背來石”,赏“虎口含丹”,遥望“象鼻山”。

然而,支教结束,已出岛12年,常常魂牵梦绕我的,却是那“伸手不见五指,黑的让人发毛”的空道,还有那“不走寻常路也无路可循”的象鼻山顶。

遥记当年青春年少,只身前往“海上画屏”。踏实工作之余,初生牛犊,勇者无惧,周末常常和舍友寻幽探险。“空道”是最受我们欢迎的。有两种空道最是刺激。一种较长,山北进山南出;一种较高,山脚进山腰出。因为都荒弃已久,洞内情况未知,恐黑者、恐高者勿进。

记得第一次钻空道,几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约在一起,来一场说爬就爬的探险。有的点上蜡烛,有的打开小手电,怀揣着小忐忑七拐八拐;越往里走,蜡烛和手电的亮度越是苍白无力。地面凹凸不平,深一脚浅一脚,心也跟着七上八下,耳朵好像都长长了几分,能听得到自己“砰砰砰砰”的心跳声。突然,我感觉踩到了一条又细长又圆滑的东西,机敏如我,猛地抬脚向前一跳两米远,然而喊叫声却慢了三拍,跳开后尖叫声才“啊——”地脱口而出,惊得同伴唰地围过来,所有的亮光,人人手上的长杆子都伸向我!再指向我的目光所处!三人成虎,我不怕!当然成语不是这么用的,当时我却这么想了,壮着胆儿,伸长脖子定眼一看:

一根、树枝、而已,佛祖保佑。

一身虚汗,凉透脊背!走到无路可走,空道转而直上,攀着一阶阶把手,初始有些小激动,垂直爬上,越往上心越不受控制地发慌,糟糕的是越想抓紧把手,手心的汗越是冒个不停,可在这不上不下的半空中,由不得后悔,硬着头皮,咬着牙往上攀爬,没有一个人说话,像是都在竭力控制内心的颤抖,好在我身后有个较勇敢的帅哥垫背。不知何处是尽头,小心脏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敲打着,挑衅我的勇敢,就在双腿快不听使唤的时候,听最上面的人长嘘一口气——到上头了!我们一个个就像打了鸡血,更谨慎地向上爬。爬上来又是一条平铺的长长空道,曾经沧海,这已经不算什么了!唯一有变化的就是——因为刚才的共患难,大家靠得更近了!

好奇激发无畏,压下前方未知的恐惧,大家携手同行,弯弯绕绕不知走了多久,又是垂直而上的空道,经验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这次胜券在握。果然,顺利爬上空顶。

暮然抬头,前方不远处有一个亮点!我的心漏跳了一拍,好似一个失明已久的人突然看到了光明,方才的战战兢兢被我们狠狠地甩在了身后,大家满怀欢喜地朝着亮点慢慢走去,亮点越来越大,哇!果真是出口!山风徐徐吹来,带着青草野花的芬芳,好一个神清气爽!站在山腰举目眺望,平静的海水缓缓起伏,如闪光柔滑的绸缎,几只嬉戏的海鸥悠闲地在渔船上空飞过,山下炊烟袅袅……

如果说钻空道是为了挑战恐惧,那么爬象鼻山纯粹就是为了好玩。

在我们宿舍小院,向北抬头就能看见象鼻山,感觉不是很远,于是就萌生了一种爬上“象头”去亲近亲近它的欲望。

周末,无风也无雨,红日东升。我和舍友月芳就想沿着最近的山头爬象鼻山,年轻就是任性,背上干粮,随手拾起路上的树枝,出发。开始还有一条模糊的小路,走着走着,人迹罕至,无路了,大约拾柴挖菜的人也就到此吧。怎么办?阳光明媚,不爬都对不起这笑眯眯的太阳公公。此时此刻,我俩不约而同想起一个人——鲁迅,他告诉我们:“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们顿时雄心壮志,发誓不达象顶脚不停。甘当此山峰第一个引路人,为后来者开出一条路。于是,脚踩凸石,手拽树根,一路穿枝拂叶,磨刀霍霍,就差拿把斧头披荆斩棘。好在初春,穿的衣服够厚,划不到皮肤……

有失就有得。奇花异草就像只长给我俩看,沿路我们大饱眼福,怪不得有人说:“不要只想着登上山顶,山腰的景色也很迷人。”

可古人又云:“有得必有失。”只顾拈花弄草,却发现好像迷路了,象鼻山都看不到了。月芳坚定地说:“或许我们转到象鼻山的后面了,会有其他路的。我们分头找找,别走太远,走几分钟喊两声。”

于是,半山腰上,此起彼伏响起了“阿莲!”“哎!”“月芳”“嗨”。玩性大发的我俩忘记了迷惘的困境,一会儿“布谷布谷”,一会儿“哞——哞——哞”……峰回路转,苍天可怜,我们竟然碰头了!只因殊途同归,找到了同一条小路,月芳满面春风:“看来有希望了,这么高这么偏僻的地方,路一定是通向象鼻山顶的。”

我们像撒欢儿的两只小山鹿,轻快地沿路而上。毕竟登上山顶的人少,这路时隐时现,好在难不倒像我们这样的探险家,遇坎儿就蹦跳,遇陡石就攀爬,往东不对头,就嘻嘻哈哈再折回往西,反正有的是时间。磕磕碰碰,说说笑笑,终于,汗湿素颜,我们从象鼻山的后背,蜿蜒斗转到了象鼻山的头顶,这么高的地儿,方圆不到100平,迎风站起来腿有些发抖,可我俩依旧兴奋地大喊起来:“嗨——”“你好——”……

喊累了!狼吞虎咽啃着干粮,香喷喷,美滋滋。晴空下,能清楚地看到胶南政府大楼,我们出神地看着,看着,都不再做声,想家了……

这段不走寻常路,对我触动很大,下山后曾“灵感大发”为此一赋,呵呵!至今还能从本子上找到:新千之年,初春。小草泛绿,细柳转黄。

一日,吾与芳寻路登山游玩,一路欢喜一路歌,至山腰,路亦渐陡,人迹罕至,异景甚多,不禁流连玩赏,虽荆棘绕身,亦无暇在意。

山头复山头,路渐飘渺,直至迷途不知归路,象鼻山亦不现眼前,青春年少之我等,不慌不乱,誓言“不达长城非好汉”。

路愈走愈艰,分头寻之,呼唤再呼唤,殊途同归,有惊无险。喜不自胜,大步向前,脚下似生风,鼓气跃山顶。言尽词穷,无以表达内心之激动,唯有向远方高声呐喊。清风徐来,吹走艰辛,高处极目远眺,视万物于脚下,胸怀豁然开朗,与大自然中,人又何等渺小,何苦为争名夺利,冷落天赐之美景。

正所谓:山有情,水有意,吾等要常记!

哈哈!野游灵山岛,不负当前!

作者简介

刘莲,胶南人,爱好看书、旅游,是个慢热、随遇而安的人。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万事顺其自然。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人生就会更加美好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shitoulpr001(若兰)

校稿:裴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