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高考 | 我的高考

 家在黄岛 2020-07-10

点我查看

征文通知

我与高考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事情难忘记,譬如高考。每一个走过高考的人,回忆起挑灯夜读的时光,都会心怀感动,青葱岁月里为梦想而坚持的勇气与力量,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中,同样会激励自己进步,帮助自己前行。

文/董记续

我的高考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89年北京出了件事,跟学潮有关。因为那时的学生是很激情的,所以,当时学校还反复交待所有学生,要明辨是非,要把学习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我的一位同学因为回家拿换洗衣物而没有请假,导致班主任如临大敌,亲自骑着脚扎车子去了同学家一趟,验明正身,方才了事。

其实,学校知道,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无限的学习中去,才没有更多的精力想入非非。借着这件事,我们便被紧张起来,积极地投入到了备考的气氛中。

现在的高中生们,从高一开始便进入了高考倒计时,而我们只有进入高三,甚至到了下半年,才真正感觉到高考的沉重和前途的迷茫。

7月5日,在迷茫中,迷迷糊糊地,我坐上高考“专列”,来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胶南,"下榻"在当时比较高档的宾馆:胶南宾馆。还记得我当时住在二楼一上楼的左手边第一个房间,去厕所要经过四个房间,所内无马桶。

早餐是比较丰富的。记得有油条,稀饭,豆腐乳,没记得有面包和火腿,那些当时还算是奢侈品,但鸡蛋是可以管够的。有位孟姓的同学连续四天的早餐,都能吃进五个鸡蛋,别的也不比其它同学少吃,由此还落下了“孟半把儿”的绰号,随着毕业结束,也不知道这个外号还在否?

第二天看考场。进入考场,要我们体会坐在考场上的感觉,我的感觉就是:没感觉。

第一天还是很轻松的,没有现在考生紧张不安、如临大敌的感觉,所以到了夜晚时分,吃过了晚餐,便三五成群地坐在宾馆门前的台子上,或站在路边,看路上来来往往的美女们,甚至品头论足,评判打分,那专业的架势,相当地流氓!

吃西瓜,也是每天晚上的必修课,那时的我们,因为快毕业了,也很爽快,我也一改昔日的小家子气,去益民巷,狠心地买了西瓜,俩!

晚上有空的话,还打上几圈小牌,下几回合象棋,当然这些是带队老师所不允许的了!

记得可能是最后一天,一个房间的人围在一起,讨论象棋正酣,却不想带队老师悄无声息地站在了后面,他当时还牛逼又潇洒地静候着,只等着同学们发现他后作鸟兽散的窘状。到了最后却是被那步高深莫测的棋路吸引了,以至于在后面也是指指点点,最后干脆把下棋的拉了一边,亲自上阵,那时同学们才发现老师的存在,想散,可来不及了,必须得陪老师下完这盘棋再说!十年聚会的时候,我们把这位“带头大哥”奉若恩师,遂成密交!

第一场,进入考场,拿到政治试卷,感觉这试卷咋就和平日的不一样:横向的,老长老长,平日里训练的都是竖向的试卷,对此我很不适应!于是,我便把高考不理想的理由,大多归结在这试卷上了!

最后一顿晚餐,我们几个死党相约:吃个半饱就行……哈啤酒去!

我们晚饭后,和带队老师谎了一下,说是去买纪念品,便溜到了距离宾馆较远的长青饭店,因为那儿有传说中的“锅贴儿”。

那是我第一次吃“胶南锅贴儿”,我原以为就是一块面煳在锅上的面饼子而已,如果那样的话,俺娘做的锅贴子谁也赶不上!可是我错了,错得很严重!

到现在还能感觉“锅贴儿肉肉地”、“油油地”,味道儿美死了……咬一口锅贴,油就“滋”地喷出来,喷在四眼子那身刚从商城买的小白褂上,四眼子本来就凸的眼球就更鼓了……

吃锅贴儿是由头,我们是来买醉的!

那晚上喝了多少不知道,只记得有个哥们喝哭了,他还喝了一小瓶绵竹!他的成绩不算好,家中又有好几个兄弟姊妹,家境拮据得很。其实无论他考上考不上,都将与大学无缘了!我们几个也感慨唏嘘好一阵子,但很快被酒精麻醉了,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一下弥漫在同学们的心头!对未来,没有预期的那样振奋,那样美好,更多的是颓废的情绪笼罩着大家……

那晚上抽烟的把最好的烟奉献了出来:有良友,大健,万宝路,最差的是彩波!不会抽的也人模狗样地叼着,说着一些不够级别的粗俗话,宣泄着一年多来的压力,体会着有生以来最为酣畅淋漓的别样生活。我们把对未来的恐惧,对曾经的苦难,对谁谁谁的思念,对家人的愧疚,对自己的不满与无奈,全部融入胃中的液体和烟雾的缭绕中。

从胃里吐出来的是过去的辛酸,飘散在空中的是曾经雾一般的求学经历!

回到宾馆,已是很晚了,我们的“带头大哥”,还在宾馆门外焦急地等着我们,看到我们一个也不少地回来,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只是皱了皱眉头,我们便各自回窝休息了!

感谢“带头大哥”。正如那年聚会他所说:谁没有年轻过和青春过?谁没有过彷徨和苦闷过?谁又没有高考过!

感谢高考,感谢那段岁月,让我有更多的人生体味,让我有更多的或美好或辛酸的回忆!那就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笔财富,尘封多年,更醇更香……

作者简介

董记续,居家在黄岛,糊口以教学。本职谓园丁,青岛也作协(鞋)。浪得虚名小,没事爬爬格。古风词尤喜,打油诗不错。多种文体举,只为一乐呵。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shitoulpr001(若兰)

校稿:裴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