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炕听瞎话 | 铁山传说之“失火涧”

 家在黄岛 2020-07-10

围炕听瞎话儿

点我查看

征文通知

围炕听瞎话儿征稿

诸位看官,您可听说过瞎话儿?所谓瞎话儿,就是我大黄岛方言对民间传说故事的称呼。在那个没有路灯、没有电视的年代,每到晚上,小孩子们都喜欢围在炕头上,于火焰跳跃不定的煤油灯下,央着祖辈们讲一些皮狐子精、牛郎织女、黄大仙娶亲等等瞎话儿,一时之间,仿佛置身于古怪离奇的幻境里了,听着害怕却是上瘾......征稿邮箱:jiazaihuangdao@163.com

铁山传说之“失火涧”

文/李继龙

图/牛鸿志

我的家乡——黄岛区铁山办事处李家店子村,是明朝洪武二年建村的,可谓历史悠久,因此也产生了许多民间传说,这些传说涉及方面很多,今天我就先说说“失火涧”。

我们村现在称李家店子村,过去称李打铁店村,村名的由来与失火涧有一定关系。

相传很早以前,村里都是庄户人家,没谁会炼铁打铁。村东头有一条大胡同,胡同北头有一户人家。有一年春天,这家正对大门口的影壁墙上不知怎么长出了一棵葫芦苗、一棵棉花苗,这两棵绿苗茁壮碧绿惹人喜爱,这家的主人很高兴,没舍得拔掉。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化缘的道士,这道士看到这人家的影壁墙上的葫芦、棉花后很诧异,就和这家的主人李太公攀谈起来,最后道士告诉主人说:“你这影壁墙上的葫芦和棉花好好管护,等秋天我来和你做笔买卖啊”。并特别叮嘱这棉花和葫芦一定等他来采收,然后道士就扬长而去。

道士走后,李太公更是对这两棵东西爱护有加,家里大人小孩都不准动。葫芦和棉花长势也喜人,到了夏天就接了一个葫芦和一个棉桃,而且越长越大,秋天那棉桃开始吐出棉花套子了,棉套子越伸越长,眼看就耷拉到地上了,可道士还没来,他也不敢动。盼啊盼,盼啊盼,盼着道士快点来,正在他焦急万分,棉套子接近着地的时候,道士来了。

他赶紧把道士迎进家门,道士进来先看看那棉花、葫芦,嘴里念念有词一番,把葫芦和棉花收了。道士把葫芦锯开做成两个瓢,把棉絮搓成一根长长的灯芯子,用一个瓢和灯芯做成一个葫芦灯,另一个瓢作为灯罩。道士悄悄对李太公说:“今晚上,咱们一起去南山做笔买卖,我站在山顶大石头上,你在山底下,夜深人静时会有三队人马从山下的沟里经过,你看到就把灯罩掀开,我见灯光就把他打下来,咱们就发财了,切记切记啊。”李太公频频点头应是。

那天晚上月亮不甚分明,两人来到南山脚下,道士又叮嘱了一遍,把李太公安置在山脚下的沟头处,然后抽出一枝碧绿的竹竿和桃木剑就上了山顶那块大石头上等。夜深了,李太公等啊等啊,周边狼嚎狐叫他是又急又怕,正在他惶惶不安时,忽然听到一队人马从东面过来了,他仔细一看,这队人马都是黄马黄刀枪黄盔甲,吓得他没敢掀葫芦灯罩,这队人马从他跟前铿铿锵锵过去了。过了一会又一队人马过来了,他一看是白马白刀枪白盔甲,又吓得没敢掀灯。又过了一会,一队黑马黑刀枪黑盔甲的人马过来了,他想啊,就三队人马,再不开灯就都过去了,于是咬牙狠心掀开了葫芦罩,道士在山顶看见灯光亮了,就一剑一竹竿打下来,只听哗啦一声落了一沟黑色矿石。

道士下山来,问李太公怎么回事。李太公说自己前两次害怕没敢掀灯罩,第三队人马来了没办法才开的灯。道士长叹一声,“唉!黄马黄刀枪黄盔甲的那是金矿石,你没掀灯罩,走过去了。白马白刀枪白盔甲的那是银矿石,你不敢开灯,又走了。这第三队是铁矿石,你开灯了,看来你就是个铁匠命啊……你自己炼铁吧,我走了”道士摇头飘然离去。

从此,李太公就开始设店炼铁和打铁,周围的村庄人家都来他的打铁店买铁器或修农具,久而久之村子也被叫做李打铁店村。

不知过了多少年,忽然炼铁炉失火,把一条山涧烧成白地,后人就把这条山涧称作“失火涧”,因为那南山顶上有块很大的石头,这条山涧就在山后坡,人们也把这山涧称作“石后涧”。

文/李继龙

网名:天高云淡。我本黄岛区王台初级中学一教师,心善而爱心泛滥,喜读书而不求甚解,爱历史好旅游,喜花草而常养不好,兴趣广而不精,所谓百无一用一书生也。所幸从教三十余年,所教学生倒是颇有所成,什么企业家、工程师、医生、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新时期的农民,都还没忘了这个教书匠,心甚喜,情甚慰。

图/牛鸿志

教师。作品曾获第十届全国美展山东展区优秀作品奖。山东省青年画院画师。微信号:HuaLaoShi1226(花关索)。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主编:jing1qiu(静秋)

排版:jing1qiu(静秋)

校稿:裴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