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征,是一部读不完的书

 家在黄岛 2020-07-10

文/郑京太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中秋刚过,和老伴来了一次浪漫自由的长途旅行,一路或乘车或行走,沿途经过了七个省。其中就有一段当年红军走过的长征路。

川藏公路蜿蜒如回形针,一路盘旋在高山悬崖之间,大雪说来就来,刚刚的青天朗日,眨眼间大雪旋飞急舞,一会儿又柔姿曼舞,飘飘洒洒,地面上很快就盖上了厚厚的雪被,气温也随之下降。

在高原上的一周时间里,我们翻越了六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山。稍带夸张地说,就像过了个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里空气稀薄,虽没有较大的高原反应,还是觉得呼吸困难,行走时总觉得双腿有沉重感。此时的我,身穿轻巧的冬装,背囊里有鱼干,毛牛肉等奢侈的干粮水果,假如舍弃车辆,是否能坚持走完这几百公里,恐怕很难做到。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当年的红军是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搏斗,战胜了我们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这是前辈们走出的一条英雄之路,这条路还要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勇往直前 ,一直走下去。

长征,是一部读不完的书,一部浩瀚两万五千里,在围剿的抑窒中奋然起笔,开动了几万双草鞋的灵感,奔涌如铁流决堤 ,历时七百二十多个日日夜夜 ,展开了万水千山立体交叉的磅礴运思,独版在二十世纪的中华大地, 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十一个省,四渡赤水出奇兵,健儿巧渡金沙江,勇士飞夺泸定桥,翻越了神鸟也飞不过去的夹金山,进行了三百八十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天做被地当床,草毯泥毡扎营盘,野菜树皮当干粮。

雪山掩盖了躯体,却埋藏不了满腔赤诚之心;茫茫沼泽吞噬了身躯,却掩藏不住坚定的信念;如雨的子弹打穿了肉体,却夺不去永恒的精神!这是敢于吃苦、勇于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精神;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

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仍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有着锲而不舍地追求和无比的忠诚,为民族的解放,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不畏惧,前仆后继,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美篇章。

二万五千里的奔波,也是二万五千里的意志,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和可歌可泣的故事。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长征,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今天,它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千年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丛生。人生就像一条长征路,一条每个人从出生就注定要走的路。能否走好这条路,能否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考验。

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不必再去艰难地爬雪山过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地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在短短的一周行程中,我的灵魂再一次被暴风雨涤荡冲刷。站在高原雪山,思想着长征中红军前辈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命运的精神和艰苦奋斗、毫不畏惧、无怨无悔的气概和为理想而拼搏的勇气,我越来越小了......

历史的身影虽然渐渐远去,愿长征精神永远流传,化为不朽,光照千秋。

作者简介:郑京太,祖籍黄土高坡,现住青岛开发区。闲居陋室,斟一杯浊酒邀月,静听星光和霓虹的述说;捧一壶清茶,坐看日出月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