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记忆里最尴尬的一件事

 家在黄岛 2020-07-10

童年记忆里最尴尬的一件事

文/李华锋

小的时候,我家共五口人,爷爷、爸爸、娘、哥哥和我,那年代家里只有弟兄两个的不多,所以负担也轻,算是村里的富裕户。

一次玩伴们到我家玩,在我家五斗橱、三抽桌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些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羡慕不已,到处宣扬我家到处是钱。那时的分币也是大钱,曾经邻居大奶奶借我家一毛钱,过后让他儿子来还,娘说什么也不要,争来争去的,那时我还小,以为打架,拾起一瓦块打去,结果给人家把头开了瓢,一毛钱的事变大了。

没受过苦,没挨过饿,衣食无忧的生活原本平平淡淡的不会留下太多的记忆,可是一件事的发生,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那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也不是开学,也不是放假,就是一个平常又平常的日子,我们正常上课,大人们正常劳作,娘也在家正常的绣着花,爸爸出差在外好多天了……可是老师那天却突然宣布要收学杂费,这就打乱了生活的宁静,使得平常的日子不平常起来。

我们年级每人具体交多少钱忘了,好像是七毛二,零头是二分我记得。老师宣布完毕,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回家要学费,好像谁交的早谁光荣。

我总感觉交这点学费算不了什么,肯定会头几名交上,所以也就麻溜的往家跑。回到家,娘正在里间绣花,我一窜进门就嚷嚷:“学校收学费,快点给我拿出来!”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直接给我劈头浇了一瓢凉水,浑身上下透心的凉。

娘在里间听到我嚷嚷,二话没说来了一句:“没有!”

“什么!!!”我一听就急了,“那怎么办啊!”

娘头也没抬说:“自己出去借!”

长这么大还没为钱发过愁,突然要我出去借钱,我的面子也抹不开,再说这种事情也不是我能做的了得,为什么借?!我们家不是有钱吗?到哪里去借?!谁家还有钱啊?这个问题对我来说真是头一遭。

和娘吵吵了一顿后,我学也不上了,赌气趴在炕沿上哭。一直感觉很优越的我怎么受得了这样的打击!期间也有好几个同学到我家借钱,被娘没好气的轰出去了。

直到下午,娘才翻箱倒柜凑足了这点学费,全是钢镚。当我捧着一把钢镚来到教室时,其他同学都坐在教室里了,大概他们都已经交上了学费,都安静地看着我把一把钢镚捧到讲桌上。

 我们学校条件很简陋,课桌都是五六十年代父辈们用下来的,好多只剩桌面和摇摇晃晃的四条腿。只有讲桌还算结实,是用砖砌成的,上面铺两张水泥板。

那时候我们上课也不规律,上一会,玩一会,玩的时候老师领着在讲桌上打牌,玩够了,老师把扑克往讲桌边一拢,拿起教本,学生也就回座位上课。都是些孩子,打牌时够不着抓牌,加上玩高兴了就顾不了许多,都爬到讲桌上,幸亏讲桌结实,不过,再结实的讲桌也经不住折腾,时间长了两张水泥板之间就出现了一条宽宽的裂纹。

我把在家数了无数遍的硬币放到讲桌后,一个二分的就沿着这条裂纹漏到了讲桌之下,当时也没发现。老师一个一个的不厌其烦的数着硬币,数来数去就差二分。本来没及时交上面子就丢尽了,感到很窝囊,最后交上了,并且只有自己站在讲台上在众目睽睽之下交的,现在却又差二分,真是感到无地自容,刚刚止住了一上午的泪,又禁不住流了下来。

正尴尬着,一个同学提醒是不是掉到桌子下了,是啊!怎么没想到!便急忙的擦干眼泪低头找,还真在下面!

我拿着这一枚二分硬币,真是悲感交集,五味杂陈,不知啥味,递到老师手里,就匆匆地回到座位上,再也抬不起头了。

这件事过去近40年了,每当看到学生拿着整百整百的票子交学杂费而苦于没零钱找零时,就想起儿时的这件尴尬事。是啊,现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每个家长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苦着,学生手里总是零钱不断,渴了饿了学校超市或自动售货机买吃的喝的,最下货的是一些麻辣食品、碳酸饮料,营养价值不高不说,添加剂能不能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真不好说。

再一个,学生手里有了点钱,也不知道算计着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攀比心理出现了,比手机,比穿戴……他们往往视父母的辛苦于不顾,甚至有的学生自己的钱花完了,敲诈勒索其他同学的,造成校园欺凌现象。

做老师的和作家长的,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咱的学生、孩子多进行一些崇尚节约、感恩父母的教育,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更要不忘初心。

作者简介:李华锋,教师,闲暇时,喜到周围村落转悠,寻些烂树根或石头等民俗物件,或找些老人聊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