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丨父亲和老物件

 家在黄岛 2020-07-10

J

JIA ZAI HUANG DAO

|   家在黄岛   |

有 声

读 物

父亲走了。

十年了,他不再回来了。

父亲当年一手置办的一些老物件还在。

那些老物件都很普通,可父亲件件都花过心思。

父亲一生简简单单,谋一点小差事,和母亲一起种几亩薄田,为小事而喜,为小事而忧,简单地生活在祖辈生活过的海边小村庄里。父亲姊妹五个,兄弟四个生活在本村,大姑嫁到外村。爷爷去世的早,父亲的大哥二哥早成家另过,剩下十六岁的父亲,十一岁的大大(小叔)和奶奶三个人一起生活。奶奶缠小脚,不能下地干活,但女工活仔细,件件拿得起放得下,她日夜不闲,勤苦持家。

多年以后,父亲喝了酒常唠叨那段往事,说着说着就会落泪。一起喝酒的大大就会说,哎,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我十一岁能赶海你十六岁能赶集换几块钱贴补家用,咱好歹成了家,忍饥挨饿的时候都熬过来了,不提也罢。说完自己的眼角也是泪花闪烁。

修房子置家当是山东人的秉性,父亲也喜欢,日子稍有宽裕就量力置办。我最早的记忆里,父亲添置了一张前桌脸刻花带三个抽屉的梧桐木桌子和两把槐木椅子,是一个本家大爷和父亲专门赶集挑选的。椅子摆在桌子两边,很是气派。空闲时,父亲坐在一边椅子上喝茶,或是卷一只烟,吸一口,云雾缭绕很满足的样子。过了几年又兴写字台,后来又换了新的家俱,父亲也没舍得扔,那个梧桐木抽屉桌子东屋西屋的挪动放些杂物,再后来搬到院子草棚里一直放到现在。

前些日子修缮草棚,母亲才说拆了吧,留着也没用,免得来来回回的看见。这才拆掉做了烧火柴,母亲一边往锅底续木头,一边轻声叹气。

父亲好酒,也成事也坏事。记忆中,每次添置家当,父亲便邀约一二好友喝酒庆祝,没有像样的菜肴,也就是腌咸菜或是白菜萝卜,韭菜炒鸡蛋是大包干后才能享受的待遇,喝了酒的父亲总爱念叨很多旧事,时间长了,我们也不爱听了。

我考上初中那年,父亲计划买一辆自行车。父亲说买就买大金鹿,大金鹿是最响亮的牌子,但货源实在少,多次在供销社托人都没排上号,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组装大金鹿。组装的大金鹿也是奇货可居,需提前预定,几次三番的,总算在开学之前买到了。领到新自行车,父亲仔细擦拭,前后左右端详,像是欣赏一件艺术品,并再三嘱咐我回家要给车梁包一层保护膜。

领自行车那天父亲骑旧大金鹿,我骑新的,爷俩一人一辆飞奔在回村的生产路上,感觉天格外的蓝,路两边的树和庄稼格外的绿,好几里的路感觉几分钟就到家了,绝对比多年以后我第一次开上轿车都兴奋。

时间证明组装的大金鹿也相当不错,陪伴我读完了初中、高中,又服务了好多年,一直到我买了摩托车买了轿车,父亲也买上了电动车,才闲置在家靠墙角放着。进门收废品的多次看见都没有卖,今年春天,母亲才卖了废铁,换了5块钱。卖那天,母亲站在大金鹿旁默默地看了一会,嘴里喃喃着说,其实留着也不用,卖了也好。

父亲对稀罕东西很感兴趣,八十年代初农村开始出现收音机,父亲经过很长时间的积攒,几经托人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长度和16开书相仿,宽度稍窄,样式新颖精致,这算是我家第一个现代化的家电。

当时流行听评书《岳飞传》《杨家将》等,比后来看武打片过瘾。每天放学回家,我先把收音机在猪圈墙上找个平整的位置小心放好,调好台,一到时间就打开,然后慢腾腾地一边扫院子一边听书。扫院子是我抢着干的活,可以慢慢地扫,不耽误听评书。当时村里收音机很少,喜欢听评书的都聚到一起听,很安静,没有吵闹的。其他时间则是大人们用来听戏听新闻听天气预报。看到这些,父亲对他的置办就更加肯定,说这钱花得值。收音机的质量真的很好,一直使用了很多年,直到买上电视才被淘汰。

八十年代后期,大包干已经几年了,农村的日子已经有起色,父亲也开始了他最大最难的一项计划:买一台电视,而且是一台彩电。当时黑白电视都很奢侈,更别说彩电了。记得父亲有过这个心思将近一年的时间,不时地提起此事,说是托了谁谁,过一段时间又说没戏,三番五次地说过多次。

第二年冬天,突然有一天父亲说电视有眉目了,不过这次只有两台,一台18英寸的,一台14英寸的,某单位的老领导要18英寸的,给他女儿结婚用,自己只能要14 英寸的了。父亲不断惋惜着说大的好画面大看的人多但这样也很不错了今年过年就看上电视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激动了整整一个冬天。

取电视那天,父亲让我和他一起去,小心地拉回了家,仔仔细细地擦干净桌子才放上电视。可是因为没有预备电视杆没有天线,所以电视没有信号,当天晚上楞是看了十几分钟的雪花才恋恋不舍得关掉。

那台电视外观很精致,右上角两排十个按键预置十个电视台,下面一个活动开关门,里面是调制按钮。装好天线后,家里天天有看电视的,夏天就搬到院子里看。有一年热播《再向虎山行》,我家院子里坐满了人,最热闹时,院墙上都趴满了人。上映《西游记》时,有一段日子信号不好,雪花很多,大家也看得有滋有味。父亲经常被挤到一个旮旯里,但仍是笑眯眯的,这成为他骄傲时间最久的一件事。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还安上了有线,电视画面细腻清晰却没有了旧时的热闹。

老电视愣是不坏,就是色调变差了,好多年后换了新的大电视,老电视放在了南屋成了废品。后来听母亲说卖给了收旧家电的,换了50块钱。我听后沉默良久,那台电视真好,画着三个圈,是老三元牌的。

现在家里剩余的老物件,还有放在内屋墙角的一台老挂钟,一辆在棚屋旮旯里的小推车,一辆靠在西墙上十多年的平板车和院子靠北侧的一口老井。

老挂钟是烟台北极星牌的,也是当年父亲极骄傲的大件,逢人就夸时间准,现在也像一头老牛,停摆了。可母亲不让动,过年时就踩着椅子上去上上弦,仔细地擦拭干净,再换一块绸布盖上。小推车为全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推着一家人一年的希望和梦想,后来被平板车替代;这辆平板车原来是生产队的一辆驴车,用料大,结实耐用,买回家后父亲对车把做了简单改造,一个人就可以拉动。几年后又跟邻居换了一辆轻便点的,一直留到现在,也早已不再使用;老井是父亲与几个要好的邻居一镐一镐挖出来的,挖好后安上了压水龙头,有了压水井母亲从此再也不用在寒冷的冬天顶着寒风去挑水了,也方便了邻居,母亲说就这个最实用。

之后随着农村的日子越来越好,家家户户也都过上了好日子。父亲也是不时添置一些大件小件,但都是日常小事了,也无须为此绞尽脑汁,也就没有太多惊喜……

如今,老物件桩桩件件历历在目,而置办的主人,父亲,已经走远了。


作者简介

郭建升,喜随手拍,玩公众号,爱头条君,自得其乐。西海岸新区,一起描绘吧。

主播简介

老黑,名如其人,狮子座黑胖子。年少时漂泊,现居山西。曾用博客名,水手无心。未村前书记,因为黑,改选下台。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郭建升

校稿:刘培蕊

发布:刘培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