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炕听瞎话 丨沉了洪州立胶州(上)

 家在黄岛 2020-07-10

围炕听瞎话儿

点我查看

征文通知

围炕听瞎话儿征稿

诸位看官,您可听说过瞎话儿?所谓瞎话儿,就是我大黄岛方言对民间传说故事的称呼。在那个没有路灯、没有电视的年代,每到晚上,小孩子们都喜欢围在炕头上,于火焰跳跃不定的煤油灯下,央着祖辈们讲一些皮狐子精、牛郎织女、黄大仙娶亲等等瞎话儿,一时之间,仿佛置身于古怪离奇的幻境里了,听着害怕却是上瘾......征稿邮箱:jiazaihuangdao@163.com

沉了洪州立胶州(上)

文/杨文闯

图/牛鸿志

说起胶州湾,对于海滨城市青岛可谓意义非凡。

胶州湾是青岛人的骄傲,青岛人自豪地称它母亲湾。它位于黄海的中部、胶东半岛的南岸,是青岛市南的前海,属半封闭海湾,状似一只喇叭。湾内港阔水深,浪静风平,船舰如织,终年不冻,可以说是苍天赐给旅游度假圣地青岛的最好礼物。现在,胶州湾上空的青岛海湾大桥与胶州湾海底隧道,像长虹卧波和蛟龙出海,把东岸的青岛和西岸的黄岛连成了一体,“青黄不接”的历史,在21世纪揭开了天堑变通途的崭新一页。

胶州湾是怎样形成的?

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的可信度,自然有人置疑,认为一个传说是传不来说不来个胶州湾的,只能按科学论,是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所致。据《青岛掌故》:胶州湾的初步形成,大约在6000多年前火山和地壳的相互作用时期。其水域面积初约1000平方公里,海平面也比现在高出3至5米。也就是说,6000多年前,今天的青岛市前海一带泡在海里,无形给这个关于胶州湾的传说提供了一些依据。当时胶州湾里盛产鲅鱼,最早的先民“胶州三里河人”就在此捕鱼为生。胶州湾处于我国海拔高度的0米纬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就是从青岛水准原点测起的。

传说胶州湾的诞生,基于一句箴语。这箴语是:“狮子红了腚,淹了洪州城。”故有“沉了洪州,立了胶州”的古老传说,也有了这个与崂山一样名扬四海的美丽的胶州湾。当地流传有这样的一段顺口溜:“洪水淹了沧州城,立了洪州;淹了洪州城,立了胶州。”

说这“沉了洪州立胶州”之前,不能不说几句另一个相类似的传说,叫“沉了沧州立洪州”。说是在遥远的过去,无人能说清是何年代,位于现在青岛市东南方向的海域中,有一座沧州古城。这传说,在崂山靠海一带一直流传。

传说沧州城人品质恶劣,在某一年就遭了天遣,瞬间被一场大地震沦陷,被茫茫无际的黄海淹没。据说只留下沧州城的最高点,露出在海面上,这便是至今犹在的潮连岛。

该岛鲜为人知的原因有三:一是岛小,不易发现;二距陆地远,是孤岛;三是新中国建立后,海军在岛上驻扎,商船民船不能上岛。潮连岛是驻军后改名的,原叫褡连岛、沧舟岛、沧州岛、窄连岛等,在今崂山沙子口村东南39公里的黄海中,距陆地最近点崂山头31.4公里,由一个大岛和两个小屿组成,总面积仅0.25平方公里。

若说这沧州城真的存在,可在青岛及周边地区的典籍史料中,都缺乏记载。若说不存在,那么久远的年代了,沧州城的传说为什么还在流传?古人不会今人的“炒作”概念,也不可能捏造出一个千古的谎言,那么,就只能归结为是一个历史之谜。

何况古时候的文字记载不发达,又历经无数的朝代更迭、战乱天灾、岁月流变,无据可查也很正常。以2004年的印度洋突发大海啸来看,沧海变桑田,只在一瞬间。还有地中海阿布吉尔湾发现的一座沉睡于海底千载的古城,就更不难理解这种现象了。

也许,潮连岛附近的海域,位于黄海的大陆架上,曾经为陆地,后沉于海底,或曾经在海底,后上升为陆地。潮连岛与沧州城应该属于前者。据说,沙子口一带的渔民,经常从潮连岛附近水域打捞出古代的建筑物残遗。

当传说中的沧州城消失后,在青岛的西郊、胶州湾东北角海域,又隆起了一块陆地,据说是一片濒海的冲积平原,传说中的“洪州城”就坐落在这里。洪州城有两三万人口,常年受洪水和海啸的侵扰,故名“洪州”。城有四门,其东城门在今板桥坊,西城门在现红岛的东大洋海中冒岛处,南城门在四方湖岛的海上,北城门在女姑口。

1947年出版的《青岛指南》有如下关于洪州的记载:“东大山在阴岛(今红岛)之极东,滨海耸立,气象巍峨,相传为古洪州西关,有城墙遗址。农民屡于山上拾得盔顶甲片及金钗等物……毛岛孤悬东大洋村东海中,上有古井一口,水质清纯,闻系古洪州西门,但代远年湮,城舍荡然。相传明朝以前即有之。”

这倒跟民间传说吻合了起来。对沧州城有知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而有关洪州城与胶州的传说故事,在胶州湾地区流传极广,尤其在胶州,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千百年来经久而不衰。

民谚说:“震了洪州,立了胶州”,更多把“震”说成“沉”。胶州方言中“震”字,有两个意思,首先是“沉”、“下沉”,第二个意思即现行说法“地震”。这里用“震”也许更恺切和形象。就是说,沧州城没了,才有洪州城的兴起,然后是洪州没了,才立起了胶州。

沧州太遥远了,那么,洪州是怎么沉的,胶州又是怎么立的?民间传说的版本很多,也有差异。有说洪州城居民早有搬迁之意,当洪州沉入海中后,全城已搬迁到了新的胶州。按此说法,则洪州城当年已不适合居住,或许是不断被海水侵蚀,以现在胶州湾沿岸那些巨大的滩涂、湿地来看,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有说洪州人没能逃生,大多葬身于洪水中。不管怎么说,绕不过去的是洪州沉了,立了胶州,洪州被海啸和地震淹没后,出现了一片大海湾,因这片海湾靠近胶州,人们便把它叫作“胶州湾”。

相传洪州很繁华。一日,天上的王母娘娘想了解人间的贫富善恶,便下凡扮成一个丑老婆子,到洪州城乞于街市。她先进了一户富裕人家,主人当她面将一块白面馒头放到孩子的屁股下垫腚,而把一块长毛的霉变馒头甩给王母,王母弯腰捡起馒头,心想:“这洪州人,心恶啊!”

接着她又来到一户住茅屋的穷人家,家里只有孤儿寡母,寡母见她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就让儿子烧了一锅开水,给她洗头换衣,茶饭伺候,并让儿子拜她为义母。王母心喜:“这洪州城里也有好人哩!”

王母走时,对义子仁义说:“洪州府门前有一对石狮子,你留心点,当狮子红了腚,水要淹洪州城。我给你们准备了一张小木筏,到时说大就大,可载你母子二人逃生活命。可救众生灵,但勿救人。”说完,飘然离去。

仁义送走王母,就天天去府衙门前看石狮子腚。一天遇到儿时的玩伴无义,问他看什么,仁义对他实话实说了,无义摇头不信。一天夜里,无义将狮子腚悄悄染红了。翌日,仁义见狮子腚红了,大惊。急忙回家和母亲取出木筏,刹那间,洪州城白浪滔天,成了一片汪洋。仁义母子顺筏漂流,见无义水中呼救,母曰:“勿救。”仁义念昔日旧情救起无义,漂往西岸,落脚东大山前一崖洞。仁义割来芦苇在洞前搭起草庵栖身,以渔樵为业。

一日,仁义带无义去冒岛打柴,见一山洞内传出呼救声,便取绳子与箩筐下洞救人。洞里是个貌美的女子,说她乃天朝的皇姑,被妖怪捉来这里。若得救,愿以身相许,白头到老。仁义把她装进箩筐,让无义先拉她出洞,出洞后无义见女子美貌,欲霸之,遂将洞口用一块大石头封死。

仁义在洞中叫喊了半天,知道无义欲加害他,便省下力气在黑暗中摸索,寻求生路。摸着摸着,他摸到了一扇石门,用力竟然推开了。石门外的石壁上,一只小蛇被铁钉缚住,那小蛇对仁义说:“我乃龙王三太子,被妖精抓到这里的。你若救我,我助你出山洞。”忠义拔下了钉子,只见小蛇化作一条大龙,让仁义抓着它的尾巴,破壁而出。

话说无义撑筏带皇姑回去,对仁义母亲说:“仁义落水身亡了。”仁义母亲悲痛大哭。皇姑说:“伯母,他说谎,是他害了仁义哥。”正在这时,龙王三太子驮着仁义回来了。顷刻,天响巨雷,一道电光射向无义,当场就把无义劈死了。仁义遂与皇姑成了亲,侍母至孝,行善积德,后生三子,俱登金榜。传说这是王母娘娘回到天上,知仁义有难,派手下一侍女下凡所为。

文/杨文闯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出版作品集多部。在全国百余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评论、报告文学、小说等200多万字。

图/牛鸿志

简介:教师,家在黄岛。作品曾获第十届全国美展山东展区优秀作品奖。山东省青年画院画师。微信号:HuaLaoShi1226(花关索)。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主编:jing1qiu(静秋)

排版:jing1qiu(静秋)

校稿:裴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