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熬的冬天

 家在黄岛 2020-07-10

难熬的冬天

刘宏

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里有篇课文写寒号鸟,一到了冬天就在树上喊着: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人如鸟,在北方的冬天,我很忌惮天冷的日子。

也许是小时候冻怕了吧,那时的气温要比现在低多了,单是大雪经常没到大腿根,南山的山顶背阴整个冬天都能望见积雪,而现在,偶尔洒下几个雪粒,散在土地的凹里,躲着太阳,那么寒碜。寒冽的冬天在记忆里越来越远,残存的碎片也越来越少了。

小时候的冬天冷得拿不出手,一入冬就穿上母亲手缝的棉袄棉裤棉鞋,还做上一副棉手套,用一条线连起来挂在脖子上,头上是雷锋戴的那种军人帽子,这个装备一穿就是一个冬天。

上学的学堂里没有炉火,冻得手脚起了冻疮,红肿着,痒得恨不得把那块肉剜下来。每天的脚底都让汗浸泡着,黏黏的,晚上把鞋垫子拿出来放在炕头上烙干,第二天拿出来就像干鱼一样。热炕头是幸福的园地,赤条条地钻进被窝里,烙着脊梁,听着外面北风在树梢上呼啸着,沉睡了。

没有日历的日子,没有节奏的生活,甚至不曾知道什么是希望和盼头的日子,就这样烙在被窝里,撒在田野里自然地生长着。半夜经常懒得入厕,一泡尿在梦里如期而来,翻了个身,把身子移到干的地方继续美梦,第二天为了避免挨骂,悄悄地把褥子翻过来叠着放在炕头上烙干。这样几次,褥子就成了一幅世界地图。

不知道有多少次,第二天一开门,猛然映入眼帘的是银装的世界,大雪把一切都覆盖了,雪刺着眼睛,有些眩晕,这个时候周围总是很静,没有风,偶尔的小鸟着急地飞过。我们兴奋的去路上踩下第一个脚印,去堆雪人,去扔雪球,去寻着野兽的脚印找它的窝,或在它们来来回回的路上设上陷阱,也曾像鲁迅笔下的闰土一样,在院子里的鸡舍边把箩筐支起来做陷阱,等待那些着急觅食的麻雀。

如果处在严冬,那么这场雪将存在很久,在沟壑的背阴,在阴凉的河床,还有一些积雪的影子,刮开表层,再挖一抔雪放在嘴里吃。

风,总是和大地作对,那时候的大树很多,风吹树枝的声音时常响在耳边,吹得越响,在小屋里越觉得温暖。孩子们是待不住的,玩耍还选日子吗?天气又奈我何!

在风里奔跑的孩子,时隔多年以后才明白,所谓苦,是因为境遇不同,欲望的心在作祟而已。风把鼻涕吹了出来,我不明白那些孩子为什么总要把鼻涕再吸回去?然后淌下来再吸回去,如此反反复复的,有的人则用袖口一抹,不多久棉袄的袖口已是明晃晃的了。

等大人们准备年货的时候,才猛然知道新年快来了,接下来就是煎熬地等待,等待着新衣服,那套棉服已经改了颜色,变得硬邦邦的了。等待着吃好饭,等待着放鞭炮,等待着一点点压岁钱,我们那时叫磕头钱。随着正月喜庆的气氛渐渐消失,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大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复苏……

现在,冬天不再那样凌厉,阴冷的时候居多,风阴险的往衣服里钻着,也见不到雪的影子,空气是沉闷的,总是弥漫着压抑的情绪,没有生机的太阳仿佛在磨洋工。

不再是那样凌厉那样干脆的冬天,我在这个冬天里已经失去了活着的生机。人们穿的越来越轻便、保暖、新潮,处处有空调,有暖气房。然而我已经没有了期待,再也没有那种在大自然里和冬天有一场约会的兴奋,也没有了亲近,我们在按照日历快速的打理各自的生活,日程满满,一倏忽就过了一天,时光似乎比以前快了好多。

再也无暇顾及有没有煦暖的日光,不再关心小鸟和走兽,下不下雪也与我无关。就这样干瘪地熬着,熬着一天天感觉压根就不属于自己的没有灵魂的日子。这是真正难熬的日子。

假若我是一只候鸟多好,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过一过不一样的生活。

刘宏,从事高中教学20年,喜爱写作,书法爱好者。热爱生活,喜欢用文字写下生活的感想,思考人生。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尹顺清

复审:裴 珊

发布:张玉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