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醉九上沟

 家在黄岛 2020-07-10

文/张金秀

图/张玉军

几场绵绵的春雨,唤醒了我们这座小城的春天。弱柳扶风,小心翼翼地吐着鹅黄,干枯了一冬的小草,升腾起浅浅深深的新绿。一缕缕春韵漫过草尖,爬上树梢......春天就这样来了,它从云霄来,从山涧来,从深土里来,它从人们舒展的笑脸里来……

秉性乐山又喜水,我岂能辜负这大好春光!我要写下这诗意的漫游,这与山水沟通的梦呓私语,这攀爬之后的畅快。我始终以为人是自然之子,所以在触摸大自然肌肤时,我们要尽量像个孩子,怀揣纯洁,谦逊,用一种被尊重的方式,让山川河流接纳尘世的浮躁,馈赠着欢欣与笑语,轻捻指尖揉碎生活中的种种沮丧......

在这样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我们又想去九上沟探寻早春的踪迹。

一路想象着九上沟那满坡按耐不住的绿意,那满挂着含苞待放的春意,还有那返青的麦苗,那湿漉漉的泥土的气息。抛却生活里的某些浮躁,胸襟跟着漫长的山径开拓,心儿随着雾气,柔柔淡淡地缭绕,思绪也和着沟壑间潺潺的溪水,遐思绵绵起来......

把车子停靠在小山村黄泥巷东侧的一角,顺着碎石砌成的阶梯而下。远远地就望见散落的几株花树,自然而恬淡地开放着,旁逸侧出地彰显着自己的个性,无拘又无束。与之相依兀立着一棵梧桐,满树尽是未辞枝的棉铃,看上去就像历经沧桑的老人。阶梯右侧是通往山村的桥洞。童年时很多的记忆也躲藏在老家这样的桥洞里。不时有山民带着春耕的农具,从此处走向初春的原野。顺着桥洞的方向走,就看到右侧沟壑里赫然砌着的这几个字:石蟾宝泉。我猜想这肯定是养育一方山民的生命之源了。

走下沟壑,果然发现潺潺流动的泉水,欢快地唱着春之歌,蜿蜒向着山村绕。我不能猜想这股山泉的年龄,但我可以确信,在干旱的年份,它一定是山民的甘霖琼浆。所以村民把它神圣化了——一只济世救人的神蟾吞吐着山民的生命之源。想象着,我的心中对这泉水也升腾起一股神圣的敬畏了。

顺着泉水流动的方向,我们继续前行。那房前屋后的株株杏花,引我驻足。站在树冠下,满眼是欣喜和灿烂。黑魖魖的虬枝缀饰着羞涩恬淡的小花,犹若那灿烂的云霞。我醉心于每一朵小花。大呼小叫地赞着这一朵,夸着那一朵。每一朵都有其不同的神韵。有娇羞的,大方的,调皮的,雍容的,孱弱的……

微风吹过,镜头里,有朵杏花娇羞地欲借风躲藏而去。我不舍,最终抓拍下“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容。古诗云“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岂止是闹,这分明是美女云集,盛装来与春天有个约会呀!老公也是一副陶然醉然的样子,看来今天也觉得是阅美女无数,有幸赶上了一场浩大的视觉盛宴啦。

房前檐后,每一株花树前,我以各种妖娆的身姿狂拍着,连门前几只小狗都在汪汪叫着,似在笑我这个外乡客的痴狂。有只胆儿大些的,竟然像顽劣的小孩儿,汪汪叫几声,然后又胆怯地退居后方,只拿挑衅的眼神瞪我们。我们不敢招惹这群忠实的护花使者。有山村大姨善意地提醒:往前走吧,那里的杏花更多更美。

看来如果早来几日的话也许会赶上“一枝两枝千万朵”的樱桃花盛世,赏“一树樱桃带雨红”的壮观,或许还能艳遇立在矮墙上与花比美的那一袭罗裙呢。

置身于这静谧的小山村,我们仿佛游历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的房舍俨然,一样的落英缤纷,一样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一样的鸡犬相闻……

误入花径街巷,竟辨不清上山的路线,止步探路。有淳朴的老人为我们详细指点,他饱经沧桑的脸上,写满好客和善良,还有对生活的安逸和富足。

继续前行,途中路遇一位大伯,站在自家门前,准备到坡里干活。他主动邀我给他拍张照片。老顽童似地摆着POSE,镜头里的他,手里夹着未燃尽的香烟,张开嘴巴笑,满脸的皱纹里藏着喜感,他表情夸张,就像一个老戏骨。

一抹淡紫,静静地开放在石豁里,不经意却吸引了我。残冬对它肆虐过的痕迹还未褪尽,它却把灿烂奉献给早春,执著又倔强。不求世人驻足赞美,也不奢望文人墨客的挥毫泼墨。它在如此贫瘠的生存环境里,扎根,长大,开花,一样也拥抱了这个山村的春天。忽然觉得镜头里的这抹淡紫,不再那么普通,它像极了顽强淳朴,淡定勤劳的村民。

沟壑里,到处能看到春耕的山民。他们在巴掌大松软的田地里,精心翻土,施肥,可以想象得出他们播下希望的期待,还有那收获之后的喜悦。通往山上的小路上,我看到了留存在记忆里的一道风景。记得父亲也是这样子在早春的田野劳作。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对父亲的点滴回忆也在这初春的风中徐徐而来,这一缕缕怀想,眼睛顿觉湿湿的了。

沿着沟壑攀爬。我们时而奋力前行,时而驻足歇息,迷蒙的小山村越发梦幻动人,不时有几只叫不出名字的山鸟鸣叫着从我们的头顶飞过,山风习习,风中夹着花香,还有几声隐约的鸡鸣狗吠,似乎风中还弥漫着山民袅袅炊烟中混合着的柴草香,饭菜香。这诱人的味道,更平添了几分饥肠辘辘。

立在一座小山的山脊,胸中荡漾着一种把酒临风,畅快淋漓的豪情了。感谢大山原谅了我们的鲁莽,让我们踏在它的脊梁上,一览众山。回望山下的秀气村落,雾气中已辨不清那阡陌纵横,粼粼水波了。依稀可辨那一畦畦麦田,承载着农民的希望,只等那五月的风,把麦穗吹黄,把丰收的喜讯吹来。

我在想像红瓦白墙的小屋里会是怎样的其乐融融。这美丽静谧的小山村,绵延的群山,连空气里都透着的幸福和知足,令人留恋忘返.....不由想起诗人海子美丽的诗句: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用从明天起,我觉得此时此刻我就是一个幸福的人,走街串巷,爬山渉溪,醉心花容。

下山时,那漫山遍野盛开的杏花,零散的樱桃花,远远望去,像极了落雪,只不过这落雪带有几分妩媚和艺术的美罢了。穿梭于街巷,有些疲惫的脚步声,惊扰了几只闲庭信步的胆小家鸡,几只水鸭却躺在小溪边悠闲地梳理羽毛。这由神蟾宝泉流出来的小溪,蜿蜒流过山村的房前屋后,源源流淌的泉水如同山村的血脉,滋润着山民一辈辈……

有人说过“只有你只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这种简单的畅快淋漓的自我感受竟会使人如此心醉神迷。于自然,我觉得无论是那一片山林花草,还是溪水山雀,我们都是打扰者。

愿美丽的九上沟不会在胆颤中被掠尽原始的宁静。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九上沟的守护神,年年春醉九上沟!

文/张金秀

简介:青西新区第六初级中学教师。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于随心随性随行随拍随写中,把平淡的日子一样过得有了诗意。

图/张玉军

简介:供职于青岛公安局黄岛分局交警大队,爱文学,爱摄影,爱旅游。摄影和文字作品,散见于《青岛日报》《山东法制报》《散文百家》等。

张金秀,青西新区第六初级中学教师,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于随心随性随行随拍随写中,把平淡的日子一样过得有了诗意。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于    冰

校稿:翟贵梅

复审:裴    珊

发布:静    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