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 | 风景的距离

 家在黄岛 2020-07-10

J

JIA ZAI HUANG DAO

|   家在黄岛   |

有 声

读 物

我们对美景的向往,总是停留在远方,似乎只有远行才能放飞自我,释放压力。所以我们会迫切地期盼假期,正因如此,每到假期,人流都会不约而同地涌向各大景点。

  

我也曾喜欢远行。读书的时候,可以一个人坐着绿皮火车,历经三天三夜去昆明,只为看看那四季如春的春城,感受少数民族大融合的气息,吃上一碗正宗的过桥米线,嚼上一口糯糯的饵块,慰藉唇齿之间的向往。

  

有了家庭和孩子,旅行的目的似乎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开阔眼界,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远方的风景渐渐被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科技馆之类的取代。

 

 

人到中年,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偶尔约三五个好友,寻一处山涧水滨,或登高长啸,或把酒言欢,谈笑间,烦恼也随风四散。  

好友最近迷上了摄影,觅得一处看落日的好去处,在朋友圈里看到她发的照片,虽然隔着屏幕却依然被震撼,心驰神往。执拗不过,她终于同意带我一同前往。

  

那是在海边,临近傍晚,空旷的海面,远远望去似乎有一层淡淡的薄雾。此时阳光还透着亮黄色,太阳的光圈有些许晃眼。静默中伫立许久,只觉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像裹了无数的利刃镌刻在脸上,冷得让人无处藏匿。

然而,风景就在前方,以某种巨大的吸力,迫使你追寻着暮光的影子。

 

 

恰逢退潮,靠近海岸的地方浮着一艘艘的渔船,或远或近,在波光粼粼的海面微微晃动。我踩着软软的淤泥,迎着夕阳,深一脚浅一脚地去往海的方向,偶尔会被脚下裹着淤泥的鹅卵石调皮地捉弄一下。此刻,天空渐渐地变成了橘红色,海面也被渲染成了和天空一样的颜色。天海融为一体,太阳却成了微不足道的点缀,一半蛋黄,一半橘红,不知是天空吞噬了太阳,还是太阳屈服于天空。转瞬之间,太阳就那么安静地消失了,海面却慢慢地变成了灰蓝色,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从前读到这句诗,只觉惋惜。而今站在苍茫的大海边,看夕阳西下,赏落日余晖,我震撼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瞬息万变,而人类在浩瀚的大海面前是那么的渺小!

  

每天路过的广场附近,有两株腊梅。踏雪赏梅总是别有雅趣。寒风瑟瑟,天地之间还是白雪皑皑时,腊梅鹅黄色的花瓣已微微地张开小嘴,吐露芬芳,一朵朵似倒挂金钟,傲立寒风之中。未近其身,却闻奇香!我喜欢腊梅的品格,让我想起杨绛译自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万物沉寂,百花萧条时,腊梅不左顾右盼,不栖栖遑遑,任风刀霜剑肆虐,独立天地间,只为开出属于自己的风骨。

  

境由心生,最好的风景其实在心里。

文/宋赟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沧海中的普通一粟,两个孩子的辣妈一枚,偶尔喜欢感触一下,文字爱好者。

朗诵/李华美

简介:小园主人,上泉朗诵社会员。生长于东营,曾在岛城求学,因同学与黄岛结缘,目睹了黄岛的发展变迁。只愿传递有温度的声音,诠释有态度的文字。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陈    洁

校稿:陈    洁

复审:李华美

发布:于    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