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丨不再遥远的青岛

 家在黄岛 2020-07-10

J

JIA ZAI HUANG DAO

|   家在黄岛   |

有 声

读 物

  悠然地坐在隧道6路公交车上,沿海边行走时经过栈桥,天空中翱翔的海鸥,飞檐八角的回澜阁,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回奔突的快艇,栈桥如一幅立体的画卷,依次在我眼前打开,第一次看到青岛栈桥的情景又从记忆深处浮上来。

  我的老家是现在的绿茶之乡——海青。知道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上小学时从课本里读到的。那时的青岛对于农村出生的我就像北京一样的遥远,可望而不可即,栈桥在我幼小的心里犹如天安门一般的神圣,心向往之而身不能至,那一直是我潜埋心底的一个梦,这个梦一直过了好多年才发芽、开花——那是我上高三那年去青岛参加全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临行前,数学老师叮嘱我回家换件干净衣服,多带点钱,第二天早点走,别迟到。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妈,我妈忙不迭地给我找出过年穿的衣服,又烧了水,吩咐我把头和脸好好洗洗。我妈说,她活了小半辈子都还没见见青岛是什么模样,青岛是个大地方,学校选你去青岛,你可得好好考,不能让青岛人笑话。也许在我妈心里,去青岛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必须沐浴更衣。

  第二天早上吃过我妈特意为我早起擀的面条,怀揣我爸给的二十元钱(够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了),被我姐用自行车驮到海青车站,车站的售票处早已排起了长龙,但售票窗口却关着。直到车站的挂钟响过六下,售票窗口才打开,里面露出半张脸,等在外面的人一下子把小小的窗口围了个水泄不通。等我挤上车已经快七点了。

  脸贴脸,背靠背,老旧的汽车走走停停,颠簸了近俩小时终于到了胶南汽车站。领队的王老师点了点人数,见我们都到齐了,便领我们坐上去黄岛轮渡站的公交车。中午到了黄岛轮渡站,王老师买好船票,然后就近找了个小饭馆,管了我们一顿包子。我期待着坐轮船,没怎么吃。

  轮船慢慢地靠上码头,吊板缓缓地放下,我随着人流上了船。伴着马达的轰鸣,黄岛轮渡越来越远。我没有呆坐在船舱里,而是一会儿跑到前甲板,享受海风的吹拂,一会儿又溜到后甲板,欣赏乘风破浪的轮船犁出的朵朵浪花。来回蹿腾了几次,突然感到头晕难受、冷汗直冒,胃里翻江倒海。预感事情不妙,我赶紧趴在栏杆上,随即呕吐不止。听见动静,同学们赶紧跑来帮我捶背。吐完吃进去的包子,又吐水,最后连胆汁都吐了出来。浑身无力的我,在同学搀扶下回到船舱,无精打采地斜躺在座椅上。

  在团岛轮渡站下了船,王老师领着我们七曲八拐地走了大约半小时,到了栈桥。“你们出来趟不容易,我们住宿的旅馆就在栈桥附近,大家先逛逛栈桥再去登记住宿。”王老师对我们说。此时太阳西沉,人声嘈杂,我有气无力地跟在队伍后面,连向往已久的栈桥也顾不上好好看了,只记得回澜阁的黄色琉璃瓦,还有小贩们吵闹的叫卖声。

  这次晕船的经历,我一想起来就恐惧。直到工作后到青岛办事,我也宁愿舍近求远,转道胶州公路往返。胶州湾隧道开通后,我才结束绕大圈去青岛的行程。胶州湾隧道的开通,大大缩短了胶州湾西海岸人去青岛的时间,把青岛和西海岸新区融为一体。

       有了隧道,上至古稀的老人,下到垂髻的儿童,都可以独自去青岛;有了隧道,在胶州湾两岸异地上班的人每天回家成为现实;有了隧道,青岛人可以到西海岸新区的农村赶大集、挖野菜,西海岸新区的人可以到青岛逛栈桥、游五四广场,只消半天的时间,都还耽误不了回家吃午饭。

  眼下跨海地铁正在紧张施工,一旦地铁开通,从西海岸去趟青岛,也就是吃顿饭的功夫。这在以前,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地铁……这一切让青岛不再遥远。

文/张福堂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员。授二十余年数理只略知皮毛,司考取A证却律不明,好打乒乓球艺稀松,十年如一日,骑脚踏车上下班,唯此技尙熟。

主播/任香红

简介:上泉朗诵社会员。喜欢随性自然的过生活。朗诵是我的业余爱好,希望通过朗诵能给灵魂片刻的自由。


摄影/丁涵英

简介:小城摄影俱乐部会员。青西六中,一名普通教师,爱好运动旅游,初学摄影。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刘素洁

复审:裴   珊

发布:裴   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