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丨论阿瞒

 家在黄岛 2020-07-10

J

JIA ZAI HUANG DAO

|   家在黄岛   |

  阿瞒宏才,鸿鹄其志。昔黄巾大乱初平,挟协制侯,献帝惧之,封为相。败本初,平仲颖,初一月旦评,子将叹曰:此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儿郎二十五,出类拔萃;绝色七千金,沉鱼落雁。妻妾则三五成群,闭月羞花;珠宝而比比皆是,熠熠生辉。三国鼎立,魏占其一;雄才逐鹿,曹有之四。怜才惜将,爱兵恤民;挥金如土,重情重义。文臣九傲,孟德收其五士;武将十勇,阿瞒纳入七人。孟德常笑谈曰:北定中原,指日可待!

  刺董卓未遂,单骑出走,行至成皋,误杀吕伯奢,口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绝句,为后人所诟病。实则知恩图报,雄才大略,千古一人矣。人之为人,为将,为才,岂有万无一失。贯中之口,倾向于备,贬我阿瞒矣!

  无奈将无常胜,兵无常精,人无常善,计无常灵。与马超之战,割须弃袍;与周郎之搏,赤壁大败。噫!此乃世事无常,风云变幻乎?中原未一,霸业未成,弥留之际,诫子休得不和,必同仇敌忾,共御外敌。惜身后之事,毋操之与掌,二子争雄,兄弟相残,丕暴虐,七步之诗,遂成植名。

  噫!一代英豪,足智多谋,终于猜忌之心。

  

翻译:谈论一下曹操

  阿瞒(曹操)有宏大的才干,有伟大的志向。当年以张角为首的黄巾起义军刚刚被平定,曹操挟制汉献帝刘协,来操控诸侯。刘协害怕,把曹操封为宰相。曹操行使宰相的权利,打败了袁绍和董卓,每年初一的月旦评,预言家许劭评论说:这(曹操)将是和平时代最能干的人,战乱年代最有智谋的人。

  他有25个儿子,个个出类拔萃;7位女儿,个个美貌异常。家里妻妾成群,财富很多。三国抗衡,曹操的魏国就占了一方;三国时期有八位比较有名的君主,曹家就出了四人。曹操一生怜惜人才,爱惜将领,对百姓也有怜悯之心。对待他们他不惜金钱,重情重义。当时有名的九大谋士(诸葛亮、庞统、法正、司马懿、郭嘉、戏志才、荀彧、周瑜、张昭),曹操收罗了五人;十大勇士(吕布、张飞、关羽、许褚、典韦、夏侯惇、于禁、邓艾、徐晃、夏侯渊),曹操拉拢了七人。他常常自信地跟别人谈论:向北平定中原,很快就会成功。

  曹操年轻时自告奋勇去刺杀大恶人董卓,没有成功,在逃跑的过程中到了成皋,因为猜疑心重,误杀了救他的吕伯奢一家,后来在悔恨中说出:“宁可我辜负别人,不能让别人辜负了我”这种强撑的话。也成为后人对他负面评价的一大论据。这也成了他一生洗不清的污点。他确实好猜疑,比较狡诈。但是其实曹操这人总体来说是个知道感恩,具有雄才大略的人,这种人千年以来也就一人。人无完人,他作为一个人,肯定有他的缺陷。罗贯中比较喜欢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对刘备有所美化,对曹操进行了主观的贬低。

  可是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再高的谋略也不会永远成功,曹操与马超的一次大战中,大败,最后把胡须拔掉,把常穿的衣服丢掉,不被人认出来,才得以逃脱。与周瑜的赤壁大战中,也以大败告终。唉!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世事无常,风云变幻吧!

  最后,还没有统一中原,曹操就去世了。临死的时候,他告诫儿子们要团结一致,共同对付外敌。可惜他死后的事情,他无法掌控,后来儿子们手足相残,曹丕即位后暴虐。曹植作的七步诗,作为兄弟相残的凭证流传了千年。

  唉!曹操一代英豪,虽足智多谋,最后却死在了猜疑上(因疑心为他治病的华佗,杀死了他,最后病入膏肓无人能治),可惜!

文/曹子豪

简介:男,12岁,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爱读书,爱历史,爱古文,爱三国,爱劳动。平时常常写一些文言文小练笔,以对三国人物和三国事件的看法为主。

主播/潘龙

简介:中学教师,上泉朗诵社成员。有“驴”一般的品质:温顺也不乏暴躁,勤劳却又聪明的不明显,没权缺钱寡言,时常“技穷”,唯有“上下而求索”。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隋清运

复审:刘培蕊

发布:于   冰

《家在黄岛》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