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丨丰收时节话“复收”

 家在黄岛 2020-07-10

20:00

每 I 晚 I 八 I 点 I 与 I 您

相 I 约 I 家 I 在 I 黄 I 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国家从今年(2018年)起,把每年农历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其实在我们北方农村,秋分时节才刚刚拉开秋收的帷幕。秋分前后,田野里的地瓜、芋头、花生,以及玉米、高粱、稻谷等农作物,果园里的苹果、大枣、板栗、梨、桃子、柿子等水果,菜地里的萝卜、白菜、大葱、豆角等蔬菜开始渐渐成熟,直到立冬前后,大约近两个月的时间,都属于秋收大忙季节。

俗话说:“三春不如一秋忙”、“秋天坐一坐,冬天挨顿饿”。秋季不仅要忙秋收,还有秋耕、秋播,即所谓的“三秋”,秋播主要是播种小麦,小麦是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因此秋播也是非常重要的农事活动。

自己尽管二十多年不种地了,但每当到了麦收、秋收时节,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复收”这个词和当年参加复收的情景。

“复收”一词,是以前农村经常提到的,这是50、60、70后农村学生独特的童年记忆,80、90后的农村学生也不陌生,而对于城市的学生和新世纪出生的农村孩子来说绝对是陌生的。所谓复收,就是在别人收获过的土地里,再去捡拾那些被遗漏的作物。以前的农村,经济落后,粮食产量低,收获之后,生产队还要组织妇女和假期里的学生再去复收,真正做到颗粒归仓。例如:拾麦穗、拾豆粒、倒(dao四声,翻找的意思)花生、倒地瓜、捡栗子等。

往年的学生放秋假,就是帮生产队忙秋收,个人挣工分。大一点的学生割地瓜蔓、唞噗花生,低年级小学生复收花生、摆弄(晾晒)、捡拾地瓜干。

集体复收花生是一群学生在拉走花生蔓的地里捡拾零星的花生果,按所捡的花生份量过秤记工分。有时也分散复收,就是在经过学生复收过的花生地茬,再次翻找,进行二次复收。一般是由妇女和学生用铲子或钩子翻土寻找,这就叫做“倒花生”。倒地瓜也是如此,只不过用的工具换成镢头,大人用大镢、小学生用小镢或二齿、三齿钩子。

现如今,农村生活富裕了,庄稼的产量也高了,很少再有人去复收了,反倒是一些城市的50后老太太们坐着免费的公交车去乡下搞起了“复收”,弄得靠近公路的一些农户怨声载道。因为自从开通城乡公交、且对老年乘客实行免费政策以来,好多从青岛、开发区、胶南坐公交车的老太太,拉着购物车到农村田地里复收。其中不免有个别不太自重者,在倒花生地瓜时,去人家没有收获的地里dao--此“盗”非彼“倒”,有的还去没收获的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到板栗树下捡栗子,甚至还有的去农户的菜园子里盗各种蔬菜。在非复收的季节,也时常有农户反映逢大集时菜园里蔬菜遭殃的事情。 

我们儿时的复收可是很少有盗窃现象的。下面与大家分享几个本人经历过的有关“复收”的真实故事。 

学前顽童捡栗子

大约四、五岁时,在我家南岭栗子树底下捡到十几个栗子,装在兜里拿回家,让姥姥用刀把每个栗子砍上十字口,埋在锅灶里烧熟了,挺好吃。姥姥说:“还有的话,你再去拾,我给你烧了吃。”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去了,那里有一片栗子树,基本都打完了,小孩子去捡栗子,都是用小木棒到处巴拉树叶杂草,翻找树叶底下和草丛里的“漏网之鱼”。我捡着捡着,突然发现一棵树底下有好多通红的栗子,这可把我乐坏了,马上蹲在树底下捡了起来,因口袋太小装不下,就把捡到的栗子堆在地下一堆一堆,共十几堆。正当我起身准备回家拿篮子来盛时,突然一声断喝:“干什么的?”原来是看坡的老刘头,他见我一激灵可能怕惊吓着我,便慢声细语地说:“孩子,这棵树是棵晚熟的,大队里还没打,你不能拾啊!把你面前那堆拿着,快回家吧!”我本来小口袋就快满了,用小手捧着眼前那一堆起身走了。

我既感到委屈又非常遗憾地慢慢走着,心里惦记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回头一看,只见老刘头正把我捡拾的那十几堆栗子往自己的口袋里装。无意中发现,老刘头穿的那夹袄,用针缝上的两个大口袋--不是一般的大。

小学生由老师带领拾豆粒

这是我记忆当中第一次跟着老师搞复收,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每人拿一小瓢或小铁碗,到地里捡豆粒儿。可能是秋季农活太多,生产队里的大豆熟透了,收割晚了,地里撒下很多黄豆粒,老师就领我们小学生捡拾起来,然后凑到一起送到生产队的场院里。当时觉得挺好玩,老师一边领我们拾豆粒一边还教唱歌曲,那首《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至今还能哼哼出调子来。 

跟“干粮大爷”拾花生

生产队里漏落花生多的、比较大的地块,在二次复收时要用牲口拉着耙将地耙一遍,把漏落的花生捡出来。有一次我和另一同学跟“干粮大爷”三人一组,大爷赶着老牛耙地,我们二人跟在耙后面拾花生。不知大爷这“干粮”外号是怎么来的,反正人们都在背后这样称呼。“干粮大爷”是耕作老手,他和他使用的那头牛配合默契,无论是拉车、耕地、耙地,干起活来轻车熟路。

休息的时候,“干粮大爷”在地头找一块大石头坐下来,说:“来来来,我看看你们谁拾得多?”顺手从我们篮子里拣了几个鲜花生慢慢吃了起来。本来拾得不多,他拿走我好几个,而且又是鲜的,不免感到心疼,于是开玩笑地说:“大爷你为什么要吃鲜的?份量一个顶俩啊。”

大爷说:“我就喜欢吃鲜的,你们呢?”

我那个同学说:“我愿意吃干的。”

我接着说:“我也愿意吃干粮!”不知怎么无意中把“干的”说成“干粮”。

大爷立马不高兴了:“你,你,你个小东西,是不是故意叫我外号?”

我连忙否认:“不是!大爷,我说错了!”大爷觉得童言无忌,也没再跟我一般见识。

后来收工了,我们尽管没舍得多吃,每人篮子里的花生只有两斤左右的样子,那个同学说:“不去送吧,拿回家吃了吧。”

我说:“那能挣着工分吗?”

“管他呢!”于是他挎着篮子回家了,而我为了挣那点工分,送到了生产队的饲养院里,让饲养员给称了称,就认为挣着工分了。

回家和父母炫耀,我今天挣工分了,而某某某(那个同学)傻儿巴叽地把花生拿回家吃了。父母听后说:“你才是傻孩子呢!工分能值那两斤花生钱吗?你把花生送到饲养院,就让那几个饲养员吃了,一分工分也挣不到啊。”我想想也是,后悔莫及。 

中学时期倒地瓜

我的初中、高中生活都有过倒地瓜的经历。那时秋假期间除了参加助农劳动,还有“勤工俭学”任务,一般是在开学时带多少斤地瓜干。我在假期中几乎天天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开学时从家里拿些地瓜干交任务。有时在上课期间停课一两天,限期完成一定任务。如1975年高中时期,秋假将要结束时接到学校通知:“假期延长五天,复收地瓜**斤。”我当时因为母亲间歇性精神病复发,需要照顾,向班主任请假,也算申请不参加复收。认真负责的班主任隋老师亲自骑自行车30多里到我家查看,结果刚刚进屋,听见母亲又哭又闹,吓得夺门而出,急匆匆走了……后来把我的勤工俭学任务减免了。 

民师领学生复收小麦

以前人们戏称师生放麦假秋假是接受“再教育”、“劳动改造”,真不假。

1976年我高中毕业后到邻村的联办中学任教,第二年芒种时节,放麦假了。学校里不管我了,但大队里要管,你想到生产队挣工分?不能吃“双份儿粮”,因为你一月发着5块或8块钱的工资,还记着工分;你想在家蹲着?不行,老师要带领学生到生产队参加助农劳动。

本村小学有4位民师,连我5人,我大队正好有5个生产小队,一个队里一位老师麦假带领学生干活。大队干部认为我是中学教师工资高,把我分到离村子中心有三、四里地的一个自然村——吴家沟(第五生产队),每天我就跑到那里,在一个规定的集合点,带领学生搞复收(捡麦穗)。尽管跑路多有些累,但比起农民来,还算是很轻松的。每天领着一群中小学生唱着歌儿,沿着村间山间小道,从村里走到田野里、收工时从田野里回到村子里。

在田地里休息时学生们说:“老师只让我们唱歌,你怎么不唱一首?”我说我不会唱,他们不相信,非逼我唱不可。实际那时我也很爱好音乐,就是害口羞,一般不在众人面前唱。在学生们的逼迫之下,我说:“我教大家一首歌吧!”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接着我眼观田野里滚滚麦浪,触景生情,教唱《公社喜开丰收镰》,学生们很快学会了,每天上下坡时就唱这首歌。我当时是数学教师,后来是物理教师,在我一辈子的教学生涯中,那年麦假教唱歌曲是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记忆特别深刻。 

一顿早饭丢失数十斤花生

大包干时我家每年种一亩左右花生,这一年秋收,一块八分地的花生刨出来在地里晒了三四天,早晨找手扶车拉回家,地里的碎花生(从蔓子上掉下来的和装车时摔下来的)雪白一片,我跟车回家卸完车,匆匆吃了点早饭,来回也就一个小时左右,赶紧跑回地里复收碎花生,没想到几个外村的妇女领着孩子,一行十几人,刚刚从我地里离开,地里的花生被捡了个干干净净。 

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公办教师越来越多,我们青岛地区在上世纪末,为了使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接轨,将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从此,存在了多年的农村民办老师在青岛地区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时,农村学校的麦假和秋假随之取消,时间并到了寒暑假里。

由于农村学校的麦假和秋假成为历史,学生参与农忙、助农劳动、勤工俭学、复收粮食、颗粒归仓等词语也失去了现实意义,渐渐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教育。那些与麦假、秋假、复收相关的故事,也慢慢存封在记忆里。这么多年过去,记忆中的故事依然鲜活如初,依然那么让人怀念和神往。 

文/单宝尊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成员。五零后,网名“崂山老汉”。土生土长六汪人,住在六汪、热爱六汪,喜欢家乡的青山绿水、爱说家乡的方言土语、乐于弘扬传统乡土文化。

主播/小鱼儿

简介:于全玲,上泉朗诵社会员,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抱朴守拙,好古敏求。喜文字,修己以敬;喜诵读,修己以安。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刘培蕊

校稿:丁秀荣

复审:姜蕴青

发布:姜蕴青

“家在黄岛”主编

 更多有趣的

请戳一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