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纸上旧故乡丨阡上村记忆

 家在黄岛 2020-07-10

20:00

每 I 晚 I 八 I 点 I 与 I 您

相 I 约 I 家 I 在 I 黄 I 岛 

  

  2017年底,我村响应政府号召动迁,一周时间全村夷为平地,美丽的村庄成为一片废墟。

  虽然村庄不见了,乡亲们四散安家,但浓浓的乡情依旧,深深的乡愁永恒,前辈创业的历史不能忘怀,村庄曾经的辉煌永载史册。

  据村志记载:明朝中期,沈刘二姓先后由云南迁来立村,因村址坐落于河阡以北,北为上,故名阡上村。沈姓不知何时消失,据刘氏家谱记载推算,大村镇龙古山刘氏四世祖1580年左右迁来,距今约440年。

  我村位于大珠山脚下灵山湾西岸,北距胶南县城四公里,东距海边两公里,一片平原洼地。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的地形地貌,为村庄的发展致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建国后,我村响应党的号召,迅速组织起来,由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全村200多户人家(拆迁时近500户),组成八个生产队,为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懈奋斗。

  0         0

1

1

1

高产稳产的农业

  我村地处平洼,道路七斜八叉,水沟顺势自然而成,大湾小塘因势而形,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1965年开始,利用冬闲季节,全村统一规划统一行动,进行了第一次以修路划片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每圲地长200米宽40米,修整拓宽了纵横笔直的生产路,路两边栽植杨树榆树槐树等绿化树木,填湾垫塘,改沟造桥,使农田方方正正,如同网格,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改善了排水系统,既方便了农业运输,又美化了周边环境。

  水利是农业的稳产高产的保障,1970年开始,我村利用冬闲季节进行了以兴修水利为主的第二次农田基本建设。共打机井12眼,在每条生产路边培土修渠,重点主渠道砌石而成,与机井联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灌溉网络,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确保农业旱涝保收。

  科学种田是农业高产的必由之路。1968年我村组建了农业技术队,积极与上级农科部门沟通,引进试种新品种,推广耕作新技术,对指导全村农业科学种植,夺取农业丰收功不可没。

  大力引进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1970年首先引进了小麦脱粒机,告别了烈日当头人工扑打脱粒和驴拉碌砫漫场转的历史,1974年村里购进50马力拖拉机,农忙时帮各生产队运输十分给力,秋耕春耕更是又深又快,与黄牛拉弯犁不可同日而语。1975年各生产队装备了12马力拖拉机,缓解了小推车的运输压力,双滑犁耕地又快又深,耕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农科与农机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翅膀,粮食产量连年提高,村庄获得了“粮食囤子”的美誉,“想吃面到里阡”成为周围村庄的口头禅。

  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发家致富。1983年分田到户后,村干部积极带领村民多种经营,近百户承包了果园,村里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开辟外销渠道,帮助果农丰产丰收。

  村里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推广红富士苹果育苗,第一个万元户就是育苗掘得第一桶金,全村蜂拥而上。冬季春季白色育苗棚铺天盖地,夏季全员上阵,互助嫁接,大部分学会了嫁接技术。秋季精心管理,确保一年出圃。村里组织统一外销,甚至远销到云南,成了远近闻名的红富士苹果苗木基地,不少农户因此致富。

  1985年村里与青岛农科所合作,组织村民从事白菜杂交育种,冬季一片白,初春一片绿,初夏一片黄,盛夏一片(种)角。麦收刚结束,白菜种子紧接着收割、脱粒、晾晒,全部由农科所回收,也是一个高效的创收项目。

  0         0

1

2

1

首屈一指的林业

  农业的丰收,解决了温饱问题,积极谋划创收才能使农村真正富裕。我村认真贯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在青岛林业科学研究所指导下,1971年成立了林业队。

  林业队成立之初,规模不大,在村东划出174亩沙质非耕地,建起了以国光、金帅等传统品种为主的苹果园。

  1981年由青岛林科所牵头,引进了中国第一支红富士接穗,在青岛地区率先培育短枝型红富士苹果新品种,一年成活,两年成型,三年挂果,果大体圆,汁多糖高,色泽粉红,口感好,耐储存,多次被评为省、部级优质产品。2元一斤(相当于2个工日的价值),不需上市,直接被订购一空。

  第二期在果园南面扩建60亩,第三期在村东到林业队之间近200亩全部建成了果园,增加了新红星、乔纳金等新品种,成为青岛市首屈一指的以红富士为主品种多样的苹果生产基地。春季满园花香,五彩缤纷,春华尽显;秋季果实累累,红彤彤,甜滋滋,一片丰收景象,满园欢声笑语。收获季节,林间肩挑车拉,货场筐箱成片,来往车水马龙。

  值得一提的是,期间仅是出售接穗一项,每年可收入百万元,还要组织技术人员外出嫁接,进行育苗技术指导,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果树管理技术人才。

  1983年农村改革后,正值丰产树龄的全部果园仍作为集体财产承包到户,使不少果农致富。

  0         0

1

3

1

独领风骚的渔业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村东临灵山湾海域,距离海边两公里,是典型的海边村,祖辈就有以渔为生的渔民。在青草河与风河两处入海口之间,是南北长千余米的一大片沙质海滩,退大潮时,海水可退到三百米以外,地势平坦,沙细如面,直至深海无任何礁石之类的障碍物,是难得的天然滩网捕鱼场所。每年清明至霜降,水温适宜,鱼群活跃靠近浅海,是滩网捕鱼的最佳季节。

  合作社后的1958年村里以老渔民为骨干组建了渔业队,为改善社员生活,增加集体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几个村的渔业队中独领风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渔船稀少,海水没有污染,浅海鱼类丰富,鲅鱼、刀鱼,黄花鱼以及各种杂鱼、虾蟹应有尽有,遇上成群的柳叶鱼、青眼鱼或赤眼鱼,一网几万斤也不稀奇。一网套进这么多鱼,接近岸边时拉网队根本拖不动了,就招呼所有赶海的人来帮助,提不起网,就索性用捞鱼的大笊篱把鱼捞进鱼筐里,来不及送到凉棚,直接倒在海滩上。赶海的也趁机进入网圈,用篮子捞鱼,也不会遭到驱赶。每当这时,渔业队就会通知各生产队派人往回推运,迅速分到各家各户,整个村庄弥漫着煎鱼的鲜味,令人垂涎欲滴。

  后来因捕捞过度海水污染等因素,浅海鱼量逐渐减少,最终无鱼可捕,1982年渔业队随着生产队的解散而解散了。

  阡里独特的水域环境盛产一种小虾,浑身透明,晶莹剔透,皮薄肉鲜,黑眼红须,名曰“阡里虾”,是海中珍品,作为地方特产,被载入《胶南县志》。

  0         0

1

4

1

多种经营的副业

  副业是相对以农业为主而言的创收业务。我村最初的副业是条编业,每个生产队抽调两三名有条编技术的劳力,收割沟边河崖的棉槐条子,编成各种筐篓,卖给工厂企业,增加集体收入。后来有白铁加工组,羊毛清洗组等小作坊式的副业项目。1981年筹建了香料厂,为胶南香料厂加工香料半成品,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82年组建了地毯编织厂,六十多个大姑娘小媳妇足不出村就能挣到和城里工人同等的工资。

  除此之外,各生产队派出务工人员打工,每人每天定额向生产队交钱换取工分,稍有剩余归个人所有。

1

5

1

齐全的公益配套

  村庄大力配套公益设施,不断改善社员生活条件。1965年购买了柴油机磨面机,筹建了磨坊,使用几百年的石磨石碾退出了历史舞台。

  借用民房做教室,1953年筹建了初级小学,1966年扩建为完全小学,1972年筹建了独门独院的校舍3排27间,1975年扩建为村级初级中学(五年制小学5个班,二年制初中2个班,1978年初中合并于瓦屋联中),实现了初中不出村的愿望。1999年学校撤并于大珠山小学,2003年村庄划归工业园后转入大哨头小学,2011年转入村东侧的市直海之韵小学。2010年投入近千万元筹建了省级配套标准的幼儿园,使我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与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

  1971年成立了村级卫生室,实行合作医疗,享受了小病不出村,吃药不花钱的福利。

  1975年通电,结束了煤油灯照明的历史,淘汰了笨重的柴油机,街道路灯明亮了,各种家用电器为群众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1980年筹建了村级敬老院,七八位孤寡老人入住,村里划拨专项经费,选派专人照料,使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老有所养,免费安享晚年。

  1993年程控电话进村,不到十年时间普及到各家各户,打开了对外联络的通道。

  2000年有线电视进村,五六年时间普及到各家各户,人们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国家大事,观察世纪风云,捕捉致富信息,丰富文化生活。

  2003年互联网进村,十几年时间,家家户户联网,足不出户就可以搜遍世界信息,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网络为农民致富提供了信息支撑,为农民生活提供了便捷,网购网销网办应运而生,搜索咨询查看信手拈来,聊天游戏阅读随心所欲。

  2011年在原小学操场的基础上建起了夜光爱民广场,设置了夜光篮球场、单杠、双杠、秋千等儿童娱乐设施和成人健身器材,成为儿童聚集的乐园和青年们健身的场所。

  0         0

1

6

1

整洁的村容村貌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村庄的房屋凌乱无序,道路蜿蜒狭窄,1968年开始,村庄进行了大规模的规划改造。首先通开了南北中心街道,由各生产队利用农闲季节,按照同一规划分批翻盖农房,十年时间村庄形成了一横三纵格局,绝大部分房屋成排成片。

  农村改革后,农民逐步走向富裕。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20年时间,九成以上的民房自行翻盖一新,告别了土墙黑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生活配套齐全的砖混结构新房。

  2001年胶南市启动了以我村为中心的海滨工业园开发工程,村庄的土地迅速减少,非农化转型势在必然。次年村庄顺势启动了第二期美化绿化工程。所有街道两边石砌排水渠道,栽植绿化树木,彻底清理“三大堆”(土粪堆、乱石堆、草堆)以及违规外厕、外厦,使村庄整洁卫生,胡同通透,街道畅亮,绿树成荫,大大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

  2006年村庄启动了第三期改造工程。铺设了地下排污管道,连接各户厕所,使粪便污水全部地下排放。同时铺设自来水地下管道,各户吃上了自来水,淘汰了各户的手压水井,最后将全村街道、胡同全部硬化。每家每户配发垃圾桶,成立环卫小组,每天清扫街道,收集生活垃圾,定期检查各户门前卫生,达标户发放卫生奖励。分散安装了二十多个饮用水磁化净水器,村民们免费喝上了纯净水。从此村民们过上了和城里一样排污不动手,走路不沾土的日子。每到春天,满街的玉兰花来不及放叶争相绽放,临风飒飒,花香弥漫。一簇簇的樱花染红了街道,映红了人们的笑脸,一个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展现在世人面前。

  0         0

1

7

1

繁荣的第三产业

  2001胶南启动了以我村为中心的海滨工业园开发工程,大量人流蜂拥而来,给我村发展第三产业送来了机遇,家家户户都有创收项目:出租房,小商铺、小旅馆、小饭店、照相馆、馒头坊、豆腐坊、洗澡堂、干洗店、水果摊点等应运而生;路边的包子、烙饼、炸串、凉粉、凉拌菜等流动小吃铺(车)纷纷亮相;网吧、台球、路边卡拉OK等应有尽有。每到饭时人头攒动,买卖兴隆,一派繁华景象。人们抓住机遇各显神通,增收致富,外人羡慕不已。

  农民失地后,村里积极帮助剩余劳力安排就业。有在附近工厂打工的,有加入到环卫队伍的,有从事园林绿化的,有当上小区或企业保安的。这些从业人员中,有60多岁的妇女,也有70多岁的老人,因人而异,各尽所能。

1

8

1

壮大的集体经济

  村里借工业园开发的东风,奠定稳固的集体经济基础。

  村里得到的集体土地赔偿款,全部用来征用村庄周边的土地,筹建厂房,出租创收。从2001年到2013年十多年时间,在村民大力支持下,先后筹建了厂房七处,三层商业用房两处,这些厂房成了我村能下蛋的鸡,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源,每年房租收入近千万元,是胶南闻名的富裕村,令人羡慕不已。

  雄厚的集体经济,提高了村民福利待遇。村里集体为村民缴纳失地保险、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个人自付超过2000元部分,村里进行二次报销,极大地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素,逢年过节为老年人增发过节费,每年组织60岁以上老人免费进京游览观光,对考入大学的考生实行奖励助学,年终剩余资金还能按照股份分红。

1

9

1

小康路上的站点(只限住村农民)

  第一辆自行车:柴先生,1970年

  第一块手表:刘先生,1978年

  第一台电视机:刘先生,1981年

  第一处现代民房:石先生,1985年

  第一台传呼机:刘先生,1994年

  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刘先生,1996年

  第一部个人手机:刘先生,1996年

  第一台家用电脑:石先生,2002年

  第一辆家用轿车:刘先生,2002年

  第一处农民楼房:苏先生,2005年

1

10

1

那些被遗忘的地名

  海军屋、拉哈里、殷家坟子、深翻地。

  烟古顶、牛圈河、沙窝头茔、大沙湾。

  李家洼、西小洼、东北大洼、大榆洼。

  赶集路、榆树路、小河东路、瓦屋路。

  0         0

  几百年来,村里的老百姓过着平淡的农耕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辈又一辈,为温饱日出而作,日暮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祈盼风调雨顺无饥荒,艰难的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点燃了人们的希望之光,依靠集体的力量,为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懈努力,大大改善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村以惊人的速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些延续了几百年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眨眼间被淘汰,多少老一辈“隔山说话,灯头朝下”之类的神话变成了眼前的现实,那些想象不到的生活方式突然降临并迅速更新,晃得老人们眼花缭乱,始料不及,直叹“跟不上”。神奇的信息技术更是给人们装上了顺风耳千里眼,人人成了不需出门便知天下事的“秀才”。待到人们迁进高楼,过上都市生活的时候,真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提升的空间了。

  祝愿全村居民团结和谐,幸福安康。

文/刘润清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成员。

每 I 晚 I 八 I 点 I 与 I 您

相 I 约 I 家 I 在 I 黄 I 岛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裴   珊

复审:刘培蕊

发布:静   秋

“家在黄岛”主编

 更多有趣的

请戳一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