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题笔会 |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三)

 家在黄岛 2020-07-10

家在黄岛

你有酒吗

我有故事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文/吴元海 

喝酒那些事

  酒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普遍认同的有猿猴造酒、杜康造酒等。

  猿猴以采集野果为生,且有善于藏果的特性,将一时吃不完的果实藏于岩洞、石洼中,久而久之,果实腐烂,那含有糖分的野果通过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自然发酵而生成酒精、酒浆,因而有了“猿猴善采一百花酿酒”、“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等传说,古时也有人去偷猿猴藏野果处酿出的酒。

  杜康,传说在黄帝收下做存放粮食的官。粮食多了没有地方存放,他偶然发现枯死的大树,把枯树掏空后,把粮食存放在里面。过了几年,有些粮食忘了吃了。他发现这些树的下面经常有动物在树下喝什么东西。喝了之后就睡了,怎么叫都不醒,还捉了很多羊、猪啥的。

  他忍不住品尝一下,发现这些可以喝的东西很香,就是喝多了容易头重脚轻、睡觉。后来杜康把发现的这种液体叫酒。模仿这个过程千方百计酿造出了酒。

  大自然就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自此,人类有了酒,就有了很多故事。我老家有个老人,能喝酒,把自己的小孙子训练的也能喝酒。常派小孙子去邻村的社里买酒。一次家里来了客人,让小孙子拿了瓶子去买酒。小孙子在路上受不了美酒的诱惑,把买的一斤酒喝了一半,怕交不了差,走到河边,加进去半斤河水交差。结果,爷爷燎酒时,好长时间燎不开酒,燎开了,迫不及待地催客人喝酒,因为酒里加了水的缘故,温度太高,把嘴烫起燎泡。爷爷满村子找他孙子要打……成为笑谈!

  喝酒的场合,也多有酒令,以便喝酒有趣、多喝酒。《红楼梦》中就多次提到了行酒令。行酒令,有俗有雅。最喜欢的是宝玉过生日那次,众姐妹在宝玉房里,摆了果品,一起喝酒,抽诗词签行酒令的热闹场面,大家在行酒令过程中心甘情愿喝酒,唯独黛玉偷偷把酒折在痰盂里。在这场喝酒过程中把众姐妹的个性特点一一细腻刻画出来,同时把众姐妹的将来前程提前揭示出来。这次酒会是宁荣两府走向高峰的另一个极点,自此,宁荣两府开始覆倾、“万艳同悲”的众金钗开始四散而去。

  高贵人家自有高贵酒令。平常人家也平常酒令一乐。我就经历过一次这样的酒场。现在想起来既后怕又好笑。

  2000年的冬初,我一同学带同事来找我玩。我一看最要好的同学来了,抓紧安排陪客人员。知道他们是能喝的主。大脑犹如搜索引擎一样,搜索着周围能喝的朋友,可不能亏待了同学。

  几个电话把陪客搞定。说话间、茶过几巡,陪客到齐了。于是,上桌入座,寒暄客套之后,主三陪二,开始还相当文明,后来因为大家都是性情中人,又相当对脾气,大家推杯换盏、你敬我领,转眼之间都沾酒了。

  不知道哪个人开始偷奸摸滑,不想喝酒了,酒场暂时处于停滞状态。一陪客提议行酒令,把汤匙放在倒扣的汤碗上,用食指推动一下,看汤匙的把儿最后指向谁,谁就喝啤酒一杯。大家正酒在半酣,一听这个,嗷三舞四,按序开始。

  由于有酒令在先,大家心甘情愿。不一会,一箱啤酒就干出来了。冬初的太阳也渐渐落到地平线了。同学见状叫停,大家晃晃悠悠、拉拉扯扯、口中千万豪言壮语,约好再见。我已经安排好车送他们回家。这是,一个陪客大约还徜徉在刚才的热度里,不舍得分离,自己嘴里嘟囔着要去送送他们,任别人怎么叫,都叫不下来。只好任由他去了。

  结果,晚上八点了,他家里打来电话说还没回家。问了同学,同学说他走到半路非得下车不去了。司机觉着把客人放下,回来时再拉他回家也行。结果回来时没找到他,就回家了。

  这可吓坏我了,大冬天的,再冻出毛病来就麻烦了。抓紧找了七八个朋友,找了三辆车分头去找,桥底下、河底下、白菜地里、破房子里,能找的都找了,没找到,心里那个急啊,媳妇那个埋怨啊,朋友的那个调侃啊……没法说了,下定决心以后不喝酒、不劝酒。打电话到这个朋友家,说还没回家,嘱咐朋友家属:如果回家了抓紧打电话说一下。

  继续找,找到晚上十二点依然没有结果。只得回家。第二天早上五点,打电话问朋友家属,家属说:昨晚十一点回来了。一通埋怨早不说一下。家属说他回来的时候太晚一再嘱咐不准打电话说!哎…!无语……哭笑不得又暗自庆幸!

  酒,可以怡情,可以激情。酒,可以成事,也可以误事。我们的老祖宗说的好:适中就好!

文/李泽强 

酒事二题

坐席

  之前,我单知道英雄好汉们要排座次,比如梁山好汉。直到第一次和领导一起吃饭我才知道酒桌也是要排座次的,不懂会很尴尬。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个周末,镇政府借学校的教室搞培训考试,校长安排我和几个老师监考,这样中午就有了和领导们一起吃饭的机缘。

  虽然初入社会,但基本的礼貌还是懂的。来到饭店,等校长和镇政府的领导落座后,我才在校长对面坐了下来。这时教导主任安排好了饭菜进来了,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李老师,你坐那个座位吧。”我很谦虚地说:“不用,不用,我就坐这里吧。”校长有点吃惊地看着我,也对我说:“李老师,你还是听主任的吧。”那时那刻,我觉得校长和主任如此器重自己,不让自己做在末座,很是感动。

  饭后回到学校,主任借着酒劲告诉我:“李老师,校长对面那个位置是副陪的位置,不是谁都可以坐的。”然后一一讲解每个位置适合什么样的人坐。我这才知道喝酒还有主陪副陪,主客副客之分!

  听了主任的话,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颇感到一种自以为是的尴尬。原来喝酒也有这么多讲究,无知真是太可怕了!

敬酒

  记得那是2011年,我到江苏省泗洪县去参加华东三省六市小学语文优课评选活动,沾同行一位老师的光,有幸参加了当地人的宴请。

  落座之后,发现酒桌上每人两个酒杯,一个形状近似量杯,有咱们当地的茶碗大小,另一个容量类似咱们祖辈用的小酒盅。主人敬酒的时候,别人都端起来那个小的酒盅,我习惯性的就端起来了那个大杯,心里还暗暗的想:江苏人酒量看来不行,真不豪气!这时,身边一个知道青岛人喝酒风俗的当地人小声地提醒我:“我们这边敬酒都是用小酒盅,那个大的是盛酒用的(作用类似咱们祖辈用的酒壶)。听了这话,我赶紧端起来那个小杯。而且在酒桌上,那个地方的人敬酒不是一敬敬一桌人,而是一个一个的敬!我的天,如果我用那个大杯敬酒,估计不等敬完这一桌人我就喝趴下了!何况他们还要每个人轮圈敬酒!

  这里也奉劝各位,外出赴宴之前对当地的酒文化最好有所了解。对于没有见识过的菜品,最好不要急于动手,不妨先看看别人是怎样享用的,然后如法炮制,以防闹出笑话。

 想参加笔会

请戳一戳

西海岸新区人文生活

主播/独立寒秋

简介:辜英忠,上泉朗诵社会员。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喜欢与水打交道,江河湖海都曾留下自己的身影,喜欢码文字,在刊物、报纸上也发表过一些豆腐块小文,没啥耀眼光环的菜鸟一枚。回眸间,总会忆起曾经那彼岸的花开花落,面对渐远的时光,岁月从不绕道,怀念落幕已物是人非。

长按关注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收集:姜蕴青

校稿:裴   珊

复审:宋荣芳

发布:裴   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