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丨小沟村的大作为——记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小沟村

 家在黄岛 2020-07-10

陪你读书

家在黄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我从来没觉得我们小沟村小,打我记事起,我就把这个生我养我的村子视为天。”每次在我们面前提及小沟村,小敬都是满含深情。

  小敬原名单宝敬,因为人长得个头矮小,我们都习惯性地喊他“小敬”。他所说的小沟村,位于西海岸新区六汪镇,一个不大的行政自然村,离城区大约五十里远。印象里,那并不是个物产富饶的村子。

  跟小敬认识也很偶然。在双珠公园东门口有个早市,我没事儿就爱去那儿转转。每天一大早,小商小贩们沿道路两旁摆满时令果蔬,各色小吃,叫卖声不绝于耳。

  时间久了,我发现在公园门口拐角处有一肉摊位,每天一大早,摊主还没出摊,早就有人围在那里等着了。通常别的肉摊一上午都卖不完的,这边摊位三下五除二不到俩小时,基本就收摊了。

  这年头,见过夸夸其谈,卖力兜售的,还真没见识过这种,没开张即被预定一空的。因为好奇,每天早上,我都会早早地过去看看。

  时间长了,我发现在此买肉、买鸡鸭鹅蛋的人还真不少,而且看起来都是老顾客。要说那卖肉师傅剔骨选肉手法之熟练程度,也跟别的摊位不同。几把剔骨刀威风凛凛,泛着寒光,师傅把剥了皮的猪放在案子上,手起刀落,不一会儿,就利落的“骨肉分离”,其技术娴熟程度不亚于庖丁解牛。

  我向来对怀有绝技的人持几分敬意。跟他相熟以后,对他的经历逐渐有所了解。他自小家境贫寒,兄弟五人中,他排行老小,可上学最少,干活最早。因父亲年龄大,大哥老早外出打工,三哥跟四哥在乡里读书,家中所有的农活几乎全部落在了二哥肩上。他说在他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看到二哥推着一车麦子,在过一个陡坡。二哥赤着脚,弓着腰,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向前推,车子还是倾斜摇晃着,二哥的衣服都湿透了。他跑过去想帮二哥拉一把车,可还没到跟前,二哥和车连连倒退了几步之后,翻倒在了路边。

  时隔多年,再谈及那一幕,小敬还是抑制不住的的激动。他说,那一幕让他终生难忘,也就是在那一刻,他给自己做了个决定:辍学在家帮二哥拉车干农活。

  家里人心疼他年纪尚小,不同意他辍学。可他打小性子拗,只要他认准了的事,谁劝都不行。从那以后,小敬再也没有踏进过学校大门。

  当时农村流行“要想富,养六畜”之说,小敬决心试试,他想改变祖祖辈辈“锄三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思维定式,转行搞家庭养殖业。由于缺乏经验,资金也不到位,创业初期的艰辛,曾让他一度心灰意冷。当地政府和村干部了解到他的困难后,纷纷上门帮他出谋划策,给他提供政策扶持,帮他逐渐走出困境。

  他在村北头承包了三十多亩土地,边栽上果树,种上蔬菜,扎坝储水大搞特色养殖业。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养殖理念,所有他养殖的牲畜,喂养的都是地里产的粮食,经过深加工出来的饲料,纯天然不添加快速生长剂。一千多只鸡就散养在树林里,草木间,成群结队的出来捉虫觅食。小敬说,这些鸡因为长期在地里奔跑,吃起来肉质口味儿跟家养鸡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他养的生态鸡成了城里大酒店的抢手货。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早市上,只要他的肉摊一出现,马上就会被抢售一空了。

  “这个季节的小沟村是最美的。”面对小敬的几次邀请,我跟几位朋友终于按耐不住了。选了个周末,一起驱车来到了小沟村。

  这是我跟朋友第一次来这儿,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这个地方是贫瘠落后的。一下车面对眼前的山山水水,我搜肠刮肚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里的美。有时候语言在真正面对美的时候,是苍白无力的,不足以将内心深处的感觉表达到淋漓尽致。

  漫山遍野的板栗树郁郁葱葱,枝头挂满了毛茸茸的绿穗儿,成了小沟村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一条小河自西向东穿村而过,常年水声潺潺,小河不远处一座用石头垒砌起来的小桥造型别致。小敬说,小河的上游是个水库,水位几乎常年处于同等水平线,从未干涸。即便是夏雨连连,沟满壕平之时,库水顶多漫堤而过,库坝则安然无恙。库水清澈湛蓝,水质好,绝少污染,特别适合鱼类和小龙虾的生长。

  “小龙虾?”听到小敬的介绍,同行朋友惊喜地喊了一嗓子。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龙虾”迷。曾经有一次,因为突然想吃“盱眙小龙虾”,而驱车上高速,行程几百里,以满足口腹之欲。

  听小敬介绍,村西水库的小龙虾,是没有人管理喂养的,纯属于野生野长。因生长时间长,适用野外生存能力强,而个头大,体格壮,虾壳表面油光红亮。这里的小龙虾肉白细嫩、弹性十足。它跟专业小龙虾养殖户不同,他们为求利图快,喂养特供饲料或圈养于污泥浊水之处,这种环境生长的小龙虾,有寄生虫或重金属含量超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开满蝴蝶花的草丛中,从千百条乡间道路的尘埃中,总有关不住的歌声飞出来。”同行的朋友感叹,在这样的村落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吃喝都是纯天然原生态,晨有朝霞,晚落余辉,有鸡鸣,有犬吠......这样的生活状态,满足了他对世外桃源的全部期待与幻想。

  未来的小沟村一定会更好。小敬指着漫山遍野的板栗树跟我们说,小沟村地势低凹,背风向阳,加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特别适合板栗树的生长。现有野生板栗树四五百亩,特别是村东沟两侧板栗树,多为自然生百年老树,颗颗高达10米以上,胸径30多厘米。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板栗园子,小沟村也成了远近有名的“板栗村”。

  最近几年,小沟村两委打算把发展板栗种植,作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发展方向,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质产品与特色农产品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有意协调本村板栗园承包户与邻村板栗园户合作,建设集乡村生态旅游、板栗文化于一体的新农产品栽植、新技术研究、新科技转化的农业文化出路,依托周边村庄上千亩板栗园,打造以小沟村为中心的板栗观光购买采摘园,发展原生态旅游,并在板栗收获期间举办“板栗节”,让游客们现场采摘试尝新鲜板栗,吃农家板栗饭菜、现场加工品尝板栗食品。

  “我们都在时光的罅隙里苟延残喘,可是我们都还有一个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我望着小敬,这个被生活的苦难磨砺过,却始终不肯妥协的汉子,不由得肃然起敬。

  依托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加上有小敬这样有胆有识,知恩图报的致富领路人,还有好的国家富农政策,相信小沟村的未来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小沟村一定会有大作为!

文/尹顺清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成员。工作之余偶尔随手拍拍,顺手写写。生命不易,知足长乐;喜欢生活的平平淡淡,微笑面对每一天。

主播/薛亚伦

简介:90后,上泉朗诵社会员,现在美丽的灵山岛任教。爱朗诵,好配音。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翟贵梅

复审:裴 珊

发布:裴 珊

“家在黄岛”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